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10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7分钟。
服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产训融合 同基分向 创建 实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46-03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国家改革示范学校建设中的重点建设专业,一直致力于为广西区内、区外服装行业、企业培养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生产工艺、服装销售方面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东桑西移的政策及广西的区位优势和服装发展规划,为加快广西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服装企业行业急需一批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服装专业技术人才,这为中职学校服装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了更多地获取本地行业、企业对中职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开展多方向、多渠道的专项调研,准确定位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广西地区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分析
通过对广西地区服装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各层级用人情况及数量需求,参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岗位职责,结合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本专业近17年的办学经验,现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面向广西区内外大中型服装企业培养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服装营销四个方向的技能型人才。
(一)服装设计方向
由于广西全区上规模、上档次的服装企业屈指可数,自主品牌、贴牌生产的服装企业更是没有,加上本地企业服装设计类岗位非常有限,要有一定的学历门槛,鼓励在设计方面有兴趣和有潜力的中职生升入高职、本科院校继续读书提高学历,为三年后作设计助理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服装制版方向
广西本地区服装企业以中小型制服生产企业和外贸加工企业数量居多,对版师需求量也不多,但对版型技术要求较高,这类企业往往花重金聘请有一定资历和经验的行家来担任版师,这方面的人才又是非常紧缺,所以培养的制版人才主要定位在制服版型设计这一块,要求能胜任从样衣量体―号型归类―纸样制作―推挡放码一系列技术工作。
(三)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方向
通过对近几年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跟踪调查,结合广西本地区服装行业企业对工艺与生产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及趋势,把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样衣工、工艺员、质检员三类。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利用电脑绘图软件编制各种生产工艺文件,能独立完成样衣制作,能独立完成成衣的检验等。
(四)服装营销方向
通过分析广西服装营销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营销专业的办学经验,把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服装导购员、服装陈列助理、服装网络销售员;能胜任服装导购员、服装陈列助理、专卖店店助等岗位。
(五)民族特色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众多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特色鲜明的民风民俗和艺术审美情趣,其蕴涵的无限商机给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广西本地的民族服装、服饰行业、该行业目前急需一批具有一定民俗文化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一线初级到中级的设计与制作人员、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来填补市场的空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思路
通过前期的广西本地区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分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学校共同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培养目标―分析岗位能力―岗位方向分类―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修正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创建“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各方向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采取“分类合作”策略:选择广西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特色企业参与设计方向产训融合教学;选择广西实力强、规模大的制服生产企业参与工艺、制版方向的产训融合教学,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和真实产品,全程参与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选择广西乃至全国知名度较高的运动休闲品牌连锁服装企业参与服装营销方向的产训融合教学。如图1为“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图。
图1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图
三、“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践
“产训融合,同基分向”的内涵是:将校内专业技能实训与企业生产任务融合,学生专业作品与企业生产产品合一;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意愿和基础能力,进行专业分方向培养。
(一)第一学年:培养专业核心技能
同基培养:学习扎实的专业基础技能和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
产训融合:服装工作室专业基础实训作品。
依托校企共建的“服装工作室”进行基础技能实训,学生在专业基础实训中生产出民族绣品、民族饰品、家居用品等简单的作品,通过服装工作室中的营销实训店进行展示和销售,在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中掌握专业核心技能。
(二)第二学年:培养专业方向技能
分向培养:学生根据职业兴趣和能力基础,选择岗位方向,进行分班培养。
产训融合:实训基地专业生产实训产品。
各方向的生产实训与广西金壮锦文化有限公司、广西丝绸集团高华制衣有限公司、南宁圣祺纺织品有限公司、南宁乔威制衣厂、南宁聚冠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企业派驻技术人员到服装生产型实训基地与专业教师共同进行企业真实产品的生产实训,真正达到生产和实训的融合,使学生“作品产品化”,在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中掌握专业方向能。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各方向产训任务是毕业设计,与广西金壮锦文化有限公司合作,民族服装服饰产品的设计制版制作陈列与销售,四个任务整合为一,将产训融合的产品推向市场。
(三)第三学年
岗位培养:根据岗位方向选择相应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最终达到分方向培养的职业发展目标。
产训融合:企业专业顶岗实训成品。
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成品生产的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专业的综合技能。
四、“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阶段性成效
(一)创新环节
1.构建了“岗位、特色、竞赛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训融合,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区域民族特色,渗入国家技能竞赛赛事内容,将三者相相互衔接、相互融通。
2.构建了“任务引领,产品导学”教学模式,以任务产品为载体,专业教师参照企业项目要求,制定教学任务工作页,下达教学任务;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实施,参与技术指导和结果评价。
3.改革了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竞赛、作业、参加各种职业活动的能力、成绩和证书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考、评、鉴、赛、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正是这些紧密相连的创新环节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实现了实践导向的教学结构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机统一,为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成效
1.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近两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98%以上。通过学校每年举办的校园服饰文化节、师生技能作品展等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企业的认可。
2.参加省内外服装技能大赛成绩优秀。近两年,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共获各类省级以上奖项达20人次。2013年获得全区服装技能大赛中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同年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民族技艺比赛,作品《民族进化论》获得荣获二等奖;2014年获得南宁服装技能大赛中1个一等奖,2014年获得全区服装技能大赛中2个二等奖,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大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制作项目一等奖,成为广西首个获得一等奖的中职学校。
3.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得到提高。2012级、2013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对口率、岗位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就业质量上比两年前得以明显提提升,90%的毕业都能在省内外大型知名的服装企业从事对口的技术工作;在职业发展能力方面,许多毕业生经过锻炼,迅速成为企业一线骨干、中层管理者,有的走上创业之路,在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如2011级毕业生李某现担任中山湛海时装有限公司的板房主管,他每天细心接待处理各种不同技术工作,公司的产品销往香港、日本等地,公司年产量过12万件,每月制出20个时装新版。
(三)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按照企业流水线生产模式,并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需要,合理设计实训室的环境、设备工位、(下转第60页)(上接第47页)操作规程、人员配置等,提升实训室的软环境建设水平。校内实训室有:服装制版实训室、服装特种设备实训室、服装展示实训室、服装电脑设计实训室、数字化仿真实训室、服装绣织纺,每个实训室引进工艺一体化同步摄放实训教学系统。
(四)社会影响方面
1.企业对学院毕业生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广西纺织工业学校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的认可度和评价越来越高,满意率达97%以上。连续两年,报读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数大幅度增加,招生规模从2011年的4个班增至2014年的8个班。
2.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影响日趋扩大。“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新闻网、广西八桂职教网、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多家媒体对学校的技能培养特色作过深入报道。2014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广西民族织锦及服饰表演”活动中展示。学生身着自己设计制作的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以T台走秀的形式,配以民族元素创意文化产品展示,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民族服饰盛宴”。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高度称赞这场民族服饰秀是一场展现了民族与现代相融合、传承与发展相对接的民族文化盛宴,彰显广西民族文化魅力的民族服饰技艺。
综上,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产训融合,同基分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需要,使培养目标能向设计岗位中的设计助理,制版岗位的制版师、制版员,工艺岗位的质检员、工艺流程编排员,营销岗位的店长、店长助理等职位发展,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
服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实践
一、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思路
1.产业基础。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国家重点振兴行业,数控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也迅速提高,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控机床市场。数控行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迅速增加,对人才水平的要求也迅速提高,行业高水平与综合型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职业院校数控维修专业领域职业教育水平,推进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满足装备制造业的人才需求,教育部与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合作,选择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院校,设立“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支持合作院校培养综合技能型数控装调维修应用人才,促进院校职业教育与企业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需求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
2.行业背景。本次教育部与北京发那科合作,计划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定列入国家建设项目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职业院校,合作设立30个“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北京发那科将捐赠价值总计1815万元的设备等用于支持合作项目,协助合作院校建立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与合作院校联合开发FANUC数控技术应用教材和培训资料;免费为合作院校培养师资,为合作院校的数控类专业建设提供支持;与合作院校联合开展面向数控系统应用技术的数控专业学生培养、师资培训、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服务等业务,为学校所在地区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服务,同时服务当地FANUC用户。北京发那科在专业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
在教育部支持下,双方将以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为合作平台,进一步开展各类形式的校企合作,共同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和人才培养新机制,为我国数控专业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二、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方案
1.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定位主要是面向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维修维护应用技术,开展机电大类专业学生培养、师资培训,以及面向企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一体化的综合学科平台。其中,教学包括课程建设、学生培养;师资培训是培养本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对相关职业院校教师的数控专业培训;企业培训包括承担当地机床厂,机床用户的培训;企业服务包括机床电气设计、维修维护等服务。
中心设备配备包含CNC电气安装调试实验台以及数控机床综合调试模块,可以满足以下几项教学及培训功能。①以FANUC数控系统为核心的机床电气安装及调试。其中包含:CNC系统硬件连接;机床PMC控制电气连接;CNC系统参数设定与调整;PMC编程;CNC操作与编程。②以机床机械光机为核心的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与调整。其中包含: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认识;机械元件的结构;机床机械的安装及基本的精度测量方法和调整方法。③数控机床的电气,机械综合连接及调整;数控机床基本运行调整及优化;数控机床基本精度测量及调整。④数控机床零件加工操作及编程。⑤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设置、分析及解决,通过实验设备,设置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培养学生对于机床故障的分析思维方法,使其能够具备基本的故障分析及解决能力。
2.硬件配置的电气方面配备当前国内广泛使用的FANUC?摇0I-D系列CNC,包含:0I-MD,0I-MATE?摇MD,0I-TD,0I-MATE?摇TD四种产品,共配置20套左右。将FANUC系统做成相应的实验台,以满足电气安装及调试教学与实训。机械配置方面选择小型车床、铣床或加工中心的机械光机,去掉防护等配件,保留各轴核心的传动机构及工作台,使机械结构便于拆装和调整。将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械上,便于与电气实验台连接,以实现综合调整。故障设置模块是通过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辅助模块的配合,设置数控机床工作现场中常见的故障,用于机床维修方面的培训。数控机床综合调试模块是以企业常用的车床或加工中心为对象,并对其结构进行适当改造,使其便于教学和培训,但保留真实的机床结构,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以及工厂中数控机床的综合调试及维修维护方法。
三、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
1.实验室建设: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于2011年12月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本中心得到了FANUC公司大力支持援助,旨在加强校企合作,推广应用可靠性高、性能好的FANUC数控系统,提高学校教学设备档次,提高教学水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该中心目前拥有系列化FANUC数控系统培训设备。其中:FANUC?摇0i-MD数控系统电气实验培训装置2套,FANUC 0i-TD数控系统电气实验培训装置1套,FANUC 0i Mate-TD数控系统电气实验培训装置12套,FANUC 0i Mate-MD数控系统电气实验培训装置4套,以及与之配套的教学考核系统18套,机械十字滑台8套,半实物数控车床4台,半实物数控铣床4台和伺服调整装置5台等。中心设有多媒体专用培训教室,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员学习需要。
中心可以进行的实验实训项目有:FANUC数控系统系列产品综合介绍、数控系统机床操作、数控系统加工编程、数控系统硬件连接设计、参数设置调试、PMC编程开发、常见故障维修分析等。中心可以培训的对象是:数控维修、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模具加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从事机床编程操作加工、数控系统电气设计与维护、数控机床生产、电气改造等企业技术人员以及在大专院校、技校、高职等学校从事数控技术教学的人员。中心可以承接的对外技术服务有:FANUC数控系统技术咨询;数控机床电气设计、PMC编程开发、电气调试:零件加工编程;机床改造、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等。
2.教学研究:主要是分析和研究当前高职机电一体化类专业数控系统装调与维修教学的方法,提出关于提高学生数控系统装调与维修技能的建议以及专业技能提高的具体意见,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结论和观点;提出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类专业数控系统装调与维修技能提高及实验实训建设的基本思路,明确高职机电一体化类数控系统装调与维修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数控系统装调与维修教学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3.师资培训:在进行学生教学的同时,中心需要承担对院内外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我们的培训得到了各院校同行的认可与好评;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也得到了认可,社会反响良好。
4.教材建设:研究建立高职机电类专业的FANUC数控系统装调维修教学体系,形成一整套电子教材、课程电子教案、指导性的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配备了实训指导书,为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四、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的体会
1.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人才培养新机制。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是北京机床研究所与日本FANUC公司在中国合资的子公司,是世界主流的数控系统制造商,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承担FANUC CN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业务。长期致力于帮助中国用户选好用好FANUC系统。通过“应用中心”的建立,我院相关专业的教师将获得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的技术培训与技术支持,形成一个专业团队,共同开发教材和培训资料,共同带领学生为企业服务,形成一个“企业带着学校走”的新模式,进而达到“教师带着学生服务企业”的目的。
2.紧跟数控领域新技术,使学生不断掌握新技能。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的产品更新换代时,公司将尽快地对“应用中心”团队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技术,并进而带领学生掌握这些新技能,以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加强横向联系,学习先进经验。“FANUC应用中心”建设团队中的学校大多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而且大多是国家示范院校。他们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在“应用中心”这个团队中,通过教材建设、年会交流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加强与这些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院机电大类的人才培养质量。
五、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后的应用
1.中心建成后,我院与多家企业合办了全国性的“中职教师数控装调维修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续培训仍在进行中。
2.完成了我院承办的国家级培训项目——高职教师“数控设备装调维修专业”为期一年的教学培训工作。
3.在应用中心的平台上,主持了教育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子项目——《数控设备改造》课程的建设工作。
4.完成了我院2010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维修专业300余名学生的“数控设备装调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
5.完成了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选拔赛“数控设备装调维修”项目的学生训练工作,学生在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是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是一个提高技能的平台,我们要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学生,服务于企业生产,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祝战科.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建设方案[R].2011.
服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子装备; 售后服务管理; 客户满意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0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70- 02
1 售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电子装备的实际装配数量在快速大幅增加,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销售的竞争逐步转向售后服务市场的竞争。作为售后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客户的满意度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电子装备生产企业的重视。客户满意度作为评价客户满意程度的量化统计指标,描述了客户对产品的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异,可以测量客户满意的程度。当客户的期望值小于实际感受值时,顾客的满意度就高;反之,当期望值大于实际感受值时,满意度就低。客户满意度管理是以客户感受为关注焦点,借助客户满意度的测量分析与评价工具,不断地进行售后服务管理方面的改进与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是增强电子装备生产企业竞争实力的一种服务管理模式,是电子装备生产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壮大的一大法宝。
2 电子装备售后服务的特点
电子装备售后服务有其自身的特点:
(1) 电子装备数量多,种类繁多,需要技术服务人员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很强的故障判断能力;
(2) 电子装备具有知识密集性和技术专门化的特性,因此需要技术服务人员具有较深的专业技术水平;
(3) 电子装备具有地域的分散性,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4) 服务具有现场的固定性,即有些电子设备必须在设备安装地点完成维修诊断服务;
(5) 由于故障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售后服务又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大部分需要在一两天内迅速解决,紧急的需要在几小时内快速解决问题;
(6) 服务现场工作环境复杂,其他相关联厂家众多,需要技术服务人员个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与人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做好售后服务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具体措施
3.1 在企业内部深入贯彻售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
售后服务工作要做到位,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深入贯彻企业的服务理念,让企业员工在这种理念下为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保障客户的产品价值。服务理念应贯穿售后服务技术维修的整个过程,技术服务人员应该秉承“一切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接待热情贴心、故障定位准确、维修迅速快捷、质量保障放心、费用规范合理,使每个服务细节都贯穿到整个技术服务流程中,让客户省心省力省时。例如丰田汽车某经销商推出的“100 - 1 = 0”的服务理念,要求企业员工彻底从心底做出良好的服务,如果有一项没有做好,而让客户不满意,那么前面的工作全部等于白做了。
3.2 建立标准化的售后服务工作流程
标准化的售后服务工作流程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基本保证。要想服务做得更加到位更加规范,就需要编制标准化的售后服务工作流程,包括售后服务热线电话的接听,电子装备维修信息的记录,售后服务技术服务通知单和技术服务备忘录的签发,技术服务人员电话回访对故障的再次确认和故障定位,备用元器件器材的领用,外派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过程,维修后的故障件分析,维修后的电话回访,售后服务技术服务记录的收集汇总和分类管理统计分析等等各个环节。如今客户需要的不仅是服务质量,还需要有更高的服务效率,更规范清楚的服务流程。客户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上,更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绕来绕去纷繁复杂的程序上。另外,电子装备的技术服务过程也不可能全部百分之百地使客户满意,因此做好售后服务的跟踪回访也是必须的,电话跟踪回访可以及时了解技术服务人员在服务中的不足和客户的不满,消除客户心中的不满和抱怨,及时纠正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对于重要的和有重大影响的电子装备售后服务,应该制订相应的预案,一旦符合启动条件,应按照预案的要求快速调集相应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按既定程序进行技术服务和保障。
3.3 打造一支有高超技术能力的服务团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大量的高科技产品和高新技术在电子装备上的密集使用,使电子装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电子装备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单纯靠以前简单的维修经验是无法完全解决电子装备的技术问题的。因此,作为高科技电子装备的技术维修人员,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技术知识学习;另一方面,需要使用自动化检测设备、高端的电子仪器、专业化的维修工具等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能够对及时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提供极大的便利条件。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及时快速的故障定位,及时完善的问题解决方案,保障了技术服务工作的质量,加快了技术问题解决的速度,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现在企业的售后服务工作工种日益专业化,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专业间的工作分类更加地清晰和明确,专职的售后服务管理人员,各相关业务部门的不同工种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如总体、软件、硬件、电路、信号处理、结构、工艺、电装工、钳装工、检验人员等,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和良好合作是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的基础。打造一支有高超技术能力的服务团队是服务好客户的强有力的保障。
3.4 加强日常售后服务管理工作
企业的售后服务管理部门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是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期望。整洁有序的维修设备管理和安全规范的技术维修作业是实现这一期望的基础保障;良好使用状态的设备检测仪器是开展维修作业的基础前提,也是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设备与仪器要严格按照使用规范标准来维护、使用,采用定人、定仪器的设备仪器使用岗位责任制来加强管理。各种管理报表和文件的及时上报能够使日常售后服务得到有效跟踪、管理、控制、分析及改进,从而确保客户服务流程的有效进行和监督。
3.5 加强技术和业务培训
技术培训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进行外出维修的技术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是对最终客户即操作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对企业内部的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内容也分为两部分:① 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② 客户服务、工作流程、待人接物、人际交往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训。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和探索。现在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不积极学习,不认真探索,技术会落伍,人会被技术淘汰,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制订出详细的培训大纲,列出培训计划和安排,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方法及安全操作和保密要求等,按计划进行实施。
对最终客户即操作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最终客户对产品的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是保证电子装备良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最终客户、最终操作使用人员的技术能力对电子装备的使用、操作、简单维护保养以及初始的故障定位都有极大的好处。可以根据技术服务的年度计划及客户临时提出的培训需求组织技术培训。同样的,需要制订技术培训大纲和实施计划并上报装备主管部门审批。培训大纲和计划应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方法及安全操作和保密要求等,按计划进行实施。对需要提供培训教材和培训资料的还需要组织人员进行编写并进行审核批准等工作。对新交付客户的产品,在电子装备开始使用前就进行设备的初次使用培训。在后期的一些现场技术服务过程中还应该主动开展现场设备使用维护培训,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掌握装备的使用状态。售后服务管理部门还应建立起客户培训的档案,保持培训记录,根据培训的效果,评价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3.6 加强周转备件管理
周转备件供应是售后服务工作的主线,电子装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对备件的需求。快速、高效、及时、规范是售后服务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目标,为了能够实现这种目标,根据企业产品的交付情况、地域分布情况、环境条件、维修情况以及客户维修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出一批维修用周转备件的生产需求,为售后服务保障工作做好物资储备。备件的生产、检验、入库、保管、领用和故障备件维修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3.7 售后服务信息的收集分析
在一次售后服务彻底完成时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产品信息库和用户信息库,为掌握产品状态和组织用户回访提供信息支撑。还应该建立售后服务维修信息档案库,定期(一般按月,个别任务少的产品按季度)进行分类统计,将统计结果报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分析处理。对于多次发生或重复发生问题、现场收集到的问题以及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等信息及时传递,由相关部门组织设计师系统进行分析或设计更改,进行电子装备产品的设计升级改进等工作,由此提升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产品可靠性。
4 结 论
加强信息沟通,提高即时响应速度;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服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建立一支响应快、素质高、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售后服务维修保障人员队伍。积极响应,快速解决,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排忧解难,为客户解燃眉之急,成为客户的贴心人。做好电子装备售后服务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赢得客户,赢得市场,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售后服务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卓.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赵晓宛,等.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 张咏梅. 浅谈我国汽车售后服务管理[J]. 山东煤炭科技,2010(5).
[4] 王俊喜,马骊歌.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浅见[J]. 汽车工业研究,2010(12).
服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服装表演 形体教学 体形塑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尚产业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已新兴了很多学科,服装表演专业就是其中之一。服装表演专业的产生响应了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并为服装展示与服装设计输送了所需的新型综合性人才。培育的服装表演专业人才不仅具有了服装展示的能力和技巧,而且具备了服装设计制作的综合性知识,更能在服装行业甚至时尚产业从事服装营销、策划及形象设计等工作。所以说,现代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是极具综合性特征的一门学科,当然在本专业之中,最为根本的是具有服装的展示能力。服装的展示能力必然需要有良好的乐感和表现力,更需要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体态才能驾驭服装,将服装的美感发挥到极致,因而在高校的服装表演专业中,形体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
1.1形体训练课程的定义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主要是以人体运动学为基础的形体动作练习,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改变个体形体动作、身形不合理的原始状态,提高身体灵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姿态和节奏感,增强学生的可塑性和表现力的一门课程。整体课程体系采用多种形体训练方式进行,从体态、减脂塑形、呼吸法则到整体气质的提升与改变是课程主要围绕的训练方向,这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1.2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促使社会的变革,人类的审美观也在一次次艺术的革命中洗礼,不断地改变和提升,因此,服装表演艺术的需求变得更为犀利,对于表演者的要求随之更为严苛。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秉承着塑造有内涵有体态的综合型人才的理念培育着艺术的人才,形体课程也就成为最基本最基础的绝对必要的课程之一,从根本上训练处符合服装表演专业标准的人体衣架。这种具有良好身材和气质的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更能赋予服装新的生命,利用肢体的语言表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服装的灵魂。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除了响应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之外,更能提高学生身体机能和个人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观。
1.3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教学特点
高校中服装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课程有别于其他专业或社会上的形体训练的教学,相比而言,高校中的此课程格外严谨和系统化,在配合饮食、舞蹈课程等多方面的结合下训练课程更显成效。形体课程因其以肢体语言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教学手法主要采取的是示范性教学为主语言讲解为辅,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动作的形态和要求。例如训练中讲求站立的时候要“气成丹田”,语言的表达甚至肢体的动作示范都不一定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理解以完成正确的动作,很多学生在站立时对于呼吸位置和身体用力位置都不能很好地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此类学生的错误动作以“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协疏导和纠正。除此之外,每个人体的骨骼、肌肉块、脂肪含量都有所不同,所以课程训练重视因材施教,在基础训练课程的集中训练之后,教师需根据学生个体特征进行局部的训练量的调整,制订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课后作业,以达到快速的良好的塑形效果。
2.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主要从柔韧性、减脂、塑形、增肌、综合调整等方面多个学期进行系统化教学。
2.1基础拉伸训练
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首先在新生入学之后的第一学年着重训练的学生的柔韧度和气质,所以多采用芭蕾基础训练作为支撑,多种拉伸训练、组合训练为辅。芭蕾的基础训练有助于拉伸肢体的韧带、拉长肌肉的线条、增加肌肉力量,是提升人体挺拔度和整体气质的最有效的方法。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会使身体原本不合理的状态得到改善,本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舞蹈基础且年龄段已是成年人,尤其是男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差、韧带相对较紧,所以课程的训练是从基本的把杆拉伸、芭蕾基本手位脚位到跳跃等脱把的地面动作,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使零基础的学生能够适应训练强度。由于是零基础,因此基础拉伸训练的教学时间较长,贯穿了本专业授课的整个第一学年,围绕着“开、绷、直、立”为核心训练,学生由此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并使之学会意念上、肢体语言的空间延伸感增加人体的修长感,增强人体线条的美感,可以在今后的服装展示中利用其自身的气质更好地演绎服装的内涵。
2.2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
有氧训练是采用中小强度的以有氧代谢供给为基础的长时间的运动,例如跑步、跳绳、骑自行车、跳操等都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有氧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人体的心肺功能,并有着良好的减脂作用,在形体训练的课程中安排了一学年的韵律有氧操和搏击操的有氧训练课程。采用韵律有氧操和搏击操的有氧训练,是较为年轻有活力的训练课程,可以在减脂塑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同时跳操时快节奏的音乐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韵律有氧操的强度相对较弱,安排在前,以持续性、节奏训练为主,训练肢体的灵活度;搏击操的强度相对较大,对于四肢肌肉力量的训练和肢体爆发力的训练有很大帮助。两者一柔一刚相结合相对比,增添了学习乐趣,快速地将个体体内的脂肪转化为糖类供给整个训练活动,以达到快速减脂、减重、塑形的效果。
有氧运动可以快速地消除脂肪,但是现今的服装表演不仅需要的是骨瘦如柴的衣架子,更重要的是具有修长柔和的肌肉线条才能撑得起衣服,驾驭得了时尚,这就需要无氧运动来帮助训练个体的肌肉线条。无氧运动是在氧气摄入量非常低的时候进行的速度多快爆发力过猛的运动,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给,且无氧运动在短时间内能够消耗掉人体巨大的能量是很好的代谢途径。但是无氧训练主要是增强肌肉的耐力,促进肌肉的生成,增加肌肉和脂肪的比率,增强皮肤的弹性,使人体的体制转化为不易发胖的个体,运动量过大时易造成肌肉的损伤和加酸的产生造成身体酸痛的训练后果,所以无氧运动的训练量在整个形体教学的过程中的每次训练量较之其他相对较少,但是训练的持续周期时间安排得较长,以此避免运动的损伤。无氧训练在课程的教学中辅助于有氧运动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局部肌肉线条,由于服装表演的需要要求表演者的躯干和肌肉线条相对修长,在教学的训练中以训练修长的肌肉块为教学目标,无氧训练的力度与强度在课程的教学中受进行一定的控制,这样以免学生形成圆形肌肉显得人较为粗犷矮胖,走入追求壮硕大肌肉块的训练误区。
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相结合是塑造形体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前者重在减少多余脂肪,后者能够塑造肌肉线条,在教学中将两者相结合,使之相辅相成已达到减脂塑形的教学效果。
2.3内环境训练
在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最后一个学年中选用瑜伽进行形体训练的教学内容,因其具有调整人体内环境身体体系、控制呼吸、提升身体柔韧度、强化肢体力度、促进内分泌平衡和洁净人的身心等功效。瑜伽的训练能够练习如何控制呼吸,呼吸的调整能够很好地改善紧张烦躁的心理状态,在服装表演和比赛的过程中也是对临场的发挥有益的。瑜伽的训练能促进身体内脏器官得到锻炼,从而增强人体各部位的机能,教学的过程中配合安逸缥缈的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之情绪得到舒缓,同时音乐配以流动的姿势拉伸身体的各个部位、唤醒身体的意识、感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激活深层的肌肉、塑造完美的身材。所以说最后一部分内环境的训练即瑜伽课程的教学是一项较为综合的课程,学生从身体柔韧度、控制力、力量、平衡能力到呼吸、体内内脏整体环境都得到了有机的锻炼。
3.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体系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形体训练课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训练过程,整体课程历时三个学年不免枯燥乏味,在课程的体系设计中已考虑到这点,势必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性训练,这样不但顺应了训练课程的需要,更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长期训练的应付、倦怠之感。其次,从课后生活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合饮食习惯的养成,可以使训练效果事半功倍,增强学生训练的主动性,训练有成效之后良好的训练效果优美的身形更是能增加学生自我的信心和训练学习上进心。例如学生的饮食范围有合理的界定,以“低热量、多纤维、少淀粉”为基本的健康饮食为原则,学生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记录每天的饮食记录,教师采取查看饮食记录对体形有走样的学生进行饮食结构的针对性调整,这种按照个人喜好的合理餐食可减少避免学生对于塑形产生厌倦,而且将课程结合到生活中,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热爱度。再如,在有氧训练的教学中,运用让学生自我编排有氧操的方式触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组合创造新的动作顺序结合音乐的选择彻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学生也可就自我的个体特征编排局部锻炼强度较大的个性化有氧操,这样将被动的“教”与“学”转化为主动“学”,不但能起到有效的塑形作用,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提升了其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失为提高学生兴趣程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4.结语
以上是对在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中日日积累不断改善形成的一个课程体系的一些拙见,力求在结合健康的饮食的基础之下,以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内容塑造学生良好的体形姿态、优雅的气质、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节奏感以及强健的体魄,为现代高校培育具有良好外形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现代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已显而易见,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也是不断增加,高校对于美育的发展更应提升到一个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崭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吴勇.浅谈形体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重要性[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2]粱雪霜.浅谈形体美与形体教学和训练[J].琼州大学学报,2004.05.
[3]张臻.高校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体验浅谈[J].华章,2013.02.
服装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1.职业教育的新形势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职
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要求专业课要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而且对于文化基础课教学也应跨越传统的”经院式“、书斋式”教育的视域。
2.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萧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职业能力。全区乡镇集体企业占主导地位,并呈现出一种集团化、外向型的趋势,懂技术、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抢手。随着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区的外贸业务更加繁忙,企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对外贸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突出,而且对人才的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胜任各个岗位的职业劳动,而且要能够组织管理,具有创业意识、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这一发展趋势就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掌握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懂得必要的与企业相关的英语知识,这样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展得开”,“走得远”。
3.职业英语的教学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的交流日益加大,英语在职场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职业英语开始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并且广为人知。我国的职业英语考试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BEC 考试(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亦称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于1993 年开始举办。
②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即托业考试),被称做“商业托福”,是ETS 于1979 年为大型跨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发设计的,主要用于测试母语非英语人员在国际工作环境中英语交流的能力。
③BULATS(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现称“博思”,即剑桥职业外语水平测试,是特别为企业和机构设计,专门考查母语非英语人员职业外语水平的考试。以上三种职业英语考试虽各有侧重。但从总体看,它们都侧重于考察考生的日常英语运用能力和商业环境下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而针对某一特定专业的英语考试还未真正出现。
4.服装职业英语的要求
服装行业对服装专业的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专业英语基础知识、日常英语会话和服装专业英语听说等三个方面。
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包含服装行业的词汇与阅读,其深度和难度因所从事的工种不同有所区别;该科目是职业英语的基础所在,掌握此科目亦是学生开展涉外业务的前提之一。日常英语会话:此科目是学生进行英文交流的基本课程,训练学生在各种情境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学习英语交流的同时要求学生了解一定的英美文化常识。服装专业英语会话:结合以上两门课程,此科目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服装专业知识,并将其用于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英语的日常会话当中,从而顺利开展涉外业务。
二、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理念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合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要素。建构主义的学习本质为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基于顿悟的个人发现。它的教学策略是创设交互学习环境,供学习者自我调节、思考。职高服装专业职业英语的教学,正是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来设计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完善认知模式,创设“实际”、“实用”、“实践”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职能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可以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英语课的特色,这就是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性、市场导向性相结合,其教学任务就应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职业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尤其强调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真正凸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的职教特色。
3.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主体个性,正是职教发展的活力所在。当学生找到并进入与自身个性相适宜的发展轨道,就会如鱼得水,天赋潜能必然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从而为学生能持续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同时,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4.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
职业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英语教育也是如此。通过一年的专业英语学习,力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并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处理职业岗位上的各种涉外业务,如接待外籍客户、接受外籍客户咨询等,提高其岗位的适应能力,增强其后续的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服装专业英语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核大纲、自编教材、试题库等,并通过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
三、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实践
1.构建DCPEA 教学模式
DCPEA 是英语Development-Centered in Professional English Ability 的缩写,意为“以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其主要内容为:以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建立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践教学体系;以4p(profession 职业,position 岗位,procedure工作流程,point工作要点或服务要点)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并存于课堂。
案例一
服装专业学生在高二阶段一般采用专题式的上课内容,即在课堂上创设企业工作情境模拟服装企业技术科工作,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学生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完成制板、放缝、推码、工艺单撰写等工作。
由于服装专业教师英语水平达不到能翻译各种外贸单的水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法独自完成教学任务,把英语课堂搬进工场,与专业教师的协同“作战”弥补各自的不足。专业上的技术问题由专业教师负责,而外语部分的翻译就由英语教师进行。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使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大的提高。
2.开发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构建新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笔者按照中职服装英语DCPEA教学模式要求和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配套教材《现代服装企业常用英语》和《服装英语职场实训》。教材以工作岗位为模块,以具体工作为技能,以服装英语为知识载体,渗透上述多种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服装职业素养的提高。把工作流程和工作案例编排在技能实训中,通过Service Performance 和Position Practice 来完成这些实训任务,提高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和综合工作技能。精心选择和编写案例,培养学生进行创新工作的能力。设计“QC 培训经理讲评”,在学生进行了“Case and Improvement”的训练和讨论之后,服装外贸跟单培训人员的评讲不仅更具说服力,而且对这些未来的服装QC 人将产生深远的职业影响。
案例二
外贸理单、跟单业务员是现在服装企业急需的人才,要求能够看懂英文服装设计与工艺单据,能够接待和拜访外籍客户,其中对英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日常英语的一般性掌握和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职场的需要配合服装组的专业老师对此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根据服装企业提供的外贸单子进行各个环节的教学和训练。
3.建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Practice?Time。第二,设计服装英语实训课程。服装英语课本知识和其他服装专业技能课本知识一样,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学生自己实际有用的职业技能。所以,改变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设计了服装英语技能实训时间和实训课程,编写了配套的实训教材,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服装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将英语服务语言教学、英语服务技能训练与岗位实训结合,变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为服装英语技能的养成。
4.创建互动式教学课堂
课堂教学侧重服装英语职业能力培养。首先是英语语用能力。英语语用能力是指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综合应用的能力。但由于服装英语首先是一种工作语言,需要看得懂服装生产工艺单、服装面辅料的使用说明、服装设备的使用说明等,所以“译”在中职服装英语中显得非常重要,看不懂就无法生产和使用,再好的服装技能也没用。选择一些外贸生产工艺单、面辅料使用说明、服装设备的使用说明等进行服装英语案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译的水平和应用能力。
另外,服装QC 还要与外国客人交流与沟通,这就需要听说的能力。“听”对中职学生而言又是最难的。听不懂就无法交流。选择听的最佳时间,讲解听的技巧,挑选有趣味或以其他方式训练过的语言材料,以听开始训练技能活动。在综合训练中,在学生无意注意中努力提高他们听的能力。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完成从“被引导学习”到“自主学习”的飞跃。不断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把行业需求与学生的理想结合,把语言教学操练与服装工作岗位情景模拟结合,通过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实训任务、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创建中职学生职业英语技能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互动式教学课堂;通过Today’s Manager,Service Performance,Challenger 等多种学生自我参与(Self-practice)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内在潜力的发挥,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韧劲调动起来并延伸到课堂外,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
5.全面多样考核
考试方式与考试内容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和发展,根据不同时期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全面多样考核学生。学生在校学习考核模式和内容为:笔试+ 听力测试+ 口试三结合(闭卷)。考查学生服装英语知识,英语在职场中的得体运用的能力。学生在服装岗位实训考核以笔译与口试为主,学生平时自主参加的教学活动全部记入考核成绩。全面多样考核学生,以奖励为主,有效地促进学生内在潜力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四、成绩与效果
1.学生学习行为有了明显地改善
英语学科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非常的明确,为以后的就业作充分的准备。学生们会积极去寻找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材料,能够自觉地去使用一些英语的工具书,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学习英语的问题,请老师辅导等等,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英语的主人。由于创设了合理的专业情境,也使学生乐于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生们的认知系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更使学生善于学习,逐步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合作、评价等综合能力。
2.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下表为2007、2008 年我校职高服装专业学生参加萧山区英语会考成绩统计。
从表单可以看出我校服装专业英语会考成绩逐年提高,成绩在萧山区各职业学校中名列前茅。
3.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萧山区服装企业目前的技术结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采用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还有少数企业引进了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服装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流水线,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与生产手段。再从萧山区服装企业的经营方式来看,大多数服装企业都经营外贸产品,因此,企业除了要求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是通晓服装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人才以外,还要是懂一些专业英语的外贸型人才。
4.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上一篇:未成人保护法心得体会【甄选5篇】
下一篇:服务意识心得体会【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