本文共计1634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6分钟。
双碳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森林碳汇;外汇管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9-0019-03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由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投入少、成本低、简单易行,森林碳汇功能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欧美各国已将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作为未来30-50年可行性高、成本较低的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当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政府正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做着不懈努力。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碳汇能力,是我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森林碳汇交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将发生越来越多的森林碳汇交易,这必将涉及跨境资金的流动。美国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及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美国森林碳汇交易机制
(一)建立集中碳汇交易市场机制
这类市场一般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汇信用项目交易市场。目前,美国已成立多家二氧化碳排放交易机构,其中从事森林碳汇信用交易的机构主要有4个:一是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二是加州气候行动登记所:三是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倡议:四是国家自愿申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其中。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影响最为显著。交易时,森林业主经营的碳汇项目要经美国森林碳汇认证机构认证,并获得政府颁发森林碳汇交易许可证或碳汇信用项目注册登记证后才能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
(二)建立森林碳汇风险保障机制
目前,美国建立了以下四方面的森林碳汇风险保障机制,一是发展森林碳汇保险市场。开设自然灾害、病虫灾害、政治及政策以及远期风险保险等保险品种。二是设立森林碳汇期货商品,为森林碳汇交易双方提供套期保值交易业务,减少碳汇价格风险损失。三是建立森林碳汇提供者互助基金,以互助形式分散个别森林碳汇提供者的土地价格风险和政治、政策风险。四是建立证券化交易的森林碳汇市场,让市场制度和规则清晰化、标准化、减少不确定性,提高森林碳汇交易商品的流动性,最大限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损失。
(三)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介服务机制
主要包括相关独立认证和监测(检测)机构、独立资产评估机构、独立审计机构、相关机构等。这些机构属于营利性的独立中介机构,依法独立从事业务活动,除依法接受行业协会或行业监管部门的业务监管外,其执业活动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干预。
(四)建立森林碳汇交易监管机制
一是美国国会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全国森林碳汇交易。二是政府设立监管部门对相关交易所、中介机构以及交易主体进行业务监管。三是设立行业协会,以加强对行业的执业指导,并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工作。
二、美国森林碳汇交易实践
(一)政府出台政策。激活森林碳汇交易市场
如对森林业主主动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实施减免财产税的政策,鼓励其积极参与销售碳信用:对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实施强制分配排放指标政策,促使其积极获取碳信用。
(二)交易所搭建交易平台,推动森林碳汇交易
政府主要负责制定规则和监督管理,而排放权价格制定、买卖等具体交易,更多地依靠市场本身去完成。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是美国碳信用的初级商品交易市场,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地区唯一的碳汇交易所,该交易所交易系统有三个组成部分,
1.交易系统。该系统用于交易所注册用户通过网上执行交易,其最大特征是价格公开透明。该系统还能阻止匿名交易和通过私人谈判达成的双方交易。
2.清算和结算系统。该系统每天从交易平台得到所有交易活动的信息,从而处理所有交易活动,并把每天和每月的交易传递给会员。
3.注册系统。用于记录和确定会员减排量和交易的碳金融工具。
(三)森林业主参与碳汇交易方法
1.明确森林业主经营的森林碳汇项目。美国规定森林土地所有者必须经营造林方案、森林可持续管理方案、生产长存木材制品方案等三种森林碳汇项目其中一项,方可参与碳信用交易。
一是造林方案。所需土地必须是在过去50年以来的无林土地或1990年以来的无林地。该方案是基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提供的碳累计表,被森林业主们用于计算造林方案的碳汇。在合同期间,无论树木稀疏,还是砍伐都是允许的,除非土地所有者在树木稀疏之前就选择可持续地管理森林。目前,植树造林是美国森林业主经营最多的森林碳汇项目。
二是森林可持续管理方案。包括已被第三方认证为可持续管理的现有的林地。在合同期内,碳储量的增长必须超过树木稀疏、砍伐或者死亡导致的碳移除,即森林业主最后赚取的碳信用额等于可持续管理森林产生的碳信用额减去林地流转和森林灾害造成的碳移除,加上用于生产长存木制品的碳信用额。在美国,管理森林的方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是生产长存木材制品方案。此方案下,碳信用额是基于对该木材制品使用的预期或堆填100年后的碳汇来计算的。例如,用于单户住宅建筑或家具的松木或硬木锯材都是长存产品,比用于纸张或托盘的纸浆用木材将获得更多的碳信用额。
2确认森林业主森林碳信用额。碳信用是碳汇的市场用语。由公吨等值(Mte)来计量。通过计算森林容积,可将其转换为碳交易的重量。当树木成长时,参与碳信用交易的森林业主可以赚取和销售碳信用。通过计算机模型,土地的生产力和增长率以及林段的碳汇都能做调整,对可赚取的碳信用额进行测算。如,大部分的落叶(硬木)地区的森林每年每英亩碳汇不少于2吨。
3.森林碳汇交易的具体流程。美国参与交易的商业实体大部分是大公司或其他煤、天然气或石油的化石燃料的厂商。当参与企业达不到减排目标,就必须从其他个体(超额完成减排目标)或是从碳汇项目,购买碳信用额度,“抵消”超额的排污指标。而森林业主由认证机构认证后进入碳汇交易市场,通过碳聚合者出售碳信用给这些实体。信用额则由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注册的企业实体(大型)或碳聚合者(小型)来交易。
三、对我国外汇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我国开展森林碳汇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好。我国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全球碳汇项目,对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及其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和积极支持。自2003年底,国家林业局针对气候谈判出现的新进展,成立了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国内推行碳汇项目试点和研究与日俱增。2007年,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
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等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组织实施全球第1个CDM森林碳汇项目和多个森林碳汇试点项目。由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中国第1个森林碳汇项目落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双方约定,在第1个5年有效期内,意大利投资153万美元,在敖汉旗荒沙地造林3000km2,项目产生的可认证的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将归意大利所有,通过该项目碳汇交易筹集了生态补偿资金,减轻财政补偿公益林的压力。
随着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我国将发生越来越多的森林碳汇交易,这必将涉及跨境资金的流动。作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应从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相关市场机制以及引导外汇指定银行等三个方面针对涉及跨境资本流动的森林碳汇交易做出相应对策。
(一)制定规范和鼓励森林碳汇交易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
在“五个转变”的指导思想下,外汇管理部门应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立足科学监测,增强服务意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规范和鼓励我国森林碳汇交易中涉外交易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首先,规范不同类型的森林碳汇交易在国际收支申报中的类别归属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由于其涉及国内接受国外提供的技术援助等情况,应属服务贸易项下的其他商业服务:碳汇信用项目交易,不论是境内机构或个人在国内交易平台上与国外交易者交易还是在国外交易平台上与国外交易者进行交易,均是建立在排放权基础上的交易,应属资本项目项下的其他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转让。其次,在明确不同类型的森林碳汇交易的国际收支申报类别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优惠措施。若是碳排放权交易,可针对现行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在收结汇和售付汇上适当放宽事前审核:若是碳汇信用项目交易,针对现行的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做适当调整。此外,针对个人进行森林碳汇交易的,可适当放宽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个人收结汇的限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优惠措施。鼓励社会实体和企业、个人参与森林碳汇项目,开展森林碳汇交易。
(二)建立和完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机制
积极与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共同合作,建立和完善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机制。一是建立我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机制,搭建交易平台,如通过人民银行碳金融试点平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进行森林碳信用的交易。二是建立我国森林碳汇交易风险保障机制、中介服务和监管机制。通过发展森林碳汇保险项目、森林碳汇期货产品、建立证券化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等方式建立森林碳汇交易风险保障机制,降低碳汇交易风险。积极创建我国森林碳汇认证、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设立全国性的森林碳汇交易监管机构,加强对交易市场、交易行为、中介服务等的监管,规范森林碳汇交易。
双碳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碳税; 博弈; 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采取相关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环境与资源的约束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在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下,研究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非常必要,开征碳税作为一种减排途径倍受青睐,下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一、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基础
1.外部不经济性问题与庇古税
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外部性,外部性使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的办法使得外部性内部化,这就是著名的庇古税。按照碳排放量或化石燃料中的碳含量征收的碳税就是一种庇古税。合理的碳税设计是将温室气体排放外部费用内部化的有效手段。
2.污染者付费原则
“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缴纳一定的费用,以使其污染行为造成的外部费用内部化。碳税就可通过价格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双重红利
用环境税来替代现行的扭曲性税收,从而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超额税负、增加就业等非环境目标的双重功效,这就是所谓的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4.收入中性理论
要开征一种新税就要保持税收收入的中性。例如:基于双重红利理论,政府在增加与环境相关的税收收入的同时,同比例降低从工资所得、财产或者利润等方面的税收收入。因此开征碳税应注重多个税种和税制结构的调整。
基于以上分析开征碳税在理论上是可行性。
(二)政策支持
2006年3月,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2007年6月,国家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2007年6月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污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技术产业化示范。
2008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
开征碳税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其运行提供支持。
(三)技术保证
碳税以碳的排放量作为税基,直接按照各种能源的含碳量确定,计量比较简单,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碳税实践的丰富经验。
总之征收碳税在理论、政策、技术上都有其可行性,征收碳税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碳税的相关博弈模型
(一)企业进入博弈
1.相关分析
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征收碳税主要有以下优点:
其一,征收碳税有利于企业间公平竟争。一些企业向外界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将成本转嫁给了社会,相对于无排放或者低排放的企业不公平。通过征收碳税可以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企业间公平竞争的目标。
其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征收碳税,将企业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得排污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将不得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提高污染的治理能力。
其三,碳税的行政成本低于管制和许可,相对于制定标准、实施罚则来比成本较低。
2.模型构建
笔者假设企业是否进入高碳税的行业与政府是否征收碳税密切相关。设两个局中人为政府G和企业E,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全都是完全的理性人。下面构建一个企业是否进入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是企业选择是否进入,其次是政府对于进入的企业选择是否征税,如图1,如果局中人企业E选择不进入那么博弈结束,它可以投资其他行业并得益g3;如果企业E选择进入高碳税的行业,政府G选择不征收碳税则双方得益为(g2,0),选择征收碳税则双方得益为(g1,T)。利用逆推法,对于政府G选择征税则得益T,不征税则得益为0,因此政府G选择征税。企业E进入得益g1,不进入得益g3,因此当g1大于g3时企业选择进入,反之选择不进入。
可以看到,存在一个均衡使得政府征收碳税的同时,企业也进入了高碳行业,双方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开征碳税达到了外部成本内部化,在企业进入的博弈中是可行的。
开征碳税将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并促使部分产生CO2多的企业失去行业竞争力,最终退出该行业。未退出的企业将引进先进技术,降低CO2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更多地使用非化石燃料,如氢能和电能,也会利用更清洁的能源,如水电、核电和风电。这就促使企业不断地探索与利用非化石燃料和清洁能源,研究和使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改善产业的不良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与此同时,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还能催生一批专门致力于减排的新企业,促进新行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生产效率,加强了污染的防治。
例如,我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等组成的“中国开征碳税:障碍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提出碳税实施初期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等实际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对需要实施优惠的行业可以适度的减免税,对积极实施CO2减排并取得成效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
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征收了碳税,表1是1999年丹麦对不同企业征收碳税的政策情况,对于不同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最终实现节能减排,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政府税率与企业产量的博弈
1.相关分析
碳税税率的设定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分析是否存在最优碳税税率,使得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
2.模型构建
下面是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模型假定税率完全由政府决定,碳税在生产环节缴纳,企业(这里的企业主要指化石能源的生产、精炼、加工企业)根据产量缴纳碳税,并依据政府的税率要求决定产量。政府不仅追求较高的税率,还希望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政府效用应该是税率和产量两者的函数,即u=u(t,Q),其中t,Q分别表示税率和企业的产量。同时假设企业只关心利润最大化目标,这里假设收益是产量的函数R(Q),且企业的成本有税负成本,等于产量乘以税率再乘上一定的换算比率a,即t·Q·a;企业的其他成本假设为C且是固定的。企业的利润函数?仔=?仔(t,Q)=R(Q)-t·Q·a-C。
假设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由政府来决定碳税税率,然后企业根据碳税税率决定生产产量。为了简便,假设生产产量和碳税税率都是连续且可分的,因此政府和企业都有无限种选择。这是一个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用逆推归纳法来分析这个博弈。
第一步:先求出第二阶段企业对碳税的反应函数Q(t)。企业选择产量最大化的利润函数即:
实现最大利润需要满足条件?仔对Q的导数。?仔'(t,Q)=R'(Q)-t·a=0。R'(Q)-t·a=0的经济意义是生产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等于增加税收的边际成本(税率t),在收益函数R(Q)的图形上反应出来就是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的产量,Q*(t)对应的总收益线R(Q)上的点处的切线斜率一定等于碳税税率,如图2所示。如果做出成本线t·Q·a-C与上述切线平行,这就意味着在切点处R(Q)与t·Q·a-C之间的距离就是企业的利润达到的最大值。
第二步:回到第一步政府的选择,由于政府了解企业的决策方案,因此他完全清楚自己选择的每种税率,企业的产量是由上述的Q*(t)决定的,因而政府需解决的决策问题是t*使其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函数为:
根据政府的效用函数u=u(t,Q)做出Q和t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如图3所示,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政府的效用越高,将企业的反应函数Q*(t)画上去,那么企业的反应函数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就是政府能实现的最大效用。切点的纵坐标t*是政府要实现最大效用所必须选择的碳税税率,横坐标是企业对政府的t*的最佳反应Q*(t*)。博弈的均衡解就是[t*,Q*(t*)]。
从这个博弈过程可以看出,政府通过与企业的博弈可以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税率,既避免因税率过低而造成的碳排放量过大引起环境污染,又可避免因税率过高而抑制社会生产。政府在征收碳税后,含碳量高且产量大的企业所缴纳的碳税就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就会增加,利润就会降低。因此在利润的驱使下,征收碳税可促使企业选择最合适的产量。这样就可以达到CO2减排的目的。因此从博弈的视角出发,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税率等方式引导和激励纳税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例如,我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等组成的“中国开征碳税:障碍及对策措施研究”课题组提出我国可以实行定额税率,从量征收。在开始征收碳税时以低税率起步,可选择10元/吨。CO2碳税税率换算关系为:1元/吨CO2=3.03元/吨原油=1.94元/吨煤炭=2.2元/千立方米天然气=3.13元/吨柴油=2.95元/吨汽油。
表2是国外其他国家征收碳税的税率,仅以煤炭和焦炭为例。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国家征收碳税较早,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可以借鉴其经验,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税率,达到CO2减排并保护环境的目标。
当然,我国开征碳税还面临着具体税率的制定,开征时机的选择,税收优惠的制定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开征碳税也可能会带来收入低的居民难以承担,企业的竞争力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协调,因此开征碳税虽然可行,但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王玲玲,李新春,马骁.环境污染税的博弈论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17.
[2] 吴晓燕,有楠楠.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征碳税的相关问题探讨[J].财政监督,2010(21):67-68.
[3] 邢丽.碳税国际协调的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44):40-49.
[4]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双碳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一、低碳经济简析
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性的经济,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低碳经济自身特点、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简析:
(一)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并且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二位,这意味着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噪音排放、水污染也都处于世界排污大国的行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这一过程中的粗放型经济模式使我国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程度的破坏。因此,低碳经济这种能够降低污染排放量并且能够增加绿化面积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就能够为我国经济未来的长期发展寻找良好的出路。
(二)低碳经济自身特点。低碳经济自身特点有着鲜明的特点,通常来说低碳经济得到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仅来自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也来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证资源环境安全的现实需求。因此,这意味着低碳经济最为主要的特点在于非常注重鲜明的绿色、低碳排放的本质、新能源的潮流、无污染的趋势。另外,在对低碳经济自身特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特点包括了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塑造和形成一种以绿色、智能、创新、公平、合作、安全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模式。
(三)低碳经济发展方向。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广阔,这意味着其具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与发展方向。一般而言低碳经济时期未来的发展方向受到我国工业发展模式的影响,这意味着其能够在不同产业内部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与改革。如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经济产业。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和推广建筑工程积极使用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推进住宅产业化等。除此之外,在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此同时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的“多赢”局面,这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
二、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存在的风险
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存在着许多新的风险,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规划与设计中的风险、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施工方案中的风险等内容。
(一)规划与设计中的风险。规划与设计中的风险主要是指受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导致了低碳经济下的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中容易出现积极性不强、规划和后期服务无法保障等缺点。除此之外,规划与设计中的风险还包括了受到利益和时间价值的变更而导致工程整体系统性经济风险的增加。另外,规划与设计中的风险还包括了投标时所设计的图量与现实情况不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事实上造成了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损失。
(二)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只能够改变工程经济管理的观念但是无法有效地改变工程经济风险管理的本质。除此之外,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还体现在其无法有效地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成本浪费问题,并且也不能做到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则在这一情况下存在的风险必然会极大程度增加。另外,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还体现在其受到市场完全自由竞争和资源自由流动的特点的影响较深,最后必然的结果是工程投标与报价本身风险的持续增加。
(三)施工方案中的风险。施工方案中的风险首先体现在其过于重视对利益的分配而导致施工方案本身并不合理。施工方案中的风险还体现在缺乏对工程建设选址、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效用、工程建设方案持续能源化设计等内容的涉及,从而使其与低碳经济相离甚远。另外,施工方案中的风险还体现在工程建设所选节能环保材料、工程方案的污染排放及其处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方式仍有待优化。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对策进行应用就有着很高的必要性了。
三、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对策
为了更好地针对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相应的管理对策如增强规划合理性、优化招投标管理、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都是必要的。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增强规划的合理性。增强规划合理性是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增强规划合理性的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应当注重制定出新风险环境保护制度,来更好地针对低碳经济转型时期和发展时期来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和部署。除此之外,在增强规划合理性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及时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且进行跟踪监测工作。另外,在增强规划合理性的过程中工程建设企业在预算和计划中不运行删除或减少环境保护的预算,但是应当对于预算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与使用,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优化招投标管理。优化招投标管理对于工程经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优化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双方应当注重避免单方面的压低工程建设价格,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工程建设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最终使得双方都能够取得双赢利益。除此之外,在优化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建设企业也应当注重寻求自我发展渠道和生存机会。例如,可以有效地转变传统市场竞争模式,并且工程企业还可以参与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低碳模式,来有效地寻求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路线的发展动力。另外,在优化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工程建设企业需要改变的是工程建设的观念,要利用现代化的低碳理念为主导,利用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为主力,利用节能设计为动力来提升发展优势,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效率的持续提升。
(三)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是工程经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与重中之重。在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在竞标与承接工程建设时就强调低碳经济转型时期工程规划与建设中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此外,在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在工程建设的环境选址、工程项目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能源可持续运用设计等环节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利用低碳经济时期比较注重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方案和工程设计取得相关投标单位的信任,让工程建设企业利用改善环境的质量和增强节能减排为手段,让低碳经济工程发展具有更好的质量水平。另外,工程建设企业要把低碳节能环保思想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员工低碳节能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培训,使节能环保意识成为企业发展的理念,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可靠性与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四、结束语
双碳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一、准确把握教材适时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一般地,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但这八个要素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探究活动中所包含的要素可多可少,各要素的呈现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共有29个“活动与探究”,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安排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每个“探究活动”都体现了一个或数个探究要素,着重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探究能力。例如,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意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的能力”。教材安排的第二个活动探究——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意在培养学生利用提示信息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备课时,我们对教材安排的每一个活动与探究,都要进行一番剖析,在体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真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节时,我们组织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改变吗?”的探究活动。其基本过程与方法如下。
提出问题 燃料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植物光合作用要消耗二氧化碳气体,动物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上述因素会不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 我布置同学们大胆猜想,提出各自的假设,提出的假设相同或相近的同学为一个课题组(课后,用便条将提出的假设交给老师)。经整理全班同学提出的假设,大致分为如下四类:
1.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逐渐增高,电视新闻里常说的“温室效应”就是例证。
2. 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段里,某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但由于空气的流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总体变化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3. 二氧化碳气体的消耗和生成会保持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变化。
4. 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白天低,夜晚高。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了四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制订计划 四个小组根据各自提出的假设,选定几个地段,在不同时间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并制订了具体的计划交老师审定。我将四个小组的计划审核后发给各小组继续修订完善。
实施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为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我组织学生就“二氧化碳的取样及相对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实验培训。培训后,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分别测定各个测定点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结论与解释 四个小组依据实验进行数学处理后,在全班交流各组的结论,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归纳四个小组测量的结果,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 在森林里,二氧化碳含量晴天略低,夜晚略高。这是因为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夜晚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 窗户紧闭刚下课的教室,通风不良正在开大会的会场,二氧化碳含量略高于0.03%。这是由于人群密集的地点,人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没有及时扩散。
3.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基本保持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保持在0.03%的水平。
反思与评价 1.在实验过程中,本组成员的实验操作还存在哪些不足。2.要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水平不变,就必须使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保持平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高,植被的减少,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平衡可能被破坏,这应引起世人的警觉。
二、拓展教材开展调查与研究
调查与研究是化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又一重要途径,开展调查与研究一般过程可概括为:
选定调查主题制订调查方案论证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成果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安排了14个调查与研究,涉及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的专题有5个,要求到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的专题有9个。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用好这些专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制订并论证调查方案,利用媒体搜集有关资料、数据,深入社区访谈等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十二单元“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根据教材的安排,全班学生按“自主选题、自由组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每组一个调查主题:“常见食品组成元素的调查”“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调查”。如“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组制订的调查方案经过论证并经老师审查同意后,按方案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的调查报告如下。
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
耒阳市××学校××班课题组
一、调查目的
了解市场上补钙产品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哪种形式的钙更易于人体吸收;尝试提出更为合理的补钙方案。
二、调查项目
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成分、规格;什么样的补钙品更易被人体吸收;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
三、调查方案及实施过程
将课题组6位成员分成两个调查小组:一小组利用双休日去民心大药房和心连心大药房进行实地调查;另一小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然后集中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论
1. 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从钙含量来看,可分为钙片和高钙片,高钙片含钙量高,但很坚硬,很难嚼碎;从食用人群来看,可分为儿童钙、孕钙、中老年钙;从补钙品的形态来看,可分为液体钙、颗粒钙、钙片;从补钙品成份来看,可分为复合钙和单纯钙;从服钙方式来看,可分为嘴嚼片、钙片(吞服)、液体钙(口服液或吞服)。补钙保健品均属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类非处方药品。
2. 市售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最常见,一片(或一袋)含碳酸钙1.25克(相当于含钙500毫克);也有以葡萄糖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如小儿四维葡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还有以磷酸钙为主要成分(不常见)。
3. 关于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3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餐后服用有利于对钙吸收。
4. 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对成年人而言,缺钙的主要症状是腿抽筋、腿软、疲倦乏力、易感冒、易过敏等;对婴幼儿而言,主要表现为夜惊、盗汗、厌食;对老年人而言,最常见是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易骨折等;对少年儿童而言,往往会感到腿疼。
5. 哪些人群需要补钙: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少年儿童;中老年人。
6. 服用补钙保健品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略)。
7. 禁忌:高血钙症、高尿酸血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8. 注意事项:(1)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3)对补钙产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补钙产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不同种类的补钙保健品不要同期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补钙保健品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 药物相互作用(略)
10. 药理作用(略)
五、我们的建议
1. 易缺钙人群要高度重视补钙,在补钙的方式上,首先要考虑食补。食补还不能满足钙的需要的,可考虑选用补钙保健品。
2. 要到正规的药房或医院购买补钙产品,慎防假冒。
双碳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日前明确表示,这种做法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碳关税实施将对我国出口行业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长期来看,全球“低碳”经济是一种趋势。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不公平在哪里
“威胁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只会使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相关谈判更加难以达成一致。”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的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说。他在7月24日的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上拒绝了法国有关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提议,并呼吁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拒绝有关征收“碳关税”的提议。
在当天的会议上,德国政府代表认为,征收“碳关税”是一种新形式的“生态帝国主义”,此举将会发出错误的信息。德国代表表示,征收“碳关税”有可能让发展中国家感到发达国家正在关闭其市场,这是发展中国家一直担心的问题。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对征收“碳关税”提议表示强烈反对,并认为“碳关税”只是发达国家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寻找的一个借口,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征收“碳关税”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严重伤害。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据相关资料介绍,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
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征收“碳关税”的范例,只是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等一些国家在本国范围内征收碳税。在国际贸易领域,“碳关税”的提法虽早已出现,但从未如此接近付诸实施。美国众议院此次通过的法案使“碳关税”再次成为贸易谈判领域的热点话题。今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曾在美国众议院科学小组会议上称,为了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美国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此消息一出,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此纷纷阐明立场,认为这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举措。
目前,发达国家多数没有切实遵守《京都议定书》,发展中国家又暂时无力承担减排份额,这使得碳关税征收缺少现实支撑。事实上,美国国内也―直在争议此事,此次法案也是以219对212的微弱优势在众议院通过。《华盛顿邮报》就直言指出,这项法案目的是保护本地产业的竞争力,使其产品较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
有专家表示,WTO中目前关于环境保护应用于贸易谈判的具体条款表述还十分模糊,该专家认为征收“碳关税”违反了WTO的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之一。一旦开始征收“碳关税”,各国的关税结构就会变得复杂。比如对日本和中国的产品,美国征收平等的关税,但是一旦涉及碳排放问题,两国的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都不同,导致关税征收额度不同,就直接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因此,如果实施“碳关税”必将改变国际贸易中的一些具体细则。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今年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可能是继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世界最重要的一次气候谈判大会,各国将讨论对2012年后的气候协议达成新一轮共识。
针对美国征收“碳关税”的呼声,中国方面表达了强烈反对。中国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公开表示,美国这种做法将会导致报复性措施。印度也一直警告西方不要搞“绿色保护主义”。印度气候谈判专家乔蒂?帕里克上月接受CBN采访时也表示,虽然她支持任何减排的努力,但是“碳关税”显然不是个好主意,将对印度的产业造成重大打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目前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碳关税”征收违背《京都议定书》原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减排责任具有“区别”。姚坚还说,美国的做法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碳关税”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在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为今年年度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作出努力的形势下,提出实施“碳关税”是不合时宜的。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7月15日在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时明确指出,中方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征收“碳关税”的做法,此举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事实上,该法案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借口。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最近想出一个‘好主意’,对来自别国的商品征收‘碳关税’,因为为了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国决定采用一些‘低碳’技术。现在的关键是,各国必须为此展开多边对话以确保公平贸易,否则‘碳关税’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哈佛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拉赛尔?布雷斯特说。他认为,第一,此举并不能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事实上,每个国家都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而决不会认同“美国的家规”,这样在气候控制问题上还是各行其是;第二,“碳关税”对全球经济发展是有害的政策,一方面增加了关税壁垒,另一方面又搞乱了全球商业秩序。第三,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各国很容易把“碳关税”视作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号。
“情况如此不让人乐观,然而更糟糕的则是:从目前来看,WTO对各国之间围绕温室气体排放的争吵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因此,对于国际间达成协议的愿望,我们还要等待许多年。但有一点却是明确的,‘碳关税’不但不会让我们达成协议,相反还会成为障碍。”布雷斯特说。
美国“一箭双雕”
美国近日提出的“碳关税”这一构想正是由美国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倡导的。《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认为:从表面上看,这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结果。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白宫一直在讨论如何控制排放量。但是,这遭到了传统产业及其游说集团的抵制。能源密集型工业、工会团体组成的一个强大的联盟,呼吁保护国内商品免受“高碳”进口商品影响。而国会寻求“边界调节税”或“碳关税”的立法,反映的主要是国内相关产业和政治势力的诉求。
“从中长期角度看,奥巴马政府试图以绿色产业带动经济复苏,进而着眼在危机过后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碳关税’可以说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的备选手段。不过,‘碳关税’的背后,反映的是奥巴马政府关于产业升级与气候变化的内外战略,其影响超越美国国界范围。”《第一财经
日报》分析说。 在布什执政时期,美国一向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持消极态度,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扮演“拖后腿”的角色。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改弦更张,提出到2024年在现有基础上减排17%的积极措施,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波恩会议上采取了以往少有的合作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决策者试图将国内与国际两个“战场”通盘考虑:在国内反击传统产业势力,为新能源与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保驾护航;在国际上为气候谈判增加筹码,迫使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让步。更通俗地说,美国将减排与保护性关税“捆绑销售”,试图搞“一箭双雕”。
专家人士称,中方的反对态度让美国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颇感该法案对中国的严重影响,这也可能为骆家辉访华开启的中美贸易关系投入阴影。
而就在美国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上述法案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警告说,开征“碳关税”可能会发出一种保护主义信号,“我认为也许有其它途径达到目的,而不需要采取征收关税的方法。”该法案现在提交至参议院,在那里可能由于温和派人的意见而面临更艰难的批准过程。
或引发中美新一轮贸易战
如果征收“碳关税”,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据了解,根据目前全球碳减排平均成本约每吨碳70美元的水平,如果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导致我国进口总额下降0.517%,出口总额下降0.715%。显然影响出口的程度更大些。
由于我国包括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内的高含碳产业受的冲击较大,从短期看“碳关税”必然导致这些行业困境加剧。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田立分析认为,如果美国征收“碳关税”(其他国家必然效仿),那就意味着低效率、高能耗、生产工艺落后的经济体的竞争力将大幅下降,而这些经济体内的生产者(企业)的价值也将随之大幅缩水。反之,那些高效率、低能耗的经济体的竞争力不但加强了,更重要的是其企业的价值也将随即膨胀。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单一国家出口市场。去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达2523亿美元,约占全年总出口14285.5亿美元的17.7%。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总份额约15.7%。如果美国对所有“中国制造”征收国别关税,那么我国产业必将受到整体打击,程度将由关税税率和实施范围决定。去年,我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0.6%,约占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5386.6亿美元的31.5%――而这恰恰是“碳关税”剑锋所指的“高碳产品”。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制品、电解铝、电解铜等产品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家电出口也不能幸免。中国机电设备商会的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家电出口行业平均利润率一般在3%~5%左右。
更令人担忧的是,“碳关税”或许将引发欧洲采取类似措施。欧盟一直是防止气候变化的“急先锋”,其领导人也曾表态提议做出类似碳关税的贸易安排。倘若欧洲仿效美国,将使我国外需“雪上加霜”――去年我国对欧洲出口2928.8亿美元,约占全年总出口额的20.5%,美欧相加则是38.2%。
中国应积极开展“环境外交”
当前实施“碳关税”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长期来看,全球“低碳”经济是一种趋势。中国拿什么来反制“碳关税”?WTO或许是中国反制“碳关税”的机制。WTO相关条款明确规定,任一缔约国的政府措施,应对来自其他缔约国的输入货品给予与本国产品相同的待遇。不过,关贸总协定第20条规定,一国凡为“公共秩序”或重要合法政策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可背离GATT/WTO的基本规范。
这为“绿色保护主义”留出了一条门缝。
有专家建议,中国应加强同国际社会就“碳关税”等问题的沟通,积极参与包括“碳关税”内各项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讨论和谈判,主动成为规则的参与者、制定者,制定利于多赢的新规则,使我国从一开始就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突破壁垒,为企业生存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一篇:双碳建设方案{集合5篇}
下一篇:双碳减排方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