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915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7分钟。
安全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中心致力于建设一个集职工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应用和中外合作办学等相互兼容、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中心全面实施“七三五”发展规划,即建设“七大”基地(输电培训基地、配电培训基地、变电运行培训基地、变电检修培训基地、营销培训基地、调控一体化培训基地、电力通信培训基地),开展“三岗”培训(适应性岗位培训、拓展性岗位培训、提升性岗位培训),打造“五大”中心(安全应急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学术论坛中心、科技应用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以培养电力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主营业务,面向生产现场”,充分发挥“教学、培训、鉴定、比武”四大功能,“学历教育、职工培训”双轮驱动,有序组织各类技能大赛,不断拓展培训市场,品牌声誉显著提升,培训网络覆盖到全国27个网省公司。2012年,中心先后荣获山西省教育厅“全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总工会、人社厅、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山西省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服务之星’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66项荣誉称号。
成立一年来,中心共承办电力营销、农电工、电力通信等专业职工培训460期,培训总量215723人*天,培训完成率100%;累计完成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4个等级30个工种5679人的技能鉴定工作;成功承办国网公司10千伏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山西省第四届职工技能大赛继电保护工竞赛等16项大型竞赛活动。
转型发展文化引领、创新融合
在教育资源整合的工作中,中心始终围绕转型发展,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整合协调各分部、各分项工作,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为总抓手,着力营造和谐氛围。中心陆续开展了“我转型我发展 一个中心一个家”、“传递最美力量”、“中国梦 国网情”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三集五大”、中心转型发展先后开展了专项征文活动、主题演讲比赛;举办乒乓球比赛、足球、篮球比赛等多项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积极营造职工认同转型、理解转型、支持转型、参与转型的和谐文化氛围;同时,将技能技术的提高与培训教学紧密融合,开展了多项技术技能比武活动,推动职工“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实现职工自身素质的加强、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同步推进,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中心发展助力。
基地建设凸显特色、着眼长效
按照“基地做大、设备做新、环境做真、流程做细”的建设理念与“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原则,中心在拥有“七大”生产性培训基地的基础上,规划了智能配电网、安全应急、特种工、微电网、智能用电与新能源、电网建设培训基地、火电厂运行、特高压变电运行仿真等8个培训基地,并成为国网技术学院的外委培训基地。现有基地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涵盖了公司多数主营业务,同时浓郁的职场和企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提供了生产性实训、培训比武、科技开发的平台,真正成为广大学员(学生)提高技能、成长进步的幸福家园。
目前,中心以合作企业为依托,在校外建立有“厂中校”实训基地95个,校内实训室89个,按照兼顾教学与培训、实现资源共享的要求,陆续完成了农电仿真、仪表、过程控制、电子测量、综合布线、风能、企业模拟经营、财会等实训室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中心的培训教学实力。
师资队伍专兼结合、素质优良
按照“提升素质、优化结构、以老带新、项目引领”的建设理念,中心全面实施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略,鼓励教师“三上三下”,重点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升兼职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建设了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多措并举提水平。在构建高绩效教师、培训师能力的建设中,中心采取“两分三径四养五评”人才培养、晋升、评价模式。“两分”即分专业制订培养计划、分阶段落实培养目标;“三径”即学历提升途径、技术职务晋级途径、职业技能等级晋升途径;“四养”即“专家人才培养”、“师带徒培养”、“项目挂靠培养”、“交流挂职培养”;“五评”即教学培训效果质量测评、课程开发能力测评、课程持续优化测评、日常工作绩效测评、综合能力素质测评。根据“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外出培训学习和主持参与专业建设相结合、课程改革和教研课题相结合、为企业服务和到企业锻炼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
优化结构保质量。培训师队伍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关键。在培训教学中,采取技能专家与理论培训师组合,有经验的培训师与年轻培训师结对组合方式,形成理论与实践互补,经验与知识互补的良性结合。并要求每个培训师都要轮流担任班主任,加强与培训学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培训学员的学习、操作、生活以及对培训的要求等信息,通过及时反馈,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真正做到了培训教学相长;同时也使培训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得到了稳步提升。
师资建设结硕果。中心全面实施“金牌培训师培养规划”、“青蓝工程”,教师转型成效显著,52对教师结成师徒,12名骨干教师到国网技术学院任教,培训效果得到一致好评。目前中心拥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名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9名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省公司技能专家和电力行业专家88名,逐步建立起一支职教能力强、社会服务能力高、双师素质、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队伍。
培训体系标准严格、科学完善
以“设备跟进现场、方案贴近学员、培训接近实战”为原则,优化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手段,积极探索“学中干、干中学”培训模式。
打造“质量管理精品工程”。引进和推行ISO10015国际培训标准体系。优化“需求分析——计划制定——过程实施——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诊断式’培训、‘个性化’服务”的培训手段,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制定《中心教学(培训)质量检查管理办法》,建立专家督导、行政检查、教学监控、学员评教、教师评学“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教学作出科学评价;积极探索“末位淘汰制”等激励措施,全面提升队伍水平;加快教材建设。根据国网公司34个《岗位技能规范》,重点建设输配电带电作业、农电等12个标准化培训模块,编制了覆盖全工作的作业指导书,完成了《继电保护》、《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等课件的开发工作,为推动培训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地奠定了基础。
精心组织培训教学。针对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职工培训的新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借鉴和吸纳了现代CBE、MES等教学模式,制定了模块式的培训教学计划和方案,同时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监控回放总结等多种手段,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培训教学内容上,重点强化安全技术、安全操作技能和工艺的培养。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员真正学到“实招”;在操作技能上,根据学员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采取差异化培训,尤其对入职不久的新入职员工更是手把手,一对一地教授,让学员在“跳起摘桃子”的心态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培训教学实施上,采取了“低起点、小步子、多形式、快反馈”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和消除学员的畏难情绪和学习障碍。
构筑培训安全网络。坚持“认识、措施、责任落实、人员、整治、应急预案”六到位的原则,构建全过程管理的培训安全网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培训计划,统一培训内容,统一考核标准”的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借鉴生产班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班前会、班后会制度,定期组织学员学习《安全生产法》、《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法规,强化培训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各培训组培训师为第一安全责任人,与全体培训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设立专职安全员,由学员轮流担任,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和团队意识,实现了安全培训的“可控、能控、在控”。完善培训安全应急预案,实训前,全体实训师重温“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事件等进行讨论、修改,确保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库,每期培训结束后,由专人负责整理、归档,确保培训资料的全面性、及时性、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技能培训采取“送培单位现场验收,对培训质量一票否决”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制定培训方案、优化培训项目、班组式培训模式、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考核程序、配备一流师资”等六项措施,培训质量得到省公司、用人单位和培训学员的充分肯定。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安全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 安全生产 短板 培训 创新 一、制约安全教育培训“五大短板”:
(一)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不具体、无量化管理。
全矿个别区队单位,在安全教育培训上,犹如蜻蜓点水,往往随意找本书,念几个文件,走走过场,没有深入性。产生这些原因就是思想重视程度不够,而在现场检查中,就发现安全教育记录无量化,笼统地记录“学习安全文件”等,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内容、措施等,培训的针对性差。
(二)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呆板、方法不灵活。
在安全教育培训中,时常看到这种现象,区队领导容易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听者蔫蔫欲睡,或高谈阔论,把事故当“故事”讲,听者虽津津有味,但听完讲完不分析、讲解,没有从根本上调动职工参与的兴趣。这样的安全培训教育没有深度意义,失去应有的作用。
(三)个别单位领导重培训任务轻培训效果。
目前在大多数区队领导只注重完成培训任务,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而不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只注重完成两年1次的复训任务,不注重日常的监督管理,缺乏培训转化氛围。若是在复训过程中在搞形式、走过场的话,培训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同时,有些参加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培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要完成了培训任务,并不在乎在培训中学到了什么,这种只重视任务轻视效果的做法,使得安全培训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安全教育培训易流于形式。
有些单位安全培训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讲课只讲考试题,受教育人员抄答案,或者找几个人答题,上交试卷,就算完成了任务。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欺骗了领导,欺骗了自己,也愚弄了职工,安全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终受害的是企业和职工。
(五)基层培训时间不足,达不到培训效果
基层培训面对的都是朝夕相处的工友,学习靠他们自觉性,但是在时间方面,为了忙于生产培训有时根本做不下来培训,一味强调人员紧或任务重,不能按时、按量将学员送去参加培训,或者走形式,选送老弱病残等“学习专业户”去参加培训,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二、提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的“五大途径”:
(一)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安全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和现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来设计,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满足区队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还能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利用举办安全教育展览和事故案例分析,提高职工的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他们对事故造成的惨痛后果有一种恐惧心理,平时注意安全生产,克服侥幸心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安全教育。
(二)培训教材要具有全面性。
安全培训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教师素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材。如果教材不完善,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内容陈旧,会影响培训质量。作为矿二级办班单位,区队要根据本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安排的编制教材,使教材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通用性,让职工学到有用的,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教材,从而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安全生产建设。
(三)把班前会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第一课堂。
1、班前会是煤炭企业建立职工培训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班前会对职工进行规程措施和本工种应知应会“每日一题”的培训教育,“一天学一题,一周记一案例,一月一考试”,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真正做到了“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进步一点点”。
2、班前安全教育能够收到“学用结合、立竿见影”的效果。班前安全教育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使职工即学即用,学的都是有用的、实用的,培训效果更为直接,更为明显。
3、班前安全教育实现了“要”向“我会干”的转变,通过开展班前安全教育,职工明白当班生产任务.知道安全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收到越来越好的效果。
(四)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实行角色转换。
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与学以形成固定的模式,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如果在培训中实行让职工主动发言,个别课目实行局部时间的角色转变,这样以来,发言者精神得到高度集中,思想上会由我不会到我必须要学会的转变,而其他职工在看到发言者,精神会都集中到被发言者的身上,久而久之,会养成一人回答,众人学习的场面。
(五)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这是培训的核心目的,应按培训对象的时间要求,事先拟定培训大纲,明确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经验交流、现场提问、考试答辩等方式增强安全培训的实效性,力求做到让职工一经培训,终身受益。
三、狠抓安全培训质量,要坚持“六个结合”:
安培中心紧紧围绕矿井发展需要,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始终把握“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形随需动”三个核心,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坚持“六个结合”落实培训效果。
(一)坚持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
在脱产培训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二级办班、区队自主培训的模式,利用区队管理人员对职工基本情况最了解的优势,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方案、计划、措施,让职工“缺什么,补什么”,真正使职工学有所用,从而拓展培训的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二)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针对人才紧缺程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职工报考各级各类高校的脱产、半脱产班。同时,矿要求区队本着先部分、后全部的原则,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之前,选拔部分基础较好的职工,通过10到20天的集中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分期分批对所有相关岗位人员逐一进行培训.为顺利推广应用“三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坚持岗位自学和师徒传帮带相结合
姚桥矿因势利导,分年度、分岗位地为职工配备学习教材,因人而异提出阶段目标,鼓励其自学成才。此外,对新工人、业务差和“三违”人员,则通过签订师徒帮教合同,进行传帮带培训。
(四)坚持全面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始终抓好培训的多样性,不定期邀请副总以上的矿领导或“技术大拿”, 到培训中心进行专业性较强(安全管理、机电管理、一通三防管理等专题内容)的培训,这样在副总以上的矿领导的专业培训下,为矿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注入了新思维、新活力。
(五)坚持常规培训与技术比武相结合
在进行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采、掘、机、运、通、地测等专业,分季度开展岗位练兵或技术比武活动,形成“以岗位练兵促进培训质量、以技术比武提升培训效果”的目的,使职工业务素质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安全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全厂现有职工55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2人、大专以上学历440人,有54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中级职称110人,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专业齐全的高素质队伍。在企业发展和员工队伍成长过程中,沙C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水平。多年坚持规范企业及员工行为,注重培养员工意识,提高员工技能,不断探索和实践以规范化为基础“两翼”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两翼”培训模式创建的背景及内涵
沙角C电厂创建以规范化为基础“两翼”培训模式,既是企业发展中应对新挑战、克服传统培训局限性的需要,也是探索电力企业培训规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新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由于岗位晋升、人员调离等原因,沙角C电厂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技术骨干或调离本厂或走上管理岗位。随着发电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日益增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引进,给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带来新的课题,而原有技术人员思维定式和技能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新情况,业务部门对技能提升的紧迫性和艰难性也存在认识不足。同时,成为亚洲首家通过NOSCAR评级和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后,企业如何获得持续成功,也成为摆在每个员工面前的重大课题,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培训,提升培训效果,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
企业管理传统培训存在局限性
过去,在大量具有竞争性的培训任务面前,企业传统的培训方式有一定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一是培训机制不完善,“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有时顾此失彼,导致有些培训效果不明显,甚至部分培训流于形式;二是员工岗位技能缺乏科学规律引导,往往带有一定的盲动性和波动性;三是培训规划缺乏前瞻性,不能完全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四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培训脱节,个人潜能难以充分发挥;五是员工意识、技能培训缺乏规范化,进而影响培训效能发挥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技能的全面发挥,妨碍了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对传统培训局限性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沙角C电厂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目标,守正出新,致力于形成以规范化为基础“两翼”培训模式,克服传统培训的局限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两翼”培训模式的内涵
沙角C电厂创建的以规范化为基础“两翼”培训模式,是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为重要内容,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平台的电力企业培训模式(如图1)。
作为该培训模式“一翼”的“意识”,是指员工对自身从事职业活动的认识;另“一翼”的“技能”,即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两者可以通过培训或培养实现。意识培养是解决“想不想做”的问题,即做正确的事;技能培训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即正确的做事。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建立在标准规范基础之上,所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电厂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的潜在的要求。
主要做法
沙角C电厂以规范化为基础“两翼”培训模式的创建与实施,注重员工的意识培养,注重员工的技能培训,注重员工的规范行为。
一翼:培养意识,让员工“愿意做”
意识是使人在职业活动中不断自我控制、调节心理和行为,从而形成完整的员工角色。正确的员工意识有助于员工顺利完成职业角色的定位、心理归属、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的实现。员工意识主要包括三大意识(责任意识、安健环意识和创新意识),八项理念:人才理念。以德为本,以绩量才;经营理念。效率优先,效益至上;管理理念。以文化心,以制度行;安全理念。预防为主,远离违章;健康理念。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环保理念。清洁能源,和谐环境;节能理念。资源有限,节能无限;廉政理念。阳光管理,干净干事。
沙角C电厂企业管理者认为,只有把工作本身变成人生的重要价值和目的,把工作责任变成人生乐趣,而不仅是谋生手段,岗位工作才能真正成为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动力源泉。为此,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创造了安全、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1)积极开展“快乐工作”意识培养。近年来,沙角C电厂在全厂范围内积极开展快乐工作意识培养,已形成内容和结构较为完善的意识培训体系:一是聘请心理咨询师对员工开展心理辅导、职业健康、压力舒缓等方面的培训,确定科学的培训周期和培训内容。二是结合不同的岗位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快乐工作系列体验式培训。
(2)推进“精实之道”企业文化落地,统一员工思想意识。编制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标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沙C特色的企业文化。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培训活动,引导员工把个人价值融入企业价值之中。一是通过企业文化落地,使企业哲学、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愿景指导下的相关理念深入人心,“精实之道”逐渐成为影响员工行为的精神食粮。二是通过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和培训,借助沙角C电厂内外环境、厂容厂貌、企业标识及相关标志性物品含义,引导员工树立全局观念,自觉维护企业和自身形象。三是通过模范积极分子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员工行为和努力方向。四是开展广泛的企业制度文化培训,使员工熟悉粤电集团和本企业的综合一体化管理体系、业务制度和行为规范等,自觉把个人努力纳入到集体规范之中。
(3)安健环意识的培养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沙角C电厂成功实施南非NOSA综合安健环管理系统,并于2011年获得亚洲首家NOSCAR最高评级火力发电厂。该系统是基于风险的管理系统,重在现场安健环管理和培养员工的安健环意识,努力提高全员安健环意识,提高安健环管理技能技巧,降低风险。安健环意识的养成是需要开展大量安健环方面培训的,从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培训员工有能力开展“正式的风险评估”,找出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消除或降低风险,再进行风险确认。如此反复培训并持续改进,直到员工形成“非正式的风险评估”。安健环意识,即无论做什么,首先想到的是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措施。
一翼:培训技能,让员工明晰“如何做”
技能培训包括综合技术技能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岗位技术技能培训。
(1)创新技术培训课程方式,录制检修工艺教学片。沙角C电厂组织骨干技术人员,在大小修的真实现场,先后完成了“无刷励磁机原理与检修”“汽轮机可倾瓦轴承原理与检修”和“发电机转子拔护环检修”三部教学片的编辑制作工作。作为形象直观的技能培训教材,该系列教学片不仅是知识的总结,还展示了精湛的检修工艺,不仅让学员知道要怎样做,而且还要让学员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2)大力开展综合技术技能提升培训。开展适用于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教育训练,包括分析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培训等等。广泛应用课堂教学、体验式培训和拓展训练等多种方式,强调改善心智模式,鼓励员工打破成见,挑战自我。
(3)大力开展差异化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一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走“双师”等多职称道路。二是积极开展生产人员、后勤人员及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三是在对员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竞赛、技能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员工技能。四是在生产现场广泛建立动态师徒培训制,鼓励有知识、经验、技能和诀窍的员工,以“传、帮、带”等方式培训他人,提升现场作业技能。
(4)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技师工作分站的作用。沙角C电厂是广东省发电行业职业技能指导中心下设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技师工作分站之一,充分利用本厂的技术技能优势,积极开展行业技术技能交流、培训、竞赛和鉴定考核工作。同时,依托技能鉴定站和技师工作分站,积极开创技能培训新局面,促进了技能人才队伍的大力发展。仅2012年,沙C共有3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7人取得技师资格,6人取得高级工资格,生产部门员工的职业技能证书持有率连续保持100%。截至2012年底,共有各工种技师78人,高级技师18人。
以规范化为基础,让“两翼”借力
编制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标准》,规范了培训的相关内容。
(1)建立健全培训网络等组织机构。成立了职工教育培训委员会,成员由厂领导、各部部长及培训分部主任等组成,负责对全厂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劳动技能岗位培训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进行全面指导。人力资源部下设培训分部,作为厂培训管理体系的专职机构,负责制定与企业目标和战略相关的培训目标和战略,推动培训文化的改进;负责全厂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控制、协调支援、督促实施和检查考核,促进和协调培训政策在各部门的正确实施。建立三级培训网络,确保各项培训政策及培训计划能及时准确执行。
(2)按规范的流程开展培训工作。《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标准》通过规范设计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培训流程,有力保障了“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的实施效果。①培训需求分析是前瞻性的,包含前瞻性团队能力提升培训需求分析、个人能力与素质培训需求分析、任务培训需求分析等。②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各部门在每年的11月份向培训分部提交下年度本部门的培训需求。培训分部对各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归类2024
上一篇:安全教育实习心得(汇总5篇)
下一篇:安全总结心得体会(甄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