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178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8分钟。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设计情景,抓住好奇心理
生物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学好生物学,学生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适当设计一些情境,对学生的启发最大。尤其是问题情境,能更好地触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二开始学习血液循环时,讲到了血量,讲到了血管,人的血量大约是自身体重的百分之八,人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百分之十,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能够得到补充。如果出现意外,有失血现象,要学会止血,因为如果某人失血量超过400毫升就有生命危险。比如我们附近的一次事故中,当事人的大腿根部血流不止,情况危及,此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怎样的做法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有的说,赶快止血,有的说,快叫救护车。等等。那么这个人如果头脑清醒的话,应该先做什么?如何做?有的学生急着说:“先止血。”对,同学们,救护车到来需要时间,止血是首要。然后我告诉他们,这个人很聪明,因为他观察自己的体征,发现血流速度比较快,而且颜色也是非常红,情急之下,他想到了那些被遗忘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及时的用自己的手指按压和衣服捆绑出血上段的血管,使血流缓慢,为自己赢得了挽救生命的机会。他活下来了,是什么救了他?学生振奋!
二、利用实验,体现生物魅力
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规律的发现和生物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生物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的尤为重要。比如学习毛细血管内红细胞通过的情形,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按照程序学生用湿棉絮把小鱼包裹好,让尾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的学生由于很熟练显微镜的使用,所以很快就清楚的看到尾鳍中的毛细血管里流动着的血液,而且也清晰的看到像小米粒样的红细胞排着非常整齐的队伍有序的通过,并且流速较慢。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要经常往棉絮上洒水,保证小鱼的生命,并认真观察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以及血管的粗细、分支和红细胞通过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血液流动情况来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也可用青蛙来代替,尤其是长出后肢的大蝌蚪。其尾宽大透明,既无色素干扰,也无像小鱼尾鳍中众多鳍条那样的干扰,血管非常丰富,可在同一视野中观察到各种血管,而且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很容易区别。观察时,视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动脉血管较粗,血管壁家教厚,管腔内血细胞颜色较红,大量的血细胞在血管中急速地向尾部的后端流动。静脉也是一些较粗的血管,但壁较薄,管腔内大量的血细胞颜色变淡,并且缓缓地由尾端流回心端。连通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有许多分支的毛细血管,血管极细、管壁极薄,管腔内的血细胞像排队的小球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缓慢向前移动。如季节适宜,可将观察蝌蚪尾部的过程制成录像,结合小鱼尾鳍的观察共同进行。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感受新鲜与刺激。
三、注重课堂,培养学习能力
生物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就目前来看,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是主要内容和目标,更是突破口,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生物学科的当务之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鼓励质疑;鼓励创新;比如:在讲血液循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我是这样组织的,先在黑板上画个心脏。然后提问:怎样来确定心脏的左边。有的学生就回答说:心脏四个腔,上为房,下为室,左厚右薄,于是我用教多的线条表示肌肉壁比较厚。之后开始连血管,下连动,上连静。左心室连主动脉经由全身毛细血管,汇集后由静脉送回到右心房。从左心室出来的血液是带氧丰富的,经由毛细血管,氧和养料透过毛细血管扩散到组织细胞,供其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扩散到血液,由此,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这种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完成体循环。因此,体循环中血液成分:动脉血静脉血。变化部位:在全身毛细血管处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图示中,用红表示动脉血,蓝表示静脉血。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右心房的血液是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进入右心室,右心室把这样的血液射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便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而进入肺泡,随呼气排出体外,肺泡里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上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这种静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到做心房。完成肺循环。肺循环中血液成分:静脉血动脉血,变化部位:肺部毛细血管。也用红表示动脉血,蓝表示静脉血,这时,会发现心脏的左边是红色,右边是蓝色,于是,我和学生开玩笑说:看到么,我们的心一半红一半“黑”。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很快就理清了学习内容,掌握了知识点,达到教学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引导,激感投入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冯从吾;工夫论;未发工夫;慎独;诚意
中图分类号:B24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086-04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1557-1627)是晚明关中大儒,邹元标(南皋,1551-1624)曾说:“横渠之后,明有仲木(吕槽),今有仲好,可称鼎足。”而清初的李(二曲,1627-1705)也认为:“关学一脉,张子开先,泾野接武,至先生(即冯从吾)而集其成,宗风赖以大振。”冯从吾虽然受学于湛若水(甘泉,1466-1560)的再传弟子许孚远(敬庵,1535-1604),但他对王阳明又极为推崇,认为阳明的良知学“泄千载圣学之秘”、“有功于吾道不小”。然而由于晚明王学多流于“情识而肆”或“虚玄而荡”,遂引发了当时思想界修正王学的运动,并出现“由王返朱”的现象。冯从吾亦试图通过合一本体与工夫来调和朱、王,以救正晚明学术之失。然而,如何保证本体与工夫的合一,既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冯从吾工夫论的主要内容。
一、体用论下的本体与工夫
晚明的王学由于注重对形上道德本体的揭示,常常以当下即是、不假安排来指点人心而脱略具体的工夫实践故无论是当时的东林学派和冯从吾,还是清初的理学家,都主要是从对工夫的强调来救正王学之弊,如李二曲说,王阳明以致良知令人当下有得,然而,“及其久也,易至于谈本体而略工夫,于是东林顾、高诸公,及关中冯少墟出而救之以敬修止善”;王心敬(丰川,1656-1738)亦说冯从吾“恪守伊川、晦庵矩”。但这并不意味着冯从吾只重道德修养工夫而不谈本体,或以程朱学来反对阳明学。实际上,在冯从吾看来,本体与工夫不是对立二分的,而是合而为一、相涵相摄的,他甚至认为当时天下学术之所以多歧、议论不一,就在于学者对本体与工夫的关系认识不清,他说:“近世学术多歧,议论不一,起于本体、功夫辨之不甚清楚。……若论功夫不合本体,则泛然用功必失之支离缠绕;论本体而不用功夫,则悬空谈体必失之捷径猖狂,其于圣学终隔燕、越矣。”并指出:“学者往往舍功夫而专谈赤子之心,则失之玄虚;舍赤子之心而专谈功夫,则失之支离,心学几为晦蚀。”
这里所谓的“心学”,并不是专指陆王之学,而是就整个儒学本身而言。在冯从吾看来,儒学的本质即是心性之学,圣贤相传的学问也是以心性为主,所谓:“自古圣贤学问,总只在心上用功,不然即终日孳孳,总属枝叶。”圣贤之学总在心性,而心性得不得力,又全在日用行事见得。”因此,离开心性而用工夫或离开工夫而谈心性,都与真正的圣学如隔燕越,不是流于泛然用功而失之支离缠绕,就是陷于悬空谈体而失之玄虚猖狂,从而造成本体与工夫的断裂和“心学晦蚀”的局面。冯从吾认为,要改变这一思想现状,就必须重新认识本体与工夫的关系,将二者统一起来,他说:“圣人说出本体,正见得功夫原非义外耳。”“识得本体,然后可做功夫;做得功夫,然后可复本体,此圣学所以为妙。”本体中“正见得功夫”,即说明本体与工夫并非判然二分、相互对立,而是属于同质同层的一体架构。“识得本体”与“做得功夫”则指出本体与工夫在个体成德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体并进的。
既然如此,如何统一本体与工夫,使二者具有同一性,便成为冯从吾首先要处理的问题,他说:“圣贤论学,虽有自用言者,而要之以体为主,得其体则其用自然得力。但不言用,则其体又不可见。其谆谆言用者,欲人由用以识体耳。既由用以见其体,又何用之非体。”冯从吾认为,学问是以本体为主,“得其体则其用自然得力”。然而,本体无形可见,并非一具体事物,故必须“由用以识体”。既然是由用见体,那么此时的用也即是本体的呈现。这样,本体与工夫就通过理学传统的体用不二方法被重新统―起来,构成以本体为主,以工夫为用的体用论结构。而在体用的诠释下,本体与工夫不再被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亦即工夫的意义并非只是本体的效验,或为了达到对天理和良知本心的认识;而本体亦非只是作为工夫的终点而存在。相反,本体的呈现与工夫的实践是同时进行的,两者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合一并获得一致性。因此在冯从吾那里,本体并非静态的超越之理,而是自身即具有活动义,道德实践的过程即是本体不断彰显和具体落实的过程。
二、静中体验未发气象
在冯从吾看来,“未发之中”乃是一切学问和工夫的根本,他说:“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此千古圣学之源,学者须在此处得力,然后能发皆中节。”又说:“学问之道,全要在本原处透彻、未发处得力。本原处一透,未发处得力,则发皆中节,取之左右自逢其原,诸凡事为自是停当。不然,纵事事点检,终有不凑泊处。”㈣这里的“本原”、“未发之中”即是指道德形上本体,亦即“天命之性”,它是一切道德实践活动的必然性根据,故冯从吾称之为“千古圣学之源”,指出工夫即在于把握这一本体:“未发是已发之源,已发是未发之流;未发是已发之根本,已发是未发之枝叶。本体虽是一贯,然源自是流之源,流自是源之流;根本自是枝叶之根本,枝叶自是根本之枝叶,脉络尤自分明。”“未发”是源、是根本,“已发”是流、是枝叶,这说明冯从吾所讲的“未发”与“已发”并不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属于本体论上的体用关系,所以既不能将“未发”与“已发”判然分为二,也不能混而为一,否则不是陷入支离就是流于虚无。
那么如何体认和把握“未发”之体,具体的工夫又是怎样的?冯从吾说:“夫喜怒哀乐中节固也,若必待已发而后求中节;子臣弟友尽道固也,若必待既感而后求尽道,则晚矣。故必当一念方动之时而慎之,而后能中节尽道也,此慎独之说也,故日‘其要只在谨独’。虽然又必待念起而后慎之,则亦晚矣。故必当一念未起之时而慎之,而后能中节尽道也,此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说也,故曰‘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一念未起,则涵养此心;一念方动,则点检此心,于此惟精,于此惟一,庶乎有不发,发皆中节;有不感,感皆尽道矣!”在这里,冯从吾以意念发动与否为根据,将工夫分为“一念未起”时的戒慎恐惧和“一念方动”时的慎独。前者是涵养此心,后者则是点检此心。冯从吾的这一工夫次第当是取法于朱子,朱子即认为:“‘戒慎’一节,当分为两事,‘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如言‘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是防之于未然,以全其体;‘慎独’,是察之于将然,以审其几。”不过,相对于意念发
动时的慎独来说,冯从吾更为重视未发时的涵养,他认为道南一脉的“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气象”实得伊、洛真传。但冯从吾又指出,“静中体验未发”并不是“求之虚无寂灭之域,只凡事在平常无事时,预先将性命道理讲究体认,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只在性体上做功夫,使心常惺惺,念常,时时讨得湛然虚明气象,便是未发用力处,亦便是未发得力处”。
可见,冯从吾所谓的涵养未发之中,主要是使心常惺惺,念常,亦即时时保持此心的湛然虚明,使之完全凝聚于理,这便是喜怒哀乐未发气象,亦即是未发之工夫。而与体验未发相联系的还有静坐,对此,冯从吾亦有较为深刻的体验,他说:“余性素喜静坐,坐久静极,不惟妄念不起,抑且真念未萌,心体惟觉湛然,当下更无纷扰,心甚乐之。”又说:“自每旬会讲外,日惟闭关静坐,每静极则此心湛然,如皓月当空,了无一物,似乎少有所窥。”从这里可以看出,冯从吾所描述的静坐体验与王学对良知心体的体悟如出一辙。虽然他的这一工夫理论主要来自洛学,但其涵义却与程朱有所不同。冯从吾讲的未发工夫是指对道德本体的体认,是一种立体或见体的工夫,而伊川、朱子虽然也重视参中和与静坐,然其意义只在于保持身心的凝聚、收敛和主一,使心处于清明、湛一的状态,而不是体证本体。所以对程朱来说,还必须有格物穷理的工夫,因为只有“理”才是真正的道德实践根据,在心上做工夫也只是要去认识理,故朱子要求“涵养用敬”和“格物穷理”两种工夫平行并进。冯从吾与程朱在未发工夫上的这种差别,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心”的理解不同。朱子所体认的心,是一经验之心,而非超越的良知本心。而冯从吾通过未发涵养所体认的却是作为天下大本的中体,亦即良知、本心、性体,所以他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直指天命之性而言也。”“吾儒未发指的是理之根。”
三、慎独与诚意
对冯从吾来说,静坐与静中体验未发虽是根本的工夫,但这并不意味本体只属于静,而排斥动的工夫,他说:“道体原是圆满,不分动静,静时乃道之根本,方动时乃道之机括,动时乃道之发用。学者必静时根本处得力,方动机括处点检,动时发用处停当,一切合道,然后谓之不离。然必在静时根本处预先得力,方动机括处再一点检,然后动时发用处才得停当。故特举不睹不闻与独处言之,此先天之学,而后天自不待言。”在这里,冯从吾即指出,静中的涵养工夫是直接在性,体上做工夫,以本体的证立为目标,故具有根本性但这并不等于说“道体专属之静,而功夫专在于寂”,动处感处可以任意而不必点检。道体本身是圆满、不分动静的。因此若要保证本体的贯彻落实,使本体在由未发到发用这个过程中能够全然朗现,除了要在“静时根本处得力”之外,还必须有感时的工夫,亦即于“方动机括处点检”,做慎独之工夫,“然后动时发用处才得停当”,行为一切合道。显然,对冯从吾来说本体与工夫是合一的,本体不分动静,工夫亦不分动静,道德实践的过程即是本体逐步开显和具体落实的过程。因此,较之于晚明王学情识而肆、玄虚而荡来说,冯从吾注重的是道德工夫的实践。不过,就工夫的具体形式来说,冯从吾比较偏重在未发之中和意念发动处做工夫,这显然是对洛学与心学工夫的吸收,而明显与朱子的格物穷理不同。
冯从吾又论诚意工夫,他说:“意者或外有所感而自家方动此意,或外无所感而自家忽动此意,以其只有此意而情尚未发于外也,故曰心之动于中。意正在情将发未发之间,最是圣学紧关处,不容草草。”冯从吾指出,“意”是指已经发动但还未形诸外,即“只有此意而情尚未发于外”。也正因为“意”是在“情将发未发之间”,还没有表现为具体的情感、行为,所以要在此时做“诚意”的工夫,“但当于起念之时,看是善念就要着实扩充,看是恶念就要着实克治”,不能任其所发而不点检,否则必然流于恶,故“诚意”为“圣学紧关处,不容草草”。
在强调“诚意”的基础上,冯从吾对“无意”说表示了反对,他说:“无意二字说得本体,说不得工夫;说得成功,说不得用功。……若用功须是诚意。盖人性皆善,善念人人都是有的,然必诚之又诚,以至于至诚之能化,则无意矣。诚意到浑化无意处,才是诚,才谓之成功,才合得本体。若不用诚意功夫,而执定无意为宗,则功夫无实落下手处,何时得到圣人无意地位,不过空谈本体以自宽心耳。”“无意”或“不起意”是陆九渊(象山,1139-1192)门人杨简(慈湖,1141-1226)的学问宗旨,强调的是无私意和由此而产生的对形上道德本体的体验,追求的是一种心体湛然虚明、无思无为而万物毕照的境界。但后来学者则把“无意”看做是去除一切意念。对此,冯从吾指出,“无意”二字指的是本体和工夫之境界,而不是在说工夫本身,让人根除意念,况且,“人心原是活的,有无念之时,亦有有念之时,有起恶念之时,亦有起善念之时,岂有一概无意之理”。因此,若执定“无意”为宗,以为一切念虑,不仅是恶念亦连善念也都不要有,那么工夫就无从下手落实。而在冯从吾看来,要达到“无意”的境界,必须先从“诚意”开始,诚之又诚,如此才能达到“无意”。缺少诚意工夫而谈“无意”,其实就是在空谈本体。
当然,仅靠后天随意念而有的慎独、诚意工夫还不够,冯从吾指出,还必须在意念未起之前自觉地去做“诚”的工夫,因为人性虽善,却“牿之反覆”,故在日用事为之际,人常常会被情感欲望所支配,而不能使道德本体如实的呈现出来,所以“一日之间,善念少而恶念多,久之纯是恶念,并此善念之少者亦无矣,又将何以诚之哉”。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冯从吾认为,既要“诚此念于既始有念之后”,还要“诚此念于未始有念之先”。也就是说,“诚”的工夫必须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是于意念未起之前建立“诚”体,二是于意念发动之时,是善念就要着实扩充,是恶念就要着实克治。前者即是静中体验未发、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立体工夫,后者则是慎独、诚意的点检工夫。就两者比较而言,自是未发立体之工夫更具优位性,因为意念活动是否合于道德性乃是在本体的规范下实现的,所以冯从吾以涵养未发之中为诚意的源头学问,他说:“古人惟诚此念于未始有念之先,所以一日之间善念多而恶念少,久之纯是善念,并此恶念之少者亦无矣,其于诚意也,岂不尤易哉?此子思子有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说也。养未发之中,正是诚意的源头学问。”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山西省怀仁一中 038300
新课程背景下,不少高中语文教师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的"亮点":或多媒体肆意渲染,或滥用表演、放羊式,或整堂课空泛地搞"人文精神"的探究与拓展……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吸引学生的"看点"上,致使课堂喧闹而浮躁,严重缺乏对课文到位的深读。于是乎深读课文的宁静荡然无存,学生远离课文、架空内容、天马行空地发表所谓独立见解,课堂教读的"语文味"越冲越淡,甚至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为此,笔者认为,教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能够引领学生心灵宁静地读到课文深处,走进课文的生活和作者的心灵。比如,祥林嫂为什么死命挣扎地不肯嫁给贺老六?她死了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再回到鲁镇后,为什么人们仍叫她祥林嫂?祥林嫂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倾其所有捐门槛?这些问题,仅靠走马观花似的读读课文是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的。只有心灵宁静地深读进去,并走进鲁镇人的封建习俗和主人公的灵魂世界,走进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走进今天仍旧存在的男尊女卑的封建陋习,学生才有可能较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曾国藩给儿子的家书中曾讲:"涵咏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咏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这也是在强调读书必须要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当然,这样讲并不等于说深读就一定非得默读,就非得保持课堂的宁静。这里,笔者只想强调,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一定要心灵宁静,一定得用生命和心灵深读进去,使心灵上有所震动甚至震撼。唯如此,方可深知其意、得其趣、悟其旨。
1.宁静地体验
读的同时要善于用头脑去思辨,用心灵去感受和感悟等。殊不知,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体验。学生之所以会有所思辨、感受和感悟,其根本性前提就是用心深读和体验。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讲,就阅读课文而言,没有深入、用心的体验,就不可能有什么高质量的思辨、感受和感悟等。高中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体验一般有两种,即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所谓生活体验,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充分调动个人的经历、阅历、思想和认识等,进而把这种生活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借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感受、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某种程度上讲,阅读其实就是读自己,就是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者说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因此,我们还可以这么讲,生活经验越丰富,阅读的感受、理解和认识也就越丰富而深刻。由此可见,在课堂教读中,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走进课文生活和作者生活,用生命和心灵与课文和作者深度对话,并在这样的对话中深度体验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等。毋庸多言,这种用生命和心灵与课文和作者深度对接、高度相融的体验,显然是必须要以学生心灵的宁静为前提的。所谓情感体验,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充分体验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这种情感体验既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情感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也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最佳形式。如让学生用心、深入、反复地阅读(或诵读)杜甫的《春望》,他们就会被诗中所描写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悲惨情景深深感染,也会对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过,笔者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必须通过宁静的心灵来进行并最终完成。
2.宁静地品味
美文的语言是需要心灵宁静地进行品味的,不如此就难以"嚼"出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一般而言,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2.1 心灵宁静地在语境中品味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语言的运用都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关键要看字词或语句是否最适合当下的语言环境。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文字敏感力,一定要能够从课文的一字一词出发,教学生把关键字词或语句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课文的语言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使他们洞幽烛隐,见微知著,把握精髓,深刻领会词语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如"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两句诗中的"语"字,实际上远没有"音"或"声"字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但作者白居易却偏偏不用。这不是因为作者不知道"音"或"声"用起来更符合琵琶的自然属性,而是听了琵琶女的自诉后,作者那颗心与琵琶女贴得更近了,更能听懂琵琶女的心音了(指琵琶声)。为此,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读进去,真正走进诗的语境,深入作者和琵琶女的内心世界,进而悉心地品味出这个"语"字的妙处。
2.2 心灵宁静地在比较中品味
不同的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其语言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其表达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就是要善于利用变式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去揣摩、品味,以达到品深嚼透的阅读效果。比如,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几句,若改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的小姑娘"一句,从信息角度看,应该是无差异的,但若从句式的表达效果来看,则有天壤之别。课文中的原句,将长句截成短句,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了,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喜悦、热爱、奔放的情感是很吻合的;如果写成一个长句,尽管语意上没有什么差异,但那种热烈、奔放劲儿则荡然无存了。目前的语文课堂已很少能见得到这种心灵宁静、深入到位的变式比较的品味了,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变味儿"的一种表现。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果教师总是认为这样的语言"一看就懂",不肯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心灵宁静、恰到好处地进行这种变式比较的品味,而总是领着学生浮于表面,轻松热闹地读读、看看,那么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看似寻常的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静坐的种类很多。如禅、瑜伽等,而禅、瑜伽又分多种派别。不论是哪一种静坐,都是运用集中注意力或是流畅注意力的方法。流畅注意力是指允许外来的或内在的多种心理刺激,进入你的意识状态,而你只要像一张吸墨纸吸收倒在上面的所有墨汁。并让这些刺激能自由进出,你不去评断,也不正面处理它。集中注意力是你只注意其中一个刺激(通常是指一个单调而重复不变的刺激),例如你要在心中一直复诵着一个字或一个句子,或注视着墙上的某一个定点。
早期的瑜伽行者和禅师们,就曾研究并发现静坐的生理效应。而这些研究的发现,也在现代学者的研究下,得到印证。已有的研究指出静坐会使得呼吸次数减少(每分钟减少4~6次),皮肤带电反应减少70%,心跳次数减慢(每分钟减少约24次),增加脑波中的d波,并降低肌肉紧张的程度。
研究已证实,有5年以上以及有4个月以上静坐经验的人,比那些只学习1周其他放松技巧的人,有更明显的心跳减慢现象。当他们在受到刺激时,虽然同样会改变心跳,但却比没有静坐经验的人,更容易恢复正常心跳。
皮肤带电反应与压力有关,静坐者的皮肤带电反应较少,表示所体验到的压力就较小。因此,有长期静坐经验的人,比一般人具有更稳定的自主神经系统,也更能应付压力的环境。
另外,瓦莱斯的静坐研究指出,除了上述几种生理现象之外,静坐还会减低氧气的消耗量,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减少血液中乳酸盐的成分(与降低焦虑有关),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此外,还会促进周边血液的循环(如手、足的血液流通)。
静坐除了可以减低焦虑之外,也会增加自己的内控程度,促进自我实现,改进睡眠状况,而且在面对压力时,有更多的正向感受。因此可以减少头痛、抽烟、药物的使用以及害怕和恐惧的程度。所以静坐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压力,并带来更多的正向经验。
当你知道静坐有那么多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好处时,你一定会心动,难怪有人愿意花昂贵的学费来学习静坐了。
每天最好静坐2次,每次20分钟,最好是在起床后以及晚餐前各做1次。
流体静力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摘 要】热闹的课堂并不是真正的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静静的思考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它内涵丰富多彩,足以让每一个孩子收获甚丰。
关键词 教学流程;活跃的思维;动静结合
个人认为课堂投入了孩子才能真正走近数学、喜爱数学,才能让数学外延到老师所不能看到的课外,让孩子学到课堂所学不到的数学知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对数学的喜爱是无限的。
在每节课我都会有2-3分钟评价孩子的课堂表现,把上课表现好的孩子的名字记下来,然后发飞信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课后还能得到一枚五角星。孩子上课非常的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常常会有孩子课后跑来给我做脑筋急转弯,会有孩子跑来告诉我妈妈给她买了她最喜欢的小白兔,更有家长发飞信告诉我女儿的理想已经从做的一个画家变成了当一名数学老师。这无疑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鼓励。但是考试的成绩却不如人意。从中我进行了反思:热闹的课堂并不是真正的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静静的思考更是一种激烈的思维过程,它内涵丰富多彩,足以让每一个孩子收获甚丰。
一、教学流程张弛结合,在静静的思考中体会数学美
过于活跃的气氛,学生常常关注的更多是表面形式,容易产生浮躁自负、注重外在表现的心理,不能从内心体会数学美,更不可能对数学产生真正的兴趣。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能力,体验数学的美。在流程安排上,就要注意适时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既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张扬学生的数学个性,也要给予学生静静的学习和思考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学习与思考中不断完善数学思维品质,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每次不妨安排几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作业,边做作业边静静地思考,自行解决数学问题,这时不要给予学生太多的关注,相信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任务,只给一些确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提示与帮助,使课堂真正拥有一方“静土”。当组织了激烈而紧张的辩论后,不妨安排几分钟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和疏理收获的成果,或拿起笔以书面的方式概括结论,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在合作讨论时,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参与小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地倾听中学会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善于从相互的交流与倾听中开拓自己的视野。
二、问题引领,在静静的思考中顿悟数学问题
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进入分析情境。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和疑问时,教师要善于“卖关子”,而让学生先行深入思考,即要有意识帮助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课堂中的沉默,恰如书法艺术中的布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在静静的思索中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领悟能力。
有时候,当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时,当学生沉湎于“小手直举,小口直开”的状态时,不妨给他们浇浇泠水,让他们静下心来再细细地思考:我考虑的数学问题已经全面了吗?我是不是已经考虑了足够多的因素?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热闹的场景,往往会造成学生过于浮燥的心态,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而学会冷静的思维,才是数学教育成功的真谛。
三、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在静静的思考中探索数学问题
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总是能够见到讲课教师在一节课结尾时,用课件出示一些相应的练习题,指名叫学生口答,可是这样的应用效果又有多大呢?这值得我们教师去深深的思考。其实,每次我们不妨安排几分钟,让学生们独立完成数学练习题,让他们边做边静静地思考,自行解决数学问题,这时不要给予学生们太多的关注,相信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这项任务,只给一些确有困难的学生些许个别提示与帮助,使小学数学课堂真正能够拥有一方“静土”,积极营造出学生们需要的安静的思考空间。当学生们做完数学练习题后,引导他们积极相互交流答案及做法,再次让学生们动起来。由于有了思考的时间,学生们发言一定会十分积极,解题方法也会出现多样化,从而增强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热闹的课堂不一定都是真正活跃的课堂,静静的课堂中也有着积极活跃的思维!我们只有将静和动有机统一结合起来,才能共同创造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和谐的共振,达到心随我“动”,“静”彩无限的良好教学效果,让整个小学数学课堂充满魅力,变得更加完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成绩。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督查心得体会
下一篇:流体力学心得体会{整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