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420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7分钟。
参观科技馆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自2008年启动了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至今已有 1000多家展馆陆续免费开放。面对这一形势,科技馆何时免费开放成为社会大众的期盼。现阶段,许多科技馆已对18岁以下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减免费参观;科普周、科普日等特殊日期免费开放,这些举措使免费参观的人数已占参观总人数的相当大的比例。科技馆免费开放的具体时间还在由相关部门进行研究部署,指日可待。事实上,科技馆免费开放在国内已有先例。2008年5月,江苏科技馆就对江苏地区公众免费开放;2008年9月,天津科技馆常设展厅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还有多个科技馆推出了有条件的免费参观措施。 何时免票、如何免票,怎样免票,这些都需要事先调查论证、制定详细合理的政策,简单的“一刀切”,可能对科技馆事业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如何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免费开放之初的参观人数激增,所带来的诸如人力有限、经费欠缺,展览固定、管理脱节等种种新情况,必须认真研究、以免出现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漏洞,使科技馆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有所下降。
1免费开放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随着免费开放工作的展开,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科技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提出了新要求。对于观众素质良莠不齐、展品被人为破坏、卫生间等公共设施不够用、参观秩序混乱、乱扔果皮纸屑等现象,我们必须以观众安全和展品安全为重点,以向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参观服务为目标,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科技馆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科技馆、博物馆都是社会公益性文化单位,但在观众参与性、展项互动性等方面却有着明显区别。博物馆,以实物、文字、图片等静态展示为主,“请勿触摸”等标志随处可见,参与、互动性较弱;科技馆,以科技展品、展项的展示为主,需要观众动手参与,体验、互动较强。此外,科技馆里的展品、展项制作研发,都凝结了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运用了众多高新技术,制作费用高,维修费难度大,我们可以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过程中借鉴经验、汲取教训。下面从几个大的方面分析科技馆免费开放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1.1 观众人数剧增,工作人员不足
免费开放后,会出现人流量剧增,展厅不堪重负的情况,应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初期,超负荷接待观众;其后一段时间,拥有数量较多且稳定的观众;热度过后,观众觉得不再新鲜,人数大幅度回落。观众素质参差不齐,面对“免费参观”盲目跟风的占很大比例,使展厅成为“集市”、“游乐场”,影响了参观的效果。原有的展厅工作人员应对免费开放明显不足,展厅讲解、展品维护、保安、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一时难以适应。科技馆专业人才不足,体制僵化,队伍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
1.2 运转支出增加,经费压力加大
免费开放后,观众人数骤增,为增加服务项目、延长服务时间,需相应增加工作人员,添置必要的设备设施,整治内部及周边环境,加大了管理成本和人、财、物的负担,这些额外的支出使科技馆面临的经费压力空前加大。
1.3 展品相对固定,展示水平较低
常设展览展品相对固定,展示水平较低。一些科技馆,尤其是市县级科技馆基本陈列单调陈旧,展示手段落后,展品缺乏吸引力,多年未进行改造。临时展览作为常设展馆的重要补充,重视程度还不够,缺少交流,资源缺乏。
1.4 管理理念陈旧,有待发展提高
管理观念相对陈旧,未能跟上免费开放的步伐,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免费开放后,人流量剧增,缺乏有效的机制,应合理分流人员,避免观众过于集中。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有待加强。
2应对免费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科技馆作为面向观众服务的窗口单位,要时刻牢记服务性和公益性,要热情服务、悉心指导、不辞辛苦,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面对观众。科技馆工作者应树立、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其作为公共服务的核心,力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努力完善免费开放的各项条件,全面提升为观众服务的水平。
为了缓解免费开放后服务人员短缺的情况,制定科技馆志愿者服务制度,培养一支较为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规范和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文明参观氛围,使观众自觉提高文明素质,提倡文明参观,倡导观众为科技馆献言献策,积极吸纳有服务意向的观众成为志愿者(义工),为科普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2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社会效益、经济考虑整体考虑,科技馆免费开放,是一项“双赢”的举措。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发挥更大的展教宣传功能,展览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发挥了更大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观众同时也是一个消费群体,可以通过向观众提供各种延伸服务、文化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现有的科技馆的文化产品档次较低、多数是直接从市场上选购的,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开发意识和营销理念,科技馆特色不突出,实用性不强。可以利用免费开放所带来的良好商机,通过开发销售科普图书、音像制品、展品模型、特色纪念品等,实现科技馆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创新科普途径,整合科普资源
研发新型展品。展品是科技馆的基础,展品体现了人类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引导观众了解科技,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拉近科技与观众的距离。要提高展品技术水平,增加吸引力。要建立科普展品的研发研制中心,积极联合相关的科研机构、专业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交流合作,研究开发出新的科普展品。
提供专业教育服务。向公众提供科普讲座、学术交流、科学小制作、户外科考等各种互动性活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使科技馆成为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通过展品展示操作、倾听讲解等途径让他们了解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充分享受科学教育的乐趣,为素质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还要定期开展科技馆走进社区的系列活动,让公众在社区生活中就能够接触、了解科技馆,努力使动科技馆成为社会文化平台和社会活动中心。
实施“数字科教馆”计划。有条件的科技馆可以实施“数字科教馆”计划,运用网络技术,延伸科技馆的传播和服务功能,完善网站及相关网页的建设,将科普知识传播到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提升科技馆的教育传播和知识普及能力。
加强临展建设。临时展览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展出时间较短、时效性强,是保持科技馆对观众长久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可以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馆资源,自办或引进有特色的临时展览项目,每年推出若干个大规模、高质量的临时展览,吸引观众,使科教馆长热。
发展特效影视。如3D、4D、球幕、穹幕、巨幕(IMAX)影院都是广受观众欢迎的项目。但是特效影视资源大都被制作公司垄断,价格高昂、数量有限、科普性较弱。科技馆之间可以加强的交流与合作,成立开发联盟,开发具有科普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特效科普影视作品,提高科普影视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社会科普资源整合,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文化需求,繁荣科普影视资源市场。
2.4 规范管理,提升水平
科技馆免费开放对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以展品安全和观众安全为重点,以向广大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为目标,规范、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使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开放过程公开透明,加强沟通。开放前,在科技馆显著位置张贴“免费参观须知”,联合相关媒体广泛宣传,提前公布管理办法、服务项目、参观要求等内容;利用科学方法测算接待能力,实行“免费不免票,团体需预约”、“网上预约”、分时段领取门票、人流量大时适当限流等措施,引导观众有序参观的。开放过程中,及时公开最新情况,让观众了解全过程,随时沟通,及时调整方案,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开放后,要把基本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电视、网络、民意调查等渠道保证观众参与评估,为今后提升工作做好基础。
完善服务和安全设施,规范服务行为。排查、整改馆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调整参观路线、安检通道和导引指示牌,为残疾人、老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增加应急照明设备、观众人数统计系统、增设休息区,增加监控摄像头,对特需展品加设护栏。为应对观众数量激增可能带来的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证安全,研究制定针对各种不同情况的应急预案、以及快速地解决处理机制。设置应急指挥中心,统一负责处理展厅突发的人员、展品、设施设备运行安全,保证有效及时处理。
3结论
免费开放后的科技馆不仅仅是展示科学原理、技术应用的场所,而是一个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科普休闲的场所,科技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以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这正是免费开放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徐善衍.2024科技馆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7(4).
[2] 史韶霞.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7,(3).
[3] 王泊乔.免费开放后并非万事大吉[J].艺术市场,2008(4).
[4] 朱卫国,曾勇.科技馆展品更新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馆, 2009
参观科技馆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馆;服务水平;促进;经济效益
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有科技馆的存在,因此,在创建文明城市时,科技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它对提高国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由于科技馆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因此,它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而只有服务水平跟上了,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进来参与,也才能提高科技馆的经济效益。而怎样才能使观众的满意度得以提高,则是科技馆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只有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意识提高了,才能促进科技馆的不断向前发展。这里通过几个方面阐释提高科技馆服务水平的措施,使科技馆能够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创收。
一、多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可以说,青少年群体是科技馆最主要的客户,也是最庞大的客户群体,因此,科技馆要利用这一特点,多开展面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在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获得是其中内容之一,但不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使青少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其对科学的领悟能力,并最终能够运用科学,进一步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因此,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越高,将更加促进我国的快速发展。作为普及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科技水平的重要场所,科技馆有必要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使青少年能够感受到独特的科教服务。而科技馆为青少年开展相关活动时,可以对国外科技馆举办活动的经验进行借鉴,使青少年不仅能够感受到科技知识的教育,更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使青少年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而科技馆可以开展哪几方面的活动,具体阐释如下:
1.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科技馆可以利用暑假、寒假、节假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让青少年进行大胆思考,使他们能够拥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素质发展。对科技馆所具有的资源进行分享,进一步学习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使青少年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并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热情,提高青少年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加强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科技馆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行例如纸飞机活动的比赛,使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并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并对航空知识、物理知识有进一步了解,促进青少年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在举行这些兴趣班的时候,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而为了使课堂效果明显,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授课,打造兴趣班的品牌。
2.让青少年能够定期观看到科普动漫片
让青少年能够定期看到所喜欢看的科普动漫片,这是使科普理论与科普实践进行相结合的结果。而科普节目要想吸引青少年的眼球,首先要保证青少年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在播放时要讲究趣味效果,让青少年有想看的愿望。因此,在制作科普节目时,要对娱乐片中的有益手法进行借鉴,只有青少年喜欢看了,才能使科普节目能够达到科学教育的结果,否则,就算科普内容有再多的价值,也无法激起青少年的观看兴趣。还可以举办有创新的科普活动,把科技馆的教育基地的作用尽情发挥出来。除了科普动漫片,科技馆还可以上演时下流行的3D、4D、5D、6D等电影,由于这些电影上演手法形象逼真,可以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受很多观众的喜欢。这些电影的题材多样,不管是大人还是青少年,都有适合他们看的片名,作为片长才十几、二十几分钟的这些电影,一天可以上演好几个场次,以促进科技馆的创收。
二、进行多方渠道的拓展
科技馆可以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业务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广告、会展、会议、影视等渠道进行业务的拓展,如此,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销售业绩,还可以为服务网点的规划打下基础。科技馆可以通过宣传推广树立品牌的方式,使相关的业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其经济效益。同时,科技馆还可以与旅游单位进行合作,积极寻求旅游部门的支持,双方可以按照自己的行业规律、运行特点进行运作,与省内的各个旅行社进行合作,拓展旅游业务,实现双赢的目的。
三、为观众提供特色服务
对于科技馆而言,观众既是其服务的对象,更是科技馆赖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由于到科技馆参观的观众没有年龄、学历、层次、国别、信仰等方面的限制,因此,科技馆观众包含着不同的层次,而要想吸引这些人的注意,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应该丰富多彩,能够尽量满足不同的参观者的需求。科技馆的服务一定要跟上,而这些服务,不仅包括整洁、美观的参观环境,还包括配套的服务设施、声音甜美、吐字清晰的导游、最具现代化的导览系统等,因此,好的科技馆不仅有着整洁的环境,更有着现代化的设施以及多样化的参观项目等,让观众能够高兴地来、满意而去,使观众获得学习、休闲的双丰收。
四、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
可以说,一个科技馆能否取得成功,依靠的不仅仅是豪华的建筑,也不是多样化的参观项目,还包括对观众所提供的特色服务。而作为科技馆来说,不但要满足普通观众的服务要求,同时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贴近生活的特色服务。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走路慢,当讲解员在接待老人朋友时,走路要相对缓慢,并且放慢语速,以洪亮的声音满足老人人群的参观需要;而对于弱势群体,同样要给予充分关注,要有会使用手语的讲解员,以方便聋哑观众来参观。特别当青少年残疾群体到科技馆参观时,不管对方人数多少,工作人员都要提供贴心的服务,使他们不仅能够从中获得知识,感受到科普知识的伟大,还能感受到科技馆良好的服务态度。因此,科技馆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首先要树立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为不同群体的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科技馆要想取得发展,除了不断地对科普资源进行开拓,做好公益性科普教育外,还要主动与社会各界进行合作,把自身的功能进行积极拓展,积极探索吸引观众到科技馆进行参观的方法,为社会和观众提供特色服务,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提高科技馆的创收能力,促进科技馆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春花.2024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广西科技馆为例[J].科普研究,2010(2)
[2] 徐善衍.2024科技馆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思考[J].科普研究,2007(4).
[3]孔奠慧.上海科技馆的创5A之路[N]――中国旅游报,2010―04-07(12)
参观科技馆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2013年11月24日,第6届世界科学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在这个有巴西总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巴西科学院院长参加的隆重开幕式上,只有一个额外的环节用来给一个中国人颁发奖项,就是为李象益颁发201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普奖――卡林加奖。作为科普界的最高奖项,卡林加奖旨在奖励为普及科学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在奖项设置的60多年中,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荣誉。
在中国科普界,李象益的经历可谓异常丰富。他曾经拥有过的头衔令人眼花缭乱: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部部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国际博物馆协会科技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事业的很多开创性事件都与李象益2024比如他第一个将科学中心式现代科技馆理念引入国内科普领域,即不强调藏品,而是注重科学的再创造,强调参与、互动、体验,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让公众主动参与其中;在担任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部部长期间,他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并与美、日、英等国联合开展国际对比研究;作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他倡导发起了亚太地区科技馆联盟等,让中国科普事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让科普变得更好玩
李象益与科普事业的不解之缘正是从参与筹建中国科技馆开始的。由于筹建初期的中国科技馆急需人才,1983年,在歼击机发动机设计领域已有所成就的李象益被调入中国科技馆筹建团队,参与筹建工作。那时他已经在喷气发动机领域搞了23年科研工作,成果斐然,1981年还赴美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当时调我去做科普工作,我是有思想压力的,因为当时做科研已经有很多成果,还在美国发了论文,对科普心中很茫然,但还是抱着坚持的信念,干下来了。”李象益说。
李象益搞科普工作虽然说是半路出家,但是作为喷气发动机专家的他也具备了“科学家搞科普”的独特优势。这一干就是30年,干出了兴趣,干出了成绩。
常去各类科技馆参观的同学,可能都看到过一个能让人瞬间“怒发冲冠”的机器,只要把手放在机器的金属球上,你会发现本来柔顺伏贴的头发,根根都竖起来了。这个机器在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一时,它的名字叫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生器,正是李象益从国外引入的最早一批互动科普作品。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开创的新一代以科学中心理念建设的科技馆,迅速在全球普及开来。它不同于传统科普以展品陈列和知识传播为主,更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更重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参观者从被动参观展览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实践。
“简单地说,科学中心理念更强调观众的体验和参与,比如一个成年人的肠子有多长,按照科学中心理念建设的科学馆,就会设计让观众从一个模拟人体的‘肚子’里拉出来测量一下,大约有7米,这种体验令人印象深刻。”他说。
李象益1981年在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第一次接触到科学中心理念建设的科技馆,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一经历促使他成为科学中心理念进入中国的见证者和推动者。1988年,李象益参与建设的中国科技馆开馆,同时举办了中国第一个科学中心理念的科普展览,亮相了一批现代科普设备,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生器就在其中,让国内观众大开眼界。这批展品得来也相当不容易,李象益说:“当时为了从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交换来这些展品,我们把我们的中国古代科技展推到加拿大展了一段时间,才最终引进了这一中国科普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展览。”
从墙壁上的展板到互动的科学玩具,从“请勿动手”到“欢迎操作”, 李象益让观众开始感觉到科普是很好玩的事。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各地科技馆的兴建,“天下展品一大抄”的问题开始显现。李象益意识到,推动科技馆科普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他开始认真研究国际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全方位借鉴科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理论,并将它们应用于科普。比如来自心理学的“元认知”理念,强调对事物认知过程本身的探索和理解,李象益将其融入科技馆的各个方面,通过过程教育不断向参观者提问:“这是为什么?”
“参观者到科技馆来,最重要的不是为了学到多少东西,而是要学会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李象益说。
带着“百宝箱”走遍全国
退休之后,李象益依然热心各类科普活动,近年来在各地所做的科普讲座已经超过百场。每次去做科普讲座,李象益总是随身带着一个被他戏称为“百宝箱”的湖蓝色箱子,这是陪着李象益走遍全国的亲密伙伴。这个“百宝箱”里究竟装着什么呢?除了各种最新的资料,还有许多的小道具,一个伸缩球、一张图形识别卡、一片塑料薄膜、一张纸……这些东西到了李象益手中,都成了宣传科普的好工具。
那个伸缩球是李象益在美国新泽西自由科学中心参观时买来的,球体由很多塑料短棍组成,可以自由伸缩,最小时只有西瓜般大小,最大时直径将近1米,而且无论任何一处受力,在伸缩过程中,球体最外层的点都在一个球面上。通过观察伸缩球的伸展、缩放过程,你会感觉机械运动规律的奇特。李象益说:“这个教具我珍藏了20多年,虽然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很简单,但神奇的体验让孩子懂得了如何巧妙理解和运用科学原理。”这就是李象益推崇的“小物件,大理念”。
Q:在您的职业科普生涯中,您曾参观考察过上百个国外各类的科技馆,您心目中理想的科技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李象益:科普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个补充,而且是个延伸和发展,因为教材改起来很慢,但科技发展却很快。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把科技馆当成了课堂,想要看最先进、最新的东西,得到科技馆来,因为科技馆的信息更新永远比教材来得快。从这个角度来讲,以后的科技馆应该具备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的功能,特别注重往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启迪智慧这些方向来发展。
观众喜爱的科技馆,应该是能参与互动的,不是单纯的展板展架,满墙都是“苍蝇屎”,要把“古董”展品变成新奇特的“仿真模型”。 有一个说法,科技馆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Eyes,就是用眼睛去看,第二个阶段叫Hands,就是动手参与、互动,第三个阶段叫Minds,就是要动脑,要注重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现在最高级的科普应该是Minds,要有Hands和Minds,不要老是搞Eyes。
Q:您认为中国的科技馆和国外知名科技馆的差距在哪里?
李象益:这个差距,可能还是一些理念方面的差距。国外在科学教育方面搞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科技馆的许多理念都是受科学教育理念的影响。比如,美国科技馆的儿童馆,他们拿出一个大象模型,会引导孩子们探寻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大的,大象的耳朵为什么和兔子的耳朵不一样?它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而我们受应试教育影响,做科普也只是说“大象的耳朵是大的,兔子的耳朵是竖的”。
同时,我们科技馆的观众和国外科技馆的观众在参观方式上也不一样。比如我们中国科技馆门口每天来十几辆大巴车,带着几百个学生来,但是到科技馆里面,只是转了一圈就走了。而美国很多科技馆里是有老师带着学生有目标、有组织地系统学习,叫“非正规教育”。这种有目标的学习,会启发学生的思维,从知识层面的传播提高到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层面,甚至是精神价值观这个层面。所以我们在科技馆里应该加大“非正规教育”的比重,推进深度理解和深度学习。
参观科技馆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1 科技馆展览教育对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的意义
1.1 科技馆展览教育是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的有效补充
目前现有的教育系统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规教育必须与非正规教育有效结合,才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互补,而科技馆展览教育正是对其最有益、有效的补充。
1.2 科技馆展览教育在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具有自己特有的优势
科学本身来自于探索与实践,科技馆的展品大多从趣味性、科学性、互动性出发,青少年走进科技馆,亲自动手体验科学,亲身参与科技活动,直观感受科技理论,加深对科技理论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培养发散思维。
1.3 科技馆展览教育特有的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科技文化素养养成
科技馆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为出发点,强调主动式、启发式、开放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青少年带着探索的欲望来求学,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其科技文化素养养成。
2 科技馆展览教育的特点、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馆展览教育的特点
2.1.1 启发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主张:“不愤不起、不悱不发”。科技馆的展览教育也具有启发性的特点。它善于启发诱导参与者,充分调动参与者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参与者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启发参与者独立思考、积极思维,提高参与者主动获得科学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1.2 主动性
科技馆的展览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被动式、填鸭式正规教育,它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观众进入科技馆,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喜好自主选择参观路线、参与内容、参与时间等等,而且展品的设置体现了趣味性的特点,由此延伸的展教活动也都具备这一特点,可吸引观众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探索。当青少年主动求知时,会表现出情绪愉快、积极好学的态度,精力集中,能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对科学探索有浓厚兴趣,思维敏捷,积极感知,有较充足的自信心来完成一定的任务,学习科学知识的效果好。
2.1.3 参与性
科技馆设置的展品展项大都具有互动参与性,它不同于学校的课程,比如认识星空,太阳系成员等,教师只能配合挂图等讲解,它也不同于以往的展览,只能看不能摸,而是倡导观众亲手操作参与展品,进行探索研究,其中很多展品结合先进的声光电及虚拟现实技术,逼真还原现实场景,带来从未有过的视听感受,从中更能直观形象的理解科学内容,体验科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创造欲望。
2.2 科技馆展览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中的优势。
2.2.1 激发好奇心,唤起学习兴趣
青少年的科技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中获得的科技文化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灌输式的教育让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学习。而先进的科技馆教育理念是通过青少年对展品的全方位的体验,让青少年主动尝试操作,独立观察和思考,鼓励青少年主动体验,产生学习兴趣。而且科技馆的某些展品展示的是生活中不曾关注的科学现象的有趣的一面,或者是科学现象突破常规、发散思考的另一面,它讲求的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主动性都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2.2 直观体验科学,探索科学过程
科技馆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自己探索,在经历了操作、观察、体验、发现、探究、思考的过程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展品所演示的现象和原理,还有观察方法、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启迪,以及探究和发现的乐趣。特别是那些以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过程为原型的展品,还蕴含着科学家们进行科学探索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能够促成学生心灵上的某种升华。动手操作、体验科学过程是科技馆教育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参与、互动与体验,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变成主动的科学知识的探索者,并有所发现和创新。
2.2.3 启发科学思考,满足个性需求
在科技馆里,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灵活选择。科技馆的各种互动展品和主题展览以最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形象化手段,启迪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经历、不同生活经验、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兴趣的青少年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灵感。青少年的年龄、知识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喜欢和感兴趣的事物是不同的,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进入科技馆关注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在科技馆青少年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和结构选择性的参观学习展项和展览,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2.3 科技馆展览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2.3.1 科技馆辅导员创新开展展览教育活动的能力不足
目前大多数科技馆辅导员的现状是由临时性人员来充当,很多人只把这个工作当作是一个跳板,对自身的定位也仅仅局限于看护展品,维持观众参观秩序等,并没有认清自己的职责更是传递科普知识,开展科技教育。或者依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重复性的开展些经典活动,缺乏与时俱进的结合最新形势和知识创新性的开展展览教育活动的能力。
2.3.2 与学校联合开展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馆校结合”活动很多,但形式过于单一,大多集中在“科技馆进校园”、“科普大篷车”等常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是相对简单,比如进入校园的展品大都是些科技馆的经典展品,有些在科技馆中都已经淘汰,远不及去科技馆内参观丰富多彩。很多活动也是流于形式,联合开展的活动更多的局限于科技馆去学校做报告,或者学校组织学生去科技馆参观,缺乏深入探究学校课程和科技馆展示内容的深度结合,大大抹杀了科技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不利于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
2.3.3 受展品有限性约束,展示的科学内容有限
科技馆的展厅面积有限,设置的展品有限,涉及的学科有限,受这一系列的局限性的影响,展示的科学内容就有限。很多科学知识无法一一展现,青少年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在科技馆里不一定就能找到类似的展品进行体验,科技馆的展览教育也只能围绕现有的展览进行设计,这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3 科技馆展览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3.1 提高科技馆辅导员开展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辅导员是开展展览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如何提高其开展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是更好的发挥科技馆展览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的场所,是教育人、启迪人的场所,是科学的殿堂。作为一名合格的科技馆辅导员,要热爱科技馆事业,深刻理解辅导员的工作意义和作用,在日常工作中锻炼自己,除日常学习外,更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能力,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同时积极组织科技馆辅导员,立足实际,依托科技场馆科普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展览教育活动的自主研发。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科普教育事业服务。
3.2 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创新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1)与学校签订参观协议,让在科技馆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门必修课。充分利用科技馆的展项资源,积极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主动与学校签订参观协议,将参观科技馆纳入学校科普教育必修课程,使青少年不错失每一次接受科学熏陶的机会,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创新性、发散性思维方式。2)在科技馆开展科学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学校的科学课,是一门副科,课时少,师资力量薄弱。倘若发挥科技馆的展项资源和场地优势,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组织科技馆现场教学,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直观的课堂体验。同时也是作为以科普展教为主的科技馆,探索一种更适合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全新的科普展教模式。3)开展科普大讲堂,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科普资源,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将涉及政治、财经、生活、科技、能源、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科普讲解,纠正生活中存在的不科学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介绍科学、健康、优质的生活方式。组建科普专家报告团,邀请青少年来科技馆参加科普大讲堂,或者进入学校,将科普大讲堂送进校园。
参观科技馆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不断探索 打造市民喜爱的科技馆
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明会说,只有科普宣传到位,才能将科技场馆的功能推广出去,才能最大化的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截至2012年10月底,重庆科技馆共接待参观者352万人次,参观人数已进入全国省级科技馆前三甲,这样的成绩与科技馆有力度、有声势、有实效的进行科普宣传是分不开的。
在重庆科技馆努力实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重庆特色”的目标和建设提高市民科学素质的展示教育平台、沟通专家与公众的科技文化传播交流平台、面向全市的科普展览资源开发与服务平台“三大平台”的任务过程中,市科协一直牢牢把握科技馆发展方向,把科普宣传摆在重要位置,为重庆科技馆创造友善和谐的舆论环境掌舵领航。
重庆科技馆馆长郭定平说,重庆科技馆十分重视网络平台的打造。除了致力于将官方网站建设成为科普化、专业性的网站之外,科技馆还抓住目前新媒体发展趋势,搭建起重庆科技馆微博平台。据了解,科技馆官方微博注重联系当前的热点以及自创性话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普宣传。科技馆作为“重庆微政务”64个成员单位之一,今年7月,在由重庆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及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的“重庆微政务”微博群动态2012年第一期简报中,科技馆进行“微博科普”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受到肯定。
“良好的科普服务质量和科普内容传播形式是吸引客流的重要手段之一。”郭定平说,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一直是科技馆工作重点之一。
据介绍,为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业务技能,2011年,针对展品知识及操作、服务工作方法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科技馆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科技辅导员强化培训。2012年,重庆科技馆围绕“打造专业的科技辅导员队伍”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了团队导览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使科技馆工作人员的科普服务更加专业,更加优秀。开馆至今,重庆科技馆的服务一直深得市民的好评。
重庆科技馆还从硬件上保证了市民们通过观看展品,体验展品来了解科技,感受科技。科技馆共设生活科技、防灾科技、交通科技、国防科技、宇航科技和基础科学6个主题展厅和儿童科学乐园、工业之光2个专题展厅,常设展品数目达到440余件(套),并且展品还在不断更新中。
2009年9月9日开馆后,重庆科技馆只用了284天时间,客流量就冲破100万人次。2011年同月,科技馆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迎来了参观人次的第二个100万。到现在,科技馆参观人次已突破352万人次。参观人流量持续增长,证明科技馆正在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
科普活动形式多样 树立科技馆高端品牌形象
自2009年开馆以来,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外宣传,重庆科技馆始终围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抓住每一个宣传机会,全方位展示科技馆工作,大力提升科技馆的社会形象和地位”这一服务宗旨开展宣传工作,各种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宣传。
“要不断拓展科技馆的展教功能。”郭定平说,通过常设展厅传达给参观者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科技馆充分利用馆内的临展场地,通过自主举办或承办紧贴社会热点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临时展览,使原本固定不变的场馆设置真正动起来,增加了科技馆的吸引力。
开馆以来,重庆科技馆已举办各类主题临展27个,目前,参观人流量已达130万人次。“聆听恐龙的呼唤——重庆科技馆大型恐龙主题展”、“积木王国主题展”、“科技创意动漫展”等多个临展都掀起了媒体的报道热潮,“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媒体关注,市民关心,这样的口口相传让科普工作形成一个良性互动。”郭定平说。
由重庆科技馆精心打造的“科技·人文”大讲坛是目前国内最高端的纯公益性科普学术讲坛。开馆以来,“科技·人文”大讲坛致力于为公众在生活与科技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先后举办25期,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张召忠等国内外科技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科技馆开坛授课,受众人数约1.2万人次。
今年9月底,重庆科技馆“青少年科学梦工场”正式运行。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青少年科学梦工场”由趣味电子、陶艺空间、自然科学窗、创意加工坊和数字空间站五个常设课程组成,主要针对我市中小学生开设的校外科普培训基地,同时接待学生400余人上课。重庆科技馆通过打造具有品牌性的科普培训场所,逐步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创新科普教育与展示的窗口和名片。
全民参与 让更多人群走进科技馆
科普的关键,就是要普及。让更多人了解,让全民参与,这才是科普的本质。《科学素质纲要》明确要求: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郭定平说,科技馆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在市政府和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五一节开始,科技馆已正式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从国庆节开始,科技馆成人门票从原来的40元下降到30元,并将逐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为了扩展科技馆辐射影响,增加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机会,科技馆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两年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辐射范围在2012年底将覆盖全市所有的区县,服务群众44余万人次。老少皆宜、精彩纷呈的科普剧表演、科学小实验以及现场发放的科普小资料受到社区居民的喜爱。重庆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每到一地,都在当地掀起了科普的热潮。
为积极响应重庆市政府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政策,重庆科技馆自2011年以来已免费接待留守儿童上万人。作为公益性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市唯一的一所大型综合性科普场馆,重庆科技馆立足公益,特别关注和支持特殊群体的科普教育,开馆以来,针对弱势群体实行了相应的门票减免政策,同时,在特殊的节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上一篇:参观科普活动心得体会(整理5篇)
下一篇:参观监狱心得体会(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