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4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分钟。
农耕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耕文化;学校特色;创建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发展,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笔者致力于这方面的实践,进行“挖掘中华农耕文化创建学校特色”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
一、挖掘中华农耕文化精神,凝炼办学理念
挖掘中华农耕文化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精神追求,成为学校文化精神并浸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立足良田的地域文化和校情,梳理理念;以精耘为核心,形成理念体系。
二、挖掘中华农耕文化素材,建设“精耘”特色课程
中华农耕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农德、农文、农技、农艺等方面。农耕中有做人的道理、待人的礼仪、田园的诗歌、劳动的歌曲、休闲中的书棋……
因此,挖掘中华农耕文化素材,建设“精耘”特色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环境性、探究性、文化性、经济性,丰富、拓展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技能特长。
“精耘”特色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特色课程、活动拓展课程。本校自主研发特色课程教材,所有课程覆盖1-6年级。
基础特色课程包括:耘耕文明―节气与礼仪、耘耕诗歌―田园诗;活动拓展课程包括:耘耕棋艺―围棋、耘耕球技―篮球、耘耕音乐―葫芦丝、耘耕书墨―书法。
以课程为基础,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劳动体验”“耘耕之礼伴我行”“葫芦丝展耘韵”“精耘围棋益心智”“精耘篮球健体”“精耘书法”“耘耕诗歌诵读”“田园剪纸”“田园舞蹈”等活动。每周四下午是“艺馨课堂”,全校有围棋、篮球、足球、跆拳道、书法、绘画、合唱等活动小组,全体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聘请江南棋院、南国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有特长人才等到学校指导、训练和培训学生。到2014学年,我们一至三年级学生都参加过围棋入门培训,三年级以上进行围棋中级、高级的培训。
三、挖掘中华农耕的过程与方法,构建“精耘”课堂
中华农耕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包括播种、培育、助长、收获等方面。课堂如良田,教学过程就是耕耘过程,因此,我校在反复实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精耘课堂”模式――“四道耘学式”。其基本结构是:导学播种―互学培育―展示助长―2024耘获。
“四道耘学式”变革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不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正在讲,我正在认真听”。既重视教师诱导、点拨、示范的“导”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研讨的“耘学”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切身体会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牢固掌握新知,学会学习方法。
四、挖掘中华农耕的自然法则,构建“金穗”系列评价体系
中华农耕的自然法则,首先是“万物竞荣”,田野里的万物都呈现生机,既共同扶持,又有生存的竞争。其次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才有丰收。因此,我校依据自然法则,制订了精耘教育“金穗”系列评价体系。
各班设置一个“金穗”系列评价体系公布栏。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载体,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时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形成“学生―家长―教师”完善的系列评比,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每月2024
上一篇:农行合规教育心得体会
下一篇:农民培训总结心得体会(整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