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55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1分钟。
图书营销策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营销理念 图书业 营销策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图书业已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独特之处,这决定了图书营销要走自己的营销之路。尤其在市场产品极大丰富的环境下,图书营销策划应运而生,本文试图将市场营销理念与图书营销策划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指导和解释今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图书营销工作。
随着市场营销在经济活动中的日渐重要的地位的确立,营销界也在不断更新“营销”的概念,菲利普·科特勒早期从经济学微观指出,“市场营销是与市场2024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意味着和市场打交道,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去实现潜在的交换”(《市场营销管理》第5版第13~14页)。菲利普·科特勒于1984年对市场营销又下了定义: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的这种职能,“认识目前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或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序言) 。这一定义讲出了目前经济活动中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策划正是基于这个核心概念,在企业长时期的市场运转中开展的营销活动的总体策划。
伴随着长期的市场营销实战,形成了各种营销理念,并且这种营销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而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销效率,扩大生产,降低成本以扩展市场。这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营销的商业哲学,是最古老的观念。生产观念是在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
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企业应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加以改进。产品观念产生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形势下,最容易滋生产品观念的莫过于当企业发明了一项新产品时。
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具有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不会足量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推销观念被大量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物品,许多企业在产品(产能)过剩的时候,也常常奉行推销观念。推销观念产生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阶段。
4.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从本质上说,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哲学,是消费者主权论在企业营销管理的体现。最优秀的管理理论家彼·得鲁克曾指出:总有人认为推销是必要的,但市场营销正是使推销变得不必要。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充分了解顾客,充分为顾客所了解。营销的理想结果是让顾客乐于购买。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使产品和服务能让顾客方便地得到。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各个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欲望和利益的物品或服务。它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订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方面的利益,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求和社会利益。
这五种市场营销观念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而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其销售活动自然也融入到了这种营销理念的变更发展过程当中。我国图书业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改革开放以前,是以产品为中心,基本是“生产型”,只管生产,不考虑销售和经营;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但经营观念没有实现完全转型,停留在“以产定销”的思想中,没有将“销售”的思想完全转变到“营销”理念中来,导致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图书滞销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模式的图书业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就要将营销理念灵活运用于营销策划中,摆脱过去销售的观念,从营销策划入手,将营销策划和营销作为企业利润实现的关键环节来把控,将图书出版、发行、销售各个环节都有机整合,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策划方案。笔者认为从整个图书业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
1.图书产品的针对性。图书业的首要环节是出版社,因而从出版图书的品种来说,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这要求我们将图书出版的市场调研工作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有效营销策划的切入点,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图书市场的需求、读者购买行为以及影响读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在调研搜集大量信息基础之上,分析结果会指导我们的最新出版物种类。另外图书这种特殊的商品是文化传承的记载,其内容本身是对人类知识、文化现象的总结、整理、记录和传播,赋有强烈的社会文化性、社会责任性,作为图书出版、发行商来说,我们的产品如何做到将读者需求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小化的同时,使符合社会利益的产品同时为读者所喜爱。
2.将服务看作是产品的一部分。在营销观念由销售转为市场营销观念、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产品的概念逐渐广泛化。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稳定现有的顾客群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务产品化、将服务作为一种为顾客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产品来经营。图书业在经历了营销方式的变革后,服务也应当逐渐被我们所重视,由过去的被动式服务逐渐转向主动服务。通过便捷的服务,将现有的图书尽快让读者了解信息,尽快通过多种销售渠道销售到读者手中;通过服务维系和开发现有读者的需求,开发针对性的图书产品;通过服务获取第一手信息,开发新的市场,面对新的市场开发新的产品。
图书营销策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图书策划;营销手段;出版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032-02
1 紧紧抓住图书策划的四型特征进行操作
图书策划不是随意的,盲目的,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策略性。具体讲包括:第一,书稿是为谁而写的?也就是明确读者对象;第二,读者在什么地方;第三,书的内容是什么;第四,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第五,图书出版的时间,即什么时候出版最合适;第六,图书出版成什么样子,即图书如何包装,采用什么样的纸张、开本,什么样的装订形式。笔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把上面的六点概括为以下四型特征:
(1)一定要把目标性拿准:我国图书2012年的出版总量达30多万种,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但是绝大多数的销量都一般,叫得响的更是寥寥无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关键一点就是目标性不够准确,甚至过于模糊。
图书第一部工作是选题策划,包括市场调查、信息筛选、选题定位、主要内容等。选题要有创新的视角和较高的文化含量,并能准确定位于相关读者群,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认识并不新鲜,但是关键点在如何落实和操作?因为出版方采取的方法各有差别,所以有的目标性就准,有的就偏。
策划图书的目标性一是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分析哪几类图书销售情况比较好,它们满足了哪几类读者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能解决他们哪些实际的精神需要。然后看一看能不能在这些图书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来著述,以此确定新卖点。如2008年经济危机来临,全球面临着失业,策划者凭着《杜拉拉》畅销轨迹,制造了又一部“杜拉拉系列”——《杜拉拉升职记》,稳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掀起职场小说阅读第一波风潮。[1]
(2)及时抓住兴趣性所在:兴趣就是看不见的市场。读者阅读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带着兴趣读书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需要。因此,策划图书要善于捕捉广大读者的兴趣所在,用数据统计的办法排序,把最大值的挑出来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把最小值的排在后面可以去除。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认真分析读者较多兴趣的图书一般代表哪个阶层,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出现哪些困惑和期待,把普遍性挑出来,一般讲这种图书的成功率就大了好几倍。相反,就带有一点的冒险性。
第二种把读者比较感兴趣的图书分成两步走,先设定一个总题目,第一本的选题要能把牌子打出来,能吸引大家的眼球,随后跟上第二本,形成连带效应。这样就能让读者的兴趣得到饱和。如《 世界是平的》被列为“十大碾压机”之一,销售了90万册。曾获得《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第一名。不久推出续集《世界又平又热又挤》,上市就热销60万册,引起科普书的旋风,也培养了很多有学识的读者和宣扬了作者个人的思想观点。
(3)了解大众的需求:图书策划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高端性和大众性两种,如果出版方确实有实力、有资源,可以选择前者;如果出版方实力、资源都尚不足以与拥有高端性图书的出版方抗衡,就尽量选择具有大众性的图书操作,因为它们占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大,可以把营销面扩大开来。
策划大众性图书的一大好处就是往往不具有风险性,如果在同类产品中做得新颖别致、高出一筹,自然会收效不错。如《女人的资本》、《没有任何借口》、《正能量》等都是典型的成功学书。《女人的资本》针对广大女性读者渴望自己成功、家庭幸福的主要心理,把“资本”两字亮出来,成为一个概念。同样《没有任何借口》、《正能量》也是提出新概念,让大家耳目一新,解决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精神。
(4)带出稀有性的引导:图书策划是一项高强度的智力活动和判断,有时候选择一些冷门未尝不可,但前提是要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力、大众需求的普遍心理,只要抓得准,精心运作,就会打好头一炮。
稀有图书有哪些呢?一般讲是市场上这几年较为少见的,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对象或事件,专门为满足特定的读者群,这可能是一本长销书,一旦策划到位,也可能成为一本畅销书。如《藏地密码》、《盗墓贼》、《狼图腾》等。《藏地密码》原稿名叫《战獒传说》,后改为《最后的神庙》,几经讨论才确定为《藏地密码》;《狼图腾》则打破了总是以人为模式的叙述方式,把动物生存方式和精神引入到人类行为学中,一下就开拓了读者的视野。
2 紧紧抓住图书营销的四环构成快速操作
目前图书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图书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出版还是从发行的角度看,图书市场的营销策划,都是图书业至关重要的问题。积极引进现代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市场营销策划队伍,构建一套成熟的图书营销机制—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确定印数—组织征订—发送图书—回收货款—接受退货—回访客户。现代图书营销策划常用的方式主要有:新书会、媒体广告、招募发行商、举办讲座、签名售书、直销和分销、让利销售等。[2]这里只举四种:
(1)建立可行的营销渠道:出版发行商做好渠道管理工作,首先是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形成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渠道网络。这个网络包括新华书店、民营书店,还应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商场和超市等。其次,要注意培养渠道,逐步形成渠道发行的实力。
在这方面,应该做的工作有:巩固原有渠道,要点是巩固住,不要丢失;开发新的渠道,关键是不断开辟新渠道,发展新客户;扩展渠道网络,把相对固定的渠道连成网,并扩展成发行网络。同时,一要注意处理好主打渠道与辅助渠道的关系。在选择渠道成员时,尽量选择信息反馈快、可控制性强、相对稳定的渠道;二要注意做好信息管理——建立客户档案,2024客户经营信息,防止恶意进货或呆账、坏账、死账。
(2)加强图书征订的手段:目前常用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征订方式有:订货会或书市征订、订单征订、电话征订、网络征订、样本征订、请进来征订等。目的就是要强化销货能力,提高铺货速度的“快”字诀、铺货率的“高”字诀,在第一时间内把图书推向市场。
(3)抓好图书主题式营销:主题式营销就是为图书销售开展主题鲜明的、有针对性的促销,激活读者的潜在需求,为图书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主题式营销活动中,可以依靠2024职能部门,开展2024联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国防知识读书活动、环保读本专题讲座等;也可以联系名人或专家,举办签名售书、作者与读者联欢等活动,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还可以通过主题书评、读书征文等形式,为热点图书销售推波助澜,从而达到热点更热的目的。主题式营销的另一种做法,就是设立主题书店,或者在卖场设置主题区域、主题书架,取胜的法则是:个性化的文化氛围,方便周到的服务,便利简约的购买条件,持久的情感联络。
(4)推广网络营销式策略:网络营销的优势在于跨越时空界限,使出版物的销售范围大大突破原来的地域,交易的时间也不再统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地域限制、全天候交易的网络。网络的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集视频、音频、文字和动画于一体,有利于读者充分把握出版物的特征和作用,增强对出版物的感性认识。这种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向读者提供出版物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内容提要、附加相关评论等信息,好处在于既发挥互联网信息量大、查询便捷的优势,又发挥各地销货店就近配送的优势,还可以有效解决信用和支付问题。
总之,图书策划应该贯穿于图书出版的全过程。图书策划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图书的总体质量和在市场上的销售。优质的、市场反映好的图书一定是成功策划的结果,不合格的、滞销的图书必然与策划失误2024。另外图书营销是图书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手段。如,《藏地密码》充满神秘气息,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后,人为制作了作家富豪榜。还利用网络营销,精准确定潜在顾客,与网站合作,在《胆小鬼》刊登图书广告,使用新式营销工具QQ群、搜索引擎等,将最精确的读者群集中在一起。中国香港版权、日韩版权、欧美版权过百万元。制造淘宝网盗版风波,把图书当牙膏卖,必须人手一册。作者亲赴,请活佛为新书开光,为广大读者祈福,给读者带来福气,将福气不断传递下去,最终蔓延全中国;再举一个例子,《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在引进书稿后,在出版内部开始营销,寻找女人的共同点,在新浪网读书频道连载,在百度建立贴吧,实行网络营销,在平面媒体宣传推广,在终端陈列、销售方面诱导。并附带出《20几岁,可以改变女人的一生》、《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等书。向女人推销无疑是增加销售、抢占市场优势和增加收益的最佳捷径,寻找真正的读者——女人,来销售市场图书。通过这样的两个案例,我们就可以知道从图书策划到图书营销是“一条龙”,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争取把图书品质化、优质化。
参考文献:
图书营销策划范文第3篇
图书营销从策划开始,这是编辑的基本策划思想。图书市场的营销不是单纯的销售活动,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市场行为,它贯穿于图书与出版的整个过程,即贯穿于选题策划、编辑、印制、宣传推广等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对于营销的忽视、割裂,或是急功近利,都将影响着营销效果,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营销。
编辑的策划能力包括选题运作、书稿加工整理、参与宣传策划。编辑不仅专门负责选题策划工作、开发新的图书品种、选题和组稿工作等常规工作,还要对选题在执行过程与实施结果进行全方位策划,参与和指导图书出版、营销全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选题策划是编辑主动参与图书市场,带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是编辑市场意识和行动的综合发挥。编辑要把每一个选题都当作一个“项目”来对待和经营,并将策划理念和思想贯穿到市场调研、选题研发、图书制作阶段、图书宣传推广及促销的全过程。
二、图书的全过程营销
图书的全过程营销,是指从图书的选题策划和组稿阶段开始,在编辑、制作、发行、宣传活动等各环节,直至图书产品的后期维护,都存在着营销因素,积极、主动地进行全方位的图书宣传推介,最大限度地发挥营销的作用。从图书出版过程划分,图书的全过程营销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选题策划阶段营销、图书生产阶段营销和图书出版后营销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出版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稳健、有序地提高图书的影响力。
三、编辑策划能力在全程营销过程中的体现
1.市场调研阶段。
选题的策划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该选题所涉及学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市场上同类书出版情况、市场的缺口、其他出版社图书的特点、选题的市场定位,以及读者的迫切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结果是选题策划是否成功的关键。成功的选题策划既要保证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而且要真正适合目标读者的需要,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确保销量。通过市场调研,编辑主动参与营销,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制定和实践营销计划。
2.选题策划阶段。
图书选题策划是编辑依据一定的条件,开发出版各要素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工作。一般来说,选题开始编辑在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某些意向或愿望。在这个阶段,编辑对于选题的特点、卖点和亮点了然于胸,便于当时或者图书出版后的营销活动。在选题策划过程中,策划编辑要对图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在选题策划阶段,编辑还要确定合适的作者。合适的作者是一本好书的重要条件,也是出版社出版优秀图书的重要资源。策划选题时,编辑还应精通图书生产成本的核算,合理定价,结合市场情况和读者的购买能力预测该选题的未来经济效益,做到心中有数。
3.图书生产阶段。
图书生产阶段的营销,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其实不然。编辑在图书的生产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进行图书的宣传,如体现在版式、封面上的宣传信息,面向发行人员、经销商的信息发送,利用各种媒体的预告宣传,等等,让图书信息持续地传达到各层经销,从而让图书关注度持续延续,为图书的最终推出作足铺垫工作。编辑的图书印装策划能力,主要体现在与美编、排版人员和印制人员的配合、协调与合作上,通过共同努力使图书的整体品质、制作成本、质量符合选题策划的目标。在此阶段,编辑应就选题阶段的策划理念和思想与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充分沟通;此外,还应做好与作者的沟通工作,使书稿的编辑加工能够理解、完善作者的思想、观点,并做好文字的润饰提高工作。
4.图书出版后的市场营销。
这一阶段是全程营销的重中之重。编辑配合工作对于发行部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编辑应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对图书的营销手段和方式、销售目标等进行策划,树立整体营销观念,在与发行部门充分沟通和磋商的基础上,就选题的定位和推广等拟出整体营销方案,确保营销方案的顺利实施。图书出版后的营销手段多种多样,编辑应积极、主动地与发行沟通和配合,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及建议营销方式,如书评、书讯、广告、招贴画、新书介绍首发式、座谈会、作者签名售书等。
参考文献:
[1] 何屹:《图书编辑应提高选题策划能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第8期
[2] 李俏:《试论图书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J].《中国编辑》2009年第5期
图书营销策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编辑;立体化营销;参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46-01
由于图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就要求编辑的能力越来越高。和过去编辑只是对书稿进行选题和加工整理的策划相比,现如今对编辑的营销策划能力也做了要求。在过去,出版社在出版图书的时候,往往是各个环节进项独立进行,那么就导致了出版社的管理者无法得知具体的主题和特征,就会把图书的营销划分成一个独立的环节运行。这就造成了选题目标市场的不准确,而造成图书的滞销。因此为了促进图书的销售,就要进行全程化的销售,加强编辑的营销策划能力。
全程策划就是要求编辑参与到其中并且承担营销的职责。营销是图书出版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获得利润的环节,要想使出版的图书能够得到畅销,就要有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模式作为先导,就要求编辑参与到其中来。就目前来看,编辑基本都具有一定营销意识,在一本图书或一本杂志开始选题时,就会对市场有一个明确的分析和定位,以市场需求为核心,进行图书或杂志的选题。【1】然而并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图书或杂志就能得到畅销,关键就在于营销做得如何。编辑是对出版的内容最为了解的人,那么就要参与市场营销中,和营销人员进行合作,做出合理的营销方案。
对于编辑参与营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先来做一下了解。编辑通常对书稿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然后对书稿的营销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个好的编辑会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而且会和读者进行交流沟通,筛选优秀的作者和作品,选择有价值的主题之后再次和作者进行沟通,对书稿的撰写、审稿等过程进行全程的规划和控制。但是这种市场调查和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后期的营销没有足够的重视还是无法推动图书的销售。编辑通过参与营销工作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选题是编辑参与营销的一个很重要环节,编辑通过选题的策划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所选题目的市场发展状况,和相同主题图书的市场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存在的空白点和读者的需求,还有就是所选主题的市场定位,这些因素都是主题选择成功与否的关键。编辑通过参与市场的营销,能够深入的了解市场需求和读者的反应,在保证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等的基础上,为图书的销售也提供了保障。
传统图书的宣传发行到整合营销的转变是编辑营销计划的关键。传统的宣传方式就是通过书店的宣传科进行宣传,其效果可想而知。整合营销包含品牌效应、营销战略等内容。主要是把广告、公关、产品包装等内容进行统一的整理,让消费者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知产品的信息,使得营销和传播活动有一定的空间。【2】内容营销是是市场营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将图书内容信息透露给消费者,单一的营销是取不到理想的效果的,那么就需要立体化的营销手段。要做到立体化营销首先要找进行长短期营销的结合,然后进行多层次的营销,最后是多渠道的营销策略,将营销渗透到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去。出版商的销售对象有两种,一是零售商和批发商,而是独立个体的消费者。教材、教辅一类的图书主要的营销对象学习性质的书店以及学校和相关老师;市场性质的图书的营销对象主要是书店营业员和对这类书籍有需求的一般读者。
编辑在目前立体化营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到营销活动中,可以对现有的有利因素进行糅合利用,从而促进图书的销售,使销售的图书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和购买欲望,使读书能够畅销,带来一定的效益。我们对编辑在图书营销活动中如何进行有利因素的利用,发挥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的方式进行探讨。
1、 图书相关的基本资料
编辑掌握的信息量是非常大且灵活的,那么要进行一本图书的营销,编辑就掌握这本图书的详尽、具体、最新的基本资料,编辑掌握的这些资料,在制定立体化的营销方案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编辑可以根据掌握的资料,例如作者简介、图书简介、图书目录、图书特点等进行整合,制定多层次的立体化营销方案,然后把制定的营销方案,呈献给营销部门实施,对图书的营销和销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图书的作者
编辑在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以后,就要和作者进行沟通,那么编辑和作者建立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就非常重要。作者对于图书的营销具有很大的意义,一个知名的作者可以开展签售会、见面会等方式进行新书的宣传,具有强大的号召力。通过作者的号召可以在读者中形成很大的影响,新书签售会等形式一般会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报道和传播,那么影响力就扩大了很多倍。作者的读者数量也是图书营销考虑的因素。因此编辑要利用好作者这一有利因素,促进图书的营销。
3、 图书的销售渠道
编辑自身工作性质的原因,会掌握大量的信息,那么对销售渠道也就非常了解。编辑可以发挥自己信息量大的作用,和销售人员沟通交流,帮助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案,找准营销的方向,这在目前市场下的营销方式也是常见的。例如编辑对教育事业比较熟悉,那么前期工作中和书店、学校取得良好的联系,那么就可以帮助后期的销售。编辑虽然专业的营销人员,但是通过这种立体化的营销参与,对图书的销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营销没有决定的形式,具有很多种的方式。编辑在营销中的立体化参与,就是营销的一种手段,通过对营销的参与,为图书的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具体的参与方式有参与宣传材料的制作,编辑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市场的调查,发现卖点,进行各种宣传材料的制作,比如图书的海报、内容简介、照片等,让读者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引起注意力;编辑也可以参加书展、图书博览会,学习更多的图书营销知识,最重要的是趁机进行图书的营销,借助场地,放置图书相关的物品,发放宣传页等;编辑还可以策划主题营销活动,例如抑郁症相关图书的营销,编辑借助刚刚去世的艺人乔任梁的关注还会消去,可以开展抑郁症的专题活动,讲述抑郁症产生的原因、治疗手段等内容,呼吁大家对抑郁症的关注和对抑郁症病人的关注,对于图书的销售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编辑在目前的市场营销中重要性、作用,以及立体化的营销方式等进行了论述。编辑在立体化营销中的具体参与还要根据市场的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等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期编辑,促进图书的销售。
参考文献
图书营销策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辅出版企业;同质化;渠道;策划;营销
有人说,教辅图书是加重学生负担的“帮凶”。也有人说,教辅图书是学生的良师,老师的益友。不论如何评价,有一点是客观存在的,教辅图书市场是中国图书市场中需求最大、最旺盛的细分市场,教辅图书对中国出版业具有特殊意义,是很多出版企业生存的基础。然而出版企业要在这一市场中策划出适销、长销图书,是要花一番心思去研究的。
一、目前教辅图书出版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1)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渠道商占市场主导地位。在目前的教辅图书市场中,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图书都是似曾相识的。书名类同,封面相似,细看内容,不少题目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教辅的严重同质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现在中国教育体制的现状来看,教辅图书出版商处于一个既主动又被动的位置。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只有分数,评价的方式只有考试,大环境如此,指望教辅书百花齐放,这不现实。可以这么说,同质化的教辅书只是同质化的教育的延伸产品。因此,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教辅读物有其旺盛的需求,而同质化现象也是短期内很难改变的。作为教辅的出版者、供货商,该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在众多同类书中脱颖而出,为读者所接受,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非常重要。因为合适的渠道可以快速将产品送到目标读者手中,而且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让读者认识、接受,进而喜欢这个产品,这不仅仅是教辅图书要思考的命题,所有图书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都需要思考。目前全国大多数出版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在出版教辅图书,全年出版的品种更是可以以海量来2024。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渠道商的地位显得非常重要,一些对市场控制力强的渠道商甚至占有主导地位。(2)出版企业的选题策划者对市场陌生,发行部门对产品陌生,难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教辅图书。国内出版单位根据自己的专业分工,都有自己传统和优势的发行渠道,这些渠道并不适用于所有种类的图书。目前,教辅出版社的编辑和发行在部门设置上是分属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社领导,而编辑中有些也细分为技术编辑和策划编辑。策划编辑虽然为了开发选题也跑书店、跑市场,作一些市场调研,但很少有编辑去深入地了解,市场上热销的教辅品种销得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与渠道推动是否2024?与教师2024有否2024?与教学实际需求是否2024?甚至对本单位的优势渠道是什么也知之甚少。这种编辑人员与营销人员设置的分离,使得教辅图书的营销工作主要由营销人员来全权负责。而由于工作中和策划、编辑沟通环节的缺失,多数的营销人员对产品了解不多,很少从销售的角度去研究产品,也很难挖掘出令渠道商感兴趣的卖点。做营销工作时只能机械背诵由编辑提供的产品说明,无法深入介绍产品特点和应用优势,结果只起到一个导购员的作用。
二、出版企业策划与发行环节的融合可有效改变这样的现状
笔者认为,“适销对路”是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教辅市场中胜出的重要法宝,不论是策划编辑还是发行营销,都应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1)建立全程策划机制,从渠道中掌握有效信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严格意义上的策划编辑要负责图书的全程策划,包括选题策划、出版策划、宣传策划和发行策划四个部分,可以说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经营者,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点子的提出、设想和书稿的组织、加工层面上。因此,出版企业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应赋予策划编辑更大的运作权力,引导其加深对市场渠道的认识,提升其市场数据分析等能力。作为策划编辑,在动手策划选题前,首先可以到本单位的发行部门去摸一摸底,了解一下自己的发行渠道优势在哪里,擅长于对哪一类书开展营销。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跟随发行人员一起去渠道经销商处调研,进一步了解书是如何从经销商那里销售出去,然后进入到他的目标读者手中的。通过这样的调研,可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终端客户信息,比简单的跑门市书店得到的市场信息要准确、高效得多。目前教辅图书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系统征订和终端零售。前者为渠道商直接进入学校,由学校统一征订,批量订购。后者为书店门市陈列,由读者个人自由选购。不同的渠道,选择的教辅图书种类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比如,现在讲解类的教辅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但不少老师却认为学生在看过这一类书后,对自己讲授的新课不再有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不2024学生购买此类书。从市场销售反馈的信息来看,讲解类的教辅主要在一般零售书店销售较好,进入学校征订效果则不理想。因此,如果某出版商的主要渠道是系统征订的,那么其开发此类图书的风险就比较大。在对渠道优势有了明确的认识后,策划编辑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产品线设计,结合自身特点,开发优势产品,避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2)强化沟通机制,加强营销发行人员对教辅图书策划的全程参与度,甚至可以使其成为主导者。目前,在较多的出版企业中,策划编辑和营销发行人员分居图书生产流程的两端,在图书的策划、组稿、编辑、制作过程中,甚少有沟通交流。因此,经常等要付印了或印制完成了,发行部门才指出书存在着诸多不利于销售的缺陷;发行部门在营销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对内容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渠道经销商和终端读者无法开展准确有效的宣传介绍。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或制度来解决的。比如:选题论证制度、封面版式设计论证、付印定价印数确定论证以及营销发行方案论证等等,都可以缩短这两个业务环节之间的距离,促进策划编辑与营销发行人员对图书全程开发的参与深度,从而共同把握产品的质量和市场走向。营销发行人员由于熟悉市场,了解经销商和终端客户的需求,掌握着第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在选题策划的初期或中期就能为策划编辑采纳,就能使这个教辅产品更贴近市场,更容易被经销商和终端客户所接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出版企业还可以以项目制的形式,鼓励营销发行部门主动策划选题,担任选题的全程策划和主导者,调动编辑、印制部门的整体资源,合理分工,协同配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发行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和市场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提高产品对销售渠道的适销度和精准度。(3)找到与渠道经销商的利益共同点,在制作环节中把这些共同点融入到图书产品中去。出版企业和渠道经销商作为图书产业链上的上游和下游,是紧密套在利益链上的两个环节。上游出版企业要重视对下游经销商利益的保障,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整个渠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种对下游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常规的由发行部门发起的奖励、培训、折扣等形式,也可以在编辑制作过程中体现出来。不同的渠道商,有着不同的销售方式,对产品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出版商应该根据渠道商的需求,将策划制作环节向销售环节靠拢,将产品设计得适合于某一渠道或多个渠道的要求。
上一篇:图书营销策划方案(推荐5篇)
下一篇:国际象棋邀请赛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