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22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7分钟。
医院安全保卫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根据射委发(201*)10号文件精神,围绕201*年全镇政法工作要点和**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发的《**县201*年“平安**”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射综治委[201*]1号)及《关于做好重要时段和敏感节点常态化平安创建工作的通知》(射综治委[201*]3号)文件要求,为创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决定在我镇卫生院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结合我镇卫生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在我院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疗机构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破坏医疗秩序、危害医患关系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医疗机构稳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我院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使医疗执业环境明显改善,医院及周边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院内部医患纠纷、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安全隐患减少最低,医院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医患纠纷调处机制逐步完善,并努力形成平安医院建设长效机制,努力达到“五个不发生”,即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发生越级上访和集体性上访事件,不发生三级以上医疗事故,不发生医务人员和医院职工违法犯罪。落实相关标准,深化行业平安创建活动;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开展,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落实相关服务均等化;积极落实艾滋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艾滋病宣传;协助做好地方政府做好安全工作,整体提升全社会平安建设水平。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医疗服务理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卫生院要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德医风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要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和“三优一满意”创建活动,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及时、方便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重视沟通技巧,改进沟通方式,确保沟通效果。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切实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要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严格执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常规,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医药价格政策,杜绝乱收费、不合理收费现象,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2、完善医患纠纷处理程序,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
卫生院制订医患纠纷预防处置预案,成立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构,坚持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的原则,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因医患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卫生院要完善内部治安保卫保障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因医疗事故、医患矛盾等引发的医患纠纷,逐步将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依法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群众的合理诉求。
3、加强医院内部治安管理,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卫生院要定期组织安全工作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学习培训,落实各项内部安全保卫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和重要时段及节假日的突击检查,及时消除内部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防恐怖、防灾害事故、防群体性事件等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强化重要部位和重点科室的安全管理,做好财会室、机要室、档案室、计算机信息室、重要物资仓库、病房、药房、收费处等部位的管理,做好防抢防破坏工作,按规定安装物防、技防设施,夜间要有值班守护,确保不发生重大可防性刑事、治安案件。加强与政府、公安派出机构的联系,严肃查处和打击严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危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4、认真整顿医疗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卫生院要精心组织,深入扎实地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采取日常监督检查、明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对违法违规医疗广告、超范围执业等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与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为平安医院创建创造优良的医疗环境。
5、建章立制,强化监督,预防职务犯罪
我院要全面组织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恪守服务宗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行风建设。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通过自查自纠查找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制度、教育和监督入手,建立完善齐抓共管、纠建并举、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促进平安医院建设。
四、工作安排
1、宣传发动,安排部署。
201*年5-7月,在全院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成立领导组织,健全管理体系,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工作,安排部署 “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工作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开展创建活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
2、全面启动,整体推进。
201*年8-12月,卫生院各科室围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整体推进,全面启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
3、考核评价,总结表彰
2014年1-2月,对照全国“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试行),开展联合检查与考评,适时组织召开总结交流会,对“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先进进行总结和表彰。
五、具体要求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卫生院成立以羊勇院长为组长的《凤来镇卫生院创建“平安医院”活动领导小组》,卫生院各科室主任要高度重视。努力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牵头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创建格局,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2、明确创建职责,狠抓工作落实
各科室按“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根据创建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把创建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和研究全国平安医院创建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二是对照标准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建立工作台帐,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创建工作。
3、强化监督,实行责任追究
卫生院将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或抽查等方式,对各科室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对科室主任不重视而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影响社会稳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进行责任追究,直至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
附件
凤来镇卫生院
综合治理和“平安医院”创建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羊 勇 (院 长)
副组长:蒋 琼 (副院长)
成 员:田 正 (办公室主任)
黄 建 (医务科长)
王爱平 (住院部主任)
卿培斌 (门诊部主任)
医院安全保卫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检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情况:院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包括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用电及消防情况,易燃、易爆、麻毒药品等危险品管理以及医疗安全管理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组织领导
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2、预防医疗事故方面
落实了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到位。医疗安全的各项硬件设施完善,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设施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处理方式符合标准,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责任到人。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制定有相关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了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保持通讯畅通,建立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应急物资储备。
4、治安保卫和消防方面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治安保卫和消防职责、工作制度,人员值班落实到位。重点要害科室的防护责任措施落实。
(二)医院内感染及消毒安全
1、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有具体的办公人员,工作人员职责明确。
2、制订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医院感染控制、隔离措施》《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产房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3、制订了医院消毒隔离登记制度,对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4、全院医务人员均参加了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二、发现的问题
1、消防器械未落实到位。
2、感染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效果监测不够及时,登记不全,未作监测分析。
3、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不够重视,存在麻痹思想。
三、整改措施
1、立即安装好合格的消防器械。
医院安全保卫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一、深入推进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按照省厅能力建设规划,从“五个方面”入手,强力推进“五种能力建设”,2009年全面完成107项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目标任务。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一)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市疾控中心检验检测能力达标率≥80%,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装备达标率≥70%;县级以上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培训率≥70%;加强血防机构基本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血防机构疫情监测及信息化管理数据库,提高预防控制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健全市、县(区)两级卫生应急工作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强化队伍建设,改善装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完成业务用房改扩建,完善装备,8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建设标准;继续创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母婴安全乡卫生院”;60%的县(区)健教所达到建设标准。
(二)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创建,争取全市75%的县达到初级卫生保健标准;市直各医院分别与3所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推进县乡卫生机构纵向技术合作;全市县级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全面达到建设标准,90%的村卫生所达到建设标准。
(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覆盖100%的城市街道和98%以上的城市社区居民;争取用两年时间,完成国家2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做好社区卫生工作先进区和机构星级复评工作;利用社区卫生人员夜校开展“三基三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基本技能,通过城市医院支持社区工作,制定社区医护人员短期进修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业务骨干到城市医院进修,90%的机构达到建设要求;继续做好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的使用,向城市居民免费提供1859万元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为60%的社区适宜居民建立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
(四)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医院评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执行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基本建设标准,强化医院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援能力。
(五)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推进卫生执法网络向基层延伸,全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在乡镇、街道、学校设立助理卫生监督员。争取国家资金,推动业务用房建设,落实监督车辆、快检设备和信息化建设。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执法评估,提高执法办案能力。
二、全面实施“六大工程”
(一)农民健康保障工程
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统一筹资水平,每人10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3万元;指定病种的门诊特殊治疗费用按住院补偿标准补偿;新农合基金当年结余不得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的25%;全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直补”,以县(区)为单位,开展一次性报账率考核(≥90%);探索参合农民在相邻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按县内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扩大大病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试点,增加进贤县、安义县开展门诊统筹试点;严格新农合基金监管,推行基金专项审计,坚持基金使用和补偿,县、乡、村三级公示;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执行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三公开”,严格执行入出院标准,严格控制自费药品和大型设备检查,推动单病种定额限费。
(二)社区卫生优质工程
推进机构用房国有化、固定化,争取用三年时间逐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装备基本设备,2009年完成目标任务的30%以上;合理配置服务资源,根据《*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调整网络布局和结构,使其更趋合理;规范服务行为,严格机构、人员和技术的资格准入;完善运行机制,继续推动运行机制综合改革,启动“医院牵手社区行动计划”,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三种慢性疾病的双向转诊试点,探索建立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探索社区慢病管理有效模式,建立社区家庭责任医师、服务团队工作制,开展社区康复试点;加强与劳动保障、残联、计生部门联系,搭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平台;探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和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完善社区首诊、经费筹集、药品采购、绩效考核等运行机制。
(三)公共卫生服务工程
落实规划免疫政策,巩固以乡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0%达标考核成果;抓好预防接种体系建设,建立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加强传染病防治,加强霍乱、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直报,及时有效处置疫情;实行传染病归口管理,提高救治能力;加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监测网络的监督管理,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确保涂阳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以上,病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加大农村地区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抓好全人群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巩固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成果,制定*市血防中长期规划;重点抓好进贤县金溪湖三里片区和*县金溪湖泾口片区的封洲禁牧和以机代牛、赣江流域血防综合治理、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螺地带的综合治理;做好疫情监测、急感防控、晚血病人救治。全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财政补助经费与考核结果挂钩,将政府投入切实转变成富有成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加强妇幼保健,落实“一法两纲”,规范母婴保健专项技术许可、监管和技术服务;落实“降消”项目,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全市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规范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服务,落实孕产妇死亡评审及责任追究制度,使全市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0/10万和18‰以下;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制定《*市围产儿死亡评审方案》,探索建立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对发生在医疗机构的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提出干预措施;加强婚育咨询指导,推行产前筛查、诊断,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推动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农村,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切入点,重点加强农村健康知识普及,做好大众、社区和医院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创建卫生应急管理示范社区,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完善预案,落实社区卫生应急责任主体,健全社区综合动员机制,开展培训和演练。
(四)医疗服务优化工程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完善并落实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强化专科“三基三严”训练,开展“技能大比武”;实施手术分级管理规定,规范手术的操作范围和权限,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安全风险;继续探索建立临床路径;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责任;贯彻实施《护士条例》,稳定护士队伍。强化医疗服务要素监管,落实《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全面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开展专科医师准入试点;严格机构、人员、技术和设备准入管理,重点监管国家强制准入技术,强化技术论证和效益评估;实行机构违规执业记分管理,规范机构校验,规范临床科室和实验室管理;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建立医疗事故点评制度,力保医疗安全。切实维护群众权益,落实《关于规范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的若干措施》,完善临床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措施;创建“平安医院”,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完善预防处理医患纠纷工作机制,协助做好第三方医患纠纷调解,引导和鼓励医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维护正常医疗服务秩序;确保医院网上药品采购工作取得实效。巩固血液质量与安全,加强采供血机构和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做好急救用血保障;落实血液安全管理,规范全程质量控制,实行输血治疗技术准入制,推行科学用血,确保用血安全。
(五)中医中药振兴工程
落实《关于加快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意见》,实施“中医三名工程”,加快推进3所中医院省级特色中医院、2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15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步伐;加强以名师带徒、专项传承等方式培养中医人才,培育中医名家。推动“中医三进工程”,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科、中药房,参合农民在定点医院使用中医药,补偿比例可在同级别基础上提高15%;逐步扩大“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探索建立和完善融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技术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
(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完成全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医疗网点,扎实推进市疾控中心大楼、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部大楼、市洪都中医院异地新建、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康复中心、市中心医院新建、市血站大楼、*县中医院、新建县中医院、县医院门诊综合楼、进贤县中医院、县医院门诊大楼、安义县医院住院大楼等重点项目建设;2008年国家新增投资项目2月底前必须开工、6月底前必须完工,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积极承接国家宏观投资方向调整,将“理思路、争项目、促发展”作为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落实项目跟踪责任;积极争取社会资本对医疗服务的投入,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卫生事业发展新格局。
三、认真落实“六个保障”
(一)思想认识保障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统一到国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上,统一到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上,统一到全市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部署上,做到认识一致,方向一致,步调一致,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二)运行机制保障
建立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机制,落实补助政策,确保现有在编人员基本工资补助达到100%;做好定编定岗;实行绩效考核,财政补助与考核结果挂钩;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办法,按《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细则》,规范乡村医生行为,并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发放补助津贴;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实现80%以上的乡村医生集中执业;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农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政策,使长期在基层服务的卫生人员得到合理的职称晋升机会。试点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在市九医院、新建县中医院及其所有乡镇卫生院开展“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改变“以药养医”模式。对接国家医改方案,做好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研究和基础准备工作。
(三)卫生科技保障。
实施“一院一品”工程,深化“三名”工程,以争创“省级领先学科”为主要抓手,在人才、设备、资金、管理上给予重点支持,提高竞争能力,提升科技水平,创立医院品牌。抓牢技术项目关键,注重引进新技术,推动开展新项目,鼓励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投标,支持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点科技计划,培育一批创新性卫生科技项目;制订奖励办法,奖励高层次科研成果和高水平论文论著。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协调管理机制,实行“三统三分”,加强教育培训过程监督和培训结果考核评估;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双卫网”功能,率先建设“农村地区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平台”;培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农村5047人、社区598人、临床药师4人。创新技术引进推广渠道,灵活运用服务、教学、科研资源,建立博士工作站;完善科技计划评估验收制度;筛选10项适宜技术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严格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确保无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四)卫生人才保障。
制定一个纲要,制定《*市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纲要》(2009-2011年),对全市卫生人才队伍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专业人才队伍,以高层次人才和基础人才为重点,力争通畅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基础人才流动机制;建设管理干部队伍,开展管理干部岗位培训,规范管理干部的培养、考核和选任。创新“三个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探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机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评价标准。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领军人才;实施医院岗位设置管理,实行执业准入;鼓励采用岗位、项目、任务聘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自主聘用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把绩效工资与工作数量、质量、业绩、职业道德、群众满意度挂钩,打破以业务收入为基础的分配模式,激发活力,调动积极性。
(五)卫生监督保障。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坚持索证制、公示制、量化制和承诺制;开展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实重点单位、关键项目、特殊时段、群体聚餐现场监督执法。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按《*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评估方案》,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开展传染病防治执法、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规范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以及涉水产品、健康相关产品监督管理;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全市住宿业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医疗服务市场和采供血监管,落实医疗服务和采供血安全的监管责任,100%建立监督档案;打击非法行医,督查督办重大案件,强化监管责任问责制;做好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医疗广告;投诉举报查处率达100%。
(六)卫生行风保障。
医院安全保卫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安保;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077-02
一、医院治安保卫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重地,同时也是治安复杂的公共场所。医院昼夜无间隔开门应诊,出入人员鱼龙混杂,不易甄别和防控,是盗窃、诈骗、滋事、斗殴、伤害等案件易发、多发区。治安保卫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做好医院治安保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认真部署,充分履职,多措并举,落实各项治安保卫和安全防范措施,夯实医院安保工作基础。
以盗窃为例分析,在医院,病患或家属大都处于焦急慌乱状态,疏于防范,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往往随手放置,极易失窃。同样的情况,医院重点科室的昂贵药品、医疗器械等也时常因为工作人员的忙乱、疏忽而丢失。再加上,医院的建筑构造大都是相互串联,四通八达,通道、走廊多,出入口多,监控防范的死角就也相对多,这都给不法分子躲藏和逃脱提供了方便。
二、医院治安保卫工作的现状
医院治安保卫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和方法,维护内部治安秩序的经常性的业务工作。虽然在医院管理中不像医疗、护理工作那样处于核心位置,但医院治安保卫工作也涉及国家、集体、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目前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部分医院对治安保卫工作重视不够
医院保卫部门由于不像医疗护理工作一样能为医院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其重要性不能在工作中及时显现出来,部分医院对保卫工作重视不够。
(二)没有建立适合医院特点的管理体系
部分医院还没有把保卫管理提升到科学管理的高度,多是在遵循固有的模式应付日常工作,没有把保卫工作提升到职业责任的境界进行管理,甚至于“不告不管”,缺乏适合医院特点的治安保卫工作管理体系。
(三)保卫部门内部工作的主动性尚欠缺
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保卫部门内部群策群力,多想办法,找到存在问题的切入点,从服务医院出发,做好医院内部的治安保卫工作。任何一项工作、一个岗位的设置都有它的必要性,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用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创造性地开展业务工作,工作效果是最客观的标准,群众的认可是最大的满意。
(四)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部门内部具有治安保卫专业水平的人才缺乏,多是由转业退伍军人、行政人员以及一些医院难以安置的人员组成。从人员结构上已经影响到医院保卫工作的专业水平,导致保卫干部素质普遍不高,战斗力不强的局面。再加上医院如果缺乏适宜的培训激励机制,保卫部门的工作水平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三、加强医院治安保卫工作的措施
对医院治安保卫工作现状,做好医院治安保卫工作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医院内部高度重视,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构建安全防范格局
1.医患齐动员,做好治安防范宣传工作
医院要在人员流动量大的出入口、人员密集的候诊室、药房等处长期设置安全常识和安全提示、警示,并根据近期治安形势,不断更新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教育。医务人员要带头学习,并在病房和病患间开展经常性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医院职工和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奠定良好的安全防范群众基础,严防各类盗窃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确保医务人员、病患及其家属的生命和财物安全,防止医院医疗器械、药品丢失造成经济损失。
2.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治安保卫工作配套设施
当前,因为工作需要,很多医院的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相应的也要加大治安保卫硬件设备的投入,从安保人员、装备到安防设施全方位配套落实,配足配强保卫人员,配齐配好安全装备,如执勤、值班、巡逻、通讯器材设备等,安装覆盖全面的立体式电视监控、消防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促进各项治安保卫工作开展,提高队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能力,要在第一时间发现突况,第一时间介入并启动与公安机关的报警联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医院和就诊人员的安全和利益。
3.加强调查研究,研究防范对策
加强调查研究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基础。只有很好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才能认识和掌握保卫工作的客观规律,正确地制定和执行保卫工作的计划和措施,有效地完成保卫工作的各项任务。第一,及时发现和掌握医院内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堵塞漏洞和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医院的安全。第二,研究和掌握医院内部治安情况的规律特点,调查院内的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情况的新动向,研究控制、防范的办法和对策,以维护医院的治安秩序。第三,发现和掌握应纳入保卫工作视线的重点人、事、物等,控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开辟各类线索的来源。
4.防患未然,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
医院要结合自身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贯彻落实治安保卫和安全防范工作职责制度,使医院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全面提高和促进内部治安依法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要详细制定和逐步完善“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医闹事件”等安全应急工作预案,并不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单位防御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能力,保证有效处置各类治安突况。由医院第一责任人负总责,要将内部安全任务量化分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形成严密的安全防范网络。
(二)注重治安保卫队伍的建设和安保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1.加强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学习
治安保卫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队伍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都要过硬。医院要在加强治安保卫人员思想政治学习方面下狠功夫,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要培养安保人员不畏歹徒,不怕危难,面对犯罪和危险,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其次,要加强安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将维护医院、医患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每年分期分批对各个岗位治安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及时组织新加入治安队伍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同时,要加强安保队伍的政治素质教育,通过不间断的会议和文件学习,培养起一支政治素质好的安保队伍,政治思想坚定、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作风过硬,思想上与党中央、单位党委保持一致,旗帜鲜明的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坚决与危害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法分子作斗争,果断消除影响安全隐患。
2.开展各项对性强的安全技能培训
在不断提高安保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同时,还有积极开展各项对性强的安全技能培训。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通过定期组织演练,不断提高和强化安保人员处置突发治安危险的实际应对能力,做到关键时刻能临危不乱、救己救人。首先,要加强防火、防盗报警设施设备的配置和电视监控技术的应用,熟练掌握监听、监视、监测等安全预警系统的使用方法。其次,要对重点科室防盗门、窗、锁等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加固,消除防范漏洞,实现安全防范零死角。第三,要加强对医院流动人员和车辆的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出入的可疑人员,保障医用车辆安全、安稳、无隐患。此外,还要理顺和协调好医生和患者、职工和外来人员等的利益需求和冲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这是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的基础。
(三)借力当地公安机关,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类易发多发事件
医院的治安问题有自身的因素,更是受外在或社会的影响。社会治安问题纷繁复杂,医院只是一个缩影。想要完全依靠医院自身的治安部门来保护是不太现实的,必须依靠和借助当地公安机关的执法职能。在医院设置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室,落实驻院民警,通过与属地公安机关通信联络,及时掌握当前社会中较常见的安全隐患,提前在医院内实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完善与当地公安机关的信息联络和协调配合,加强报警联动,使公安机关能随时掌握医院的治安情况,分析治安动态,及时实施应对措施,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治安事件。
四、结语
医院的治安问题,不仅仅是医院自身的问题,更多是外在的或社会的问题,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几乎包罗了社会治安的各类问题,医院治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就医群众的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同时也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健康。俗话说:“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但医院内很大部分人员都不是自己的人,所以很多治安问题医院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当前医院治安工作之繁重复杂,已不是内部治安保卫组织所能承担得了。对这一问题,笔者以为,政府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级别,相应的在医院设置公安派出机构或警务工作室和驻院民警,根据实际需要切实落实警务工作人员。治安保卫工作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基层基础工作。医院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就诊群众的身心安全,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影响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形势下,医院各部门和医患人员,尤其是安保人员要切实担负起治安保卫政治责任,充分履职,多方联动,真正形成部门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稳定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詹才胜.大型综合性医院治安保卫工作的特点和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8).
[2]戴拥军,罗一凡.新形势下医院治安环境的转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1).
医院安全保卫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制定历时两年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介绍文件的起草过程和吸收采纳社会意见的情况。
答:2006年6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牵头、16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改文件的制定。2006年10月23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总理于2008年4月中旬主持召开了两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各界代表的意见,提出医改要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本届政府成立后,副总理多次主持会议研究医改文件的修改完善,提出了近期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及其工作要求。在医改意见的形成过程中,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也多次听取工作小组的汇报,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建议和意见。
在两年多时间里,工作小组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实际调研,专题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委托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独立平行研究,同时在网上公开征集建议方案。在此基础上,起草了《意见》。2008年2月29日和9月10日国务院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对《意见》进行审议。
2008年9月底,《意见(征求意见稿)》分别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及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并于10月14日-11月14日,全文向社会公布,问计于民,引起各方面积极反响。共收到31个省(区、市)和72个国务院部委(机构)及8个派、人民团体的反馈意见。收到群众意见35929件,其中网民意见31320条,传真584份,信件4025封。
工作小组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逐条分析,本着尽可能吸纳的原则,对《意见》进行了190余处修改,不少好的意见被吸纳到文件之中。主要包括:一是增加了改革的近期目标。二是针对农民工、老年人等群体反应强烈的医保关系接续和异地就医报销问题,增加了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等内容。三是针对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建议,增加了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重视护士和护理工作、增进医患沟通等内容。四是针对基本药物定价和供应方式争议较多的情况,将“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修改为“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将“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给地方操作留有空间。五是对《意见》第五部分进行了修改充实,使五项重点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加清晰。六是针对反映《意见》文字不够通俗的意见,对文字进行了上百处修改,力求表述更加准确、易懂。同时,为增强《意见》的可操作性,根据国务院决定,起草了《实施方案》,相当一部分对《意见》的修改建议在《实施方案》中得到了反映。对于一些更具体的建议,将在今后陆续下发的操作性配套文件中予以研究、采纳。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审议并原则通过医改文件。2009年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医改文件。
因此,《意见》和《实施方案》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汇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反复论证修改形成的。
问:请介绍《意见》和《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有哪些特点。
答:《意见》与《实施方案》的起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贯穿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在基本原则上,一是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坚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与现阶段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注重逐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四是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完善制度体系。
《意见》和《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一致,主要任务各有侧重。《意见》着眼长远,突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提出深化改革的任务和策略;《实施方案》立足当前,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明确2009-2011年三年内落实改革任务的具体措施。
《意见》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一个目标就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大体系就是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构建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八项支撑就是完善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体制机制、信息、法律的建设,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项基本”和“一个试点”,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将使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普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总体上看,医改方案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改革的理念上,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一重大创新,明确了改革的方向,确立了改革的思路,既借鉴了国际普遍经验,又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对于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是在改革的原则上,明确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一方面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和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另一方面,强调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在近期改革的重点上,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从国情和初级阶段的特点出发,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全民医保;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提出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努力降低药品价格和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提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城乡群众不出乡村、社区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是在改革的基本思路上,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第一次突出了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蓝图的整体设计,同时,提出近期从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五是在改革的方法步骤上,强调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方案中一些重大改革,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中央明确目标取向和基本原则,鼓励地方试点探索。
问:这次医改对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哪些实际措施,作为普通群众,从改革中究竟可以得到多大的实惠?
答:医改方案就是要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主要有四点:
一是平时少得病。从2009年开始,国家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按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统一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努力使群众少生病。
二是得病有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逐步扩大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做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方便医保报销,努力降低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比例。
三是看病更方便。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方面着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力争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不出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利用市场竞争,促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机制,努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缓解大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状况。
四是治病少花钱。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基本药物定价、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障报销的相关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价,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大政府投入和监管,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努力减轻群众的用药就医的负担。
问:请问在今后几年内,政府将增加多少卫生投入,重点投向哪些方面?
答:为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级政府都将努力调整支出结构,落实《意见》及《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初步测算,未来三年,落实医改方案中的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3318亿元。主要用于:
一是支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三年内,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二是支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给予合理补助;大力支持医务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对其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建设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和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
三是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健康检查,慢性病、传染病防治指导等。支持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此外,各级政府还将为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政府加大卫生投入,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问:近期重点提出,三年内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请介绍这个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实现目标的措施。
答: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医疗保险支付比例是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途径。制定这样的目标,既考虑了群众的实际需求,也考虑了各方面条件的可能。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针对特殊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也已逐步完善。考虑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行的是自愿参保,另外还有商业保险和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因此我们把目标定在2011年均达到9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下主要措施:一是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二是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三是积极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四是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成员自负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
问:请介绍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答: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可及和价格低廉。基本药物的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1977年首次提出,目前约有160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形成地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规范用药行为,保证用药安全,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基本药物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二是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需要强调的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不等于群众患病后只能使用基本药物,医疗机构在优先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将根据病情的需要使用非基本药物。
问:请介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义和主要措施。
答:目前,群众宁愿花更多的钱去大医院看病,也不太愿意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对服务质量不放心。医改方案提出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方便快捷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方便群众看病,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把常见病治疗解决在基层,减轻群众负担,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从四方面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中央重点支持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和困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鼓励通过医疗资源重组、社会力量办医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定向培养、执业医师招聘,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大幅度增加全科医生数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三是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经费,并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四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转变服务模式,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鼓励地方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绩效考核。
问:请介绍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含义,有什么措施保证均等化的实现?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保证全体城乡居民均能够免费或只需少量付费就可获得安全、有效、方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角度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从服务的内容看,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目的在于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努力使居民少得病。
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院前急救、免疫规划、妇幼保健、出生缺陷防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采供血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与区域差距大,卫生机构服务规模、能力和水平差距大。因此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个较长期的任务。当前,在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内,国家选择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服务。地方政府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财力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重点加强目前比较薄弱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二是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明确并落实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三是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四是加强规划和管理,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五是改善服务,制定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开展面向人群的主动服务。
问:公立医院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请介绍这项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有哪些措施能够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答: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群众看病就医主要选择到公立医院,因此它成为医药卫生行业众多问题和矛盾的交汇点,改革涉及到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治理结构、补偿机制等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调整,涉及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难度很大。同时,社会各界在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具体途径方面有不同看法。公立医院改革必须积极而又稳妥进行。因此,国务院决定分阶段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当前主要是抓好改革试点,具体步骤是:2009年,制定试点方案,选择若干城市和公立医院开展试点,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2011年逐步推开。
公立医院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二是推进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取消药品加成,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稳妥推进部分公立医院转制,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通过改革,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
问:文件出台后,关键是贯彻落实,请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推动实施有什么具体考虑?
上一篇:医院安全保卫方案{5篇}
下一篇:医院商业贿赂整治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