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28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8分钟。
保险培训课程心得范文第1篇
对话嘉宾
覃旭VS赵守兵
T=覃旭
Z=赵守兵
第一道坎
重视动力系统:发自口头还是内心?
T:现在保险公司对培训员工明显重视了,培训周期短,培训办得越来越多,培训中心也越来越气派。所以说看一个保险公司成长潜力从培训中心的状况也可以略知一二。实际上,培训中心就是促进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加速器。
Z:对,这个加速器的作用不可以低估。出于市场竞争压力,现在保险公司对培训都是非常的重视,重视的程度与前几年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刚开始的时候,很有限的支持。现在是兵马未动,培训先行,
T: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我们从一些具体公司的培训实践来看看这个变化吧。
Z:8年前,我在一个知名保险公司的山东二级机构工作。当时公司寿险个人业务培训中心,更多的就是一个壳,既无培训也无中心模样。现在稍微有点规模的保险公司哪家不是尽力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哪家的培训中心的培训设施不全?就是新设立公司的管理层也是高度认同培训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培训学习是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提高人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升业绩的有效手段。
遗憾的是,现在还有一些新设立的公司因为股东求利心切,业绩压力大,管理者被逼只能一双眼睛只是盯着业绩,哪里看得到业绩倍增的动力系统的建设?何谈培训的环境和气氛呢?
T:其实最需要重视培训的还是新设立的公司,作为后起之秀,没有品牌知名度,薪金也不是诱人制胜妙计。培训既是保险公司吸引人才的亮点,也是公司提升业绩的助推器。如果不着力发掘自己的亮点,增员的这道坎,足以让新公司被动不已。
以前在保险业找高端人才,不易,所以就有了猎头之职,现在中层管理人员也是业内稀缺资源!这是不可回避的现状。因此加快培养人才、抓紧培训就成为保险公司的头等大事。
几年前,培训是整个行业的短板,问题至今依然存在,只不过有的公司培训渐成系统,有的还是初级阶段。在新设立的公司里,缺乏专业讲师,更缺乏培训教材,培训谈不上系统,当然也就没有什么体系。现在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Z:新公司要善于借,尤其要明白借水养鱼之道。“借!”是可行之道,哪怕是付点利息也可以!
一是借当地大学里的老师。大学教授虽不长于实战,讲讲公关和销售方面的理论还是在行的,讲授销售实战方面的课程,不及保险公司的实战高手。我们当时在保险公司就有过尝试。效果不错的。
二是借兄弟公司的力量,每个公司都有几个业绩、培训高手,关键要舍得投入,想法把这些人请来,为我所用,成功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三是借总部的力量。对于各地中支公司尤其如此,总部培训力量不弱,但是不容易为各地机构所用,要想办法。
四是借社会的专业培训力量。科学评估专业机构的水准及其课程,倘若对公司当时以及未来的业务有益,可力促合作。现在社会培训机构多,良莠不齐,所以还须评估鉴别。山东一个中支公司业务部经理对股票市场一直很有研究,他就把附近证券公司的一个不是很知名的分析师请来给他们上课,这个人并不是很有名气,但是的确很有实战经验,他的课程让很多人受益非浅。
五是借内部的培训力量。公司内部的管理员工、业务高手在实践中成长很快,就把舞台交给他们,让他们找到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极大激发他们的激情,作为公司不但借外脑,而且还要借内脑。
这些招数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当年都实践过的,借梯上楼,借水养鱼,最终在培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不但得到了总公司的嘉奖,而且声誉鹊起,系统内的兄弟公司也开始来“取经”了,包括遥远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方的公司。
T:说道底,最管用的“经”是观念的开放,思维模式的求异,是我们不受框框束缚的标新立异。
第二道坎 培训课程:本土经验如何与国际接轨?
T:现在企业界在热谈国际化,在保险企业范畴里企业战略、管理流程基本实现了国际化了,大部分公司不惜重金力邀麦肯锡、波士顿世界名流打造自己的战略、流程。目前,在营销培训方面,有的与国际机构合作比较紧密,新公司还在关门办学,与外界包括国际机构合作处于初级阶段。
Z:我还是主张将视野放宽为好。还是十年前,我们就有过这样的尝试,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1998年春节过后,我在山东某公司任职,北京某公司发传真告知将于“五一”期间举办“突破性的人寿保险销售系统”课程,主讲是国际保险界名流马来西亚的吴学文先生。这次有机会能听到国际性讲师的课程,我们都很兴奋,尽管每张门票的价格高达980元,十年前980元这个价格还是很高的,公司领导还是决定去参加。
1998年5月初,首都到处洋溢着初夏的味道,天空高远而辽阔。我们40多名内外勤人员从山东赶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聆听了2天的课程。与我同住的是时年已经56岁的老领导,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听完讲课兴奋得不行,直夸老吴不愧是国际级保险讲师,连续10年的马来西亚人寿保险全国销售冠军。
听国际名师的讲座是一种享受,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获益良多。回山东后,有伙伴就说:这么好的课程,我们真希望有机会能去参加。
此时,“突破性的人寿保险销售系统”课程已经在山东业务员中间传播开来,大家渴望一睹大师风采的欲望也被调动起来了。
T:一个有益于营销的培训课程,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煽风点火”,在交流营销技巧之外描绘个人职业远景、调动业务员的工作热情。
Z:是的。我们发现国际名流讲课的魅力之后就开始想法创造给人培训的机会,还是十年前的1997年,我们是某杂志的订阅大户。但有条件:我们动员人购买杂志,价值不低于一个额度,杂志社需要给我们提供2天的免费课程。
T:这类合作是典型的多赢,保险公司、培训机构、媒体三方受益。
Z:当时我们已经达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没有了业绩的压力,正好需要为业务伙伴提供培训。另外,作为一家保险行业的专业媒体,它们带来的课程一定是全新的。其实我们也是算过成本了的,参加培训的学员有1000多人,即便是媒体不供图书,人均费用也不过30多元,这些最新版图书可以给我们的业务伙伴很多新鲜的资讯。
事实证明,我们的合作是成功的,台湾讲师提供的课程非常系统,深受业务伙伴的欢迎。杂志也拓展了业务伙伴的视野,成为了他们的资源宝库。
T:现在本土培训机构不说如雨后春笋也是蓬勃发展,许多课程也是很专业且到位。我观摩过保险人组训学校,那是一个专门培训保险公司组训的专业机构,实战型的讲师、科学的课程、系统的辅导深受保险公司欢迎。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课程更受保险公司的专门岗位所爱。来自中国台湾
和新加坡的课程是否可以与本土如组训学校这样的机构互补?
Z:在10年前,我们本土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适应快速扩张,就需要借助培训机会给庞大的队伍传递一个坚定的从业信念,借助国际化的讲师,让他们了解保险业的国际化动态,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国际化视野的培训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国际化的讲师带来的是一股清新的风气,可以帮助队伍学习到最先进的销售理念和知识。
现在我们本土经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量了,本土经验也是值得重视的,互补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作为企业来说,肯定希望以低廉的价格购买高品质的培训课程啊。
T:这就涉及到课程含金量及价格的问题。中国本土培训公司的收费相对而言要低廉,保险人组训学校这样的机构的培训可能是物超所值,但是也有许多本土培训机构还是师资不强。对保险公司而言,有实力的公司不会在意这点培训费,只要有效果有价值,付出相应的成本大家都是能够接受的。我们也希望组训学校这样的优秀本土培训机构大量涌现。在目前这样市场结构及竞争态势下,优秀的本土培训机构与国际培训机构还是可以互补的,保险公司可以各取所需。
第三道坎 挖角大潮里谁支付培训费?
T:现在中国经济一个热点就是在教育培训领域,培训市场规模巨大,仅算我们保险业的中低端培训市场规模就大得惊人。但是因圈子里一个挖角的怪现象,意味着对人培训的投入于保险公司而言就要面对一个成本风险管控的问题:动辄10万甚至几十万的培训费用,培训结束了,人也跑了,怎么办?
Z:十年前培训价格当然要低廉一些,但是也不少。我们当时与某顾问公司合作,为期两天的培训课收费高达10多万,倘若是包括场地租赁费用等加在一起,听起来很可怕。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办培训班。
费用来源有四:公司承担一些,营销部自行解决一点,业务人员掏一下自己的腰包,对兄弟单位来学的收费高一些。我们把开班地点设在了济南市人民大会堂,1800个坐席,我们有1000多位业务伙伴参加了,平均下来,花在每个人身上的费用不过100多元。“三合一”的策略,公司和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引导队伍朝自我经营的方向发展,公司给予机会,提升益于个人。通过公司引导,解决了费用不足的问题。
对于这个“第一次”,我们对参加培训的员工也提出了要求,期望大家珍惜机会,树立公司形象、团队形象、个人形象。因此,培训执行过程中,外勤队伍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会场秩序异常安静。当时主持分公司工作的常务副总说,上千人的员工参加一个培训,比我们召开内勤工作会议时的秩序都要好!
T:高质量的培训课程极大地提升保险公司的形象,鼓舞了队伍的士气,提高了队伍的技能,应该说三合一的解决培训费用还是切实可行的策略。
Z:是的,更关键的是要把所学化为生产力,要产出。学了就用,活学活用。培训一结束。我们趁热打铁,就把吴先生提供的一份以服务为拜访借口的调研问卷印发使用,年底业绩再掀狂潮。
这也是我们在当地市场上第一次使用这份问卷的公司,自然在客户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对手醒悟过来,也照猫画虎使用时,有的客户说:我们以前好象见过,填写过。
总公司的领导闻之,更是目瞪口呆,因为那时候,总公司举办个培训班,预算费用也不过几千元而已。
第四道坎 如何打造特色讲师团
T:既要善假于物,大胆借用社会培训力量和国际培训机构的讲师,作为志在百年的保险公司更要打造自己的培训体系,现在各保险公司重视培训的另一个表现就是2024并栽培自己的培训讲师,但是地方机构的培训还是需要解决一个自己的师资问题。
Z:需要分支机构从自己的精英里挑选栽培。尤其地方机构这个问题是需要创新解决的。十年前,我在山东一个分支机构工作,作为一家地市级的分支机构,当时培训部有5个员工,与现在的多数机构比较,编制是够多的了,但是相对于3000人左右的营销团队,这个规模又显得太少了。
单靠规范化的课程,按部就班地培训,不但速度慢,而且业务伙伴也缺乏实战性。领袖说过:一切都要依靠群众。所以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营销团队里,团队中卧虎藏龙,业务高手各有各的独门利器。如果能依靠他们,不但能加快培训的步伐,还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使团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组建富有实战特色的讲师队伍,有不会讲标准普通话的长者,也有不会制作幻灯片的妇女,还有缺失理论的中年人。但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展业各有千秋,如《水浒》里的一百单八将:有少儿单大王,有3个月达成240多件保单的“战神”,还有紧盯企业家口袋的“大单高手”……
他们的现身说法却立竿见影,有着独特的效果。
培训就是要看结果,耍把式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是浪费钱财和时间而己。
由于我们举办的培训次数多、质量高,一直走在系统的前列,于是许多兄弟公司就提出要派人来参加学习。我们是热情欢迎。同时我们采取了适当收费的措施,他们也乐意。
就这样,我们一直引领并主导着全省兄弟公司乃至全系统的培训,几乎成为了全省的培训中心和基地了。
T:眼下一些公司选讲师的标准中有一个共同点:除了业绩、表达能力外,强调学历。
Z:2024培训师的培养,还是要选实战性的种子,纸上谈兵的培训不会有好的效果。
1998年3月,我们开始着手组建培训部门,打造自己的讲师队伍。本着起点高、有实战经验的原则,公司在当地报纸上刊发了招聘广告,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35岁以下,当时,应聘者多达上百人。
我们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要成为讲师,前提是在3个月的试用期内,业绩必须完成规定保费。
当时,有人怀疑选拔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如果不能在市场上真刀真枪的干一段时间,体验体验“死亡”的滋味,这样的讲师肯定是个纸上谈兵的秀才,华而不实。
保险培训课程心得范文第2篇
摘要:针对目前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现状,结合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要求,分析了我系该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认为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教学改革方面存在欠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针对问题提出要重点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改革考试方法,建设第二课堂等方面完善新的专业体系建设。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2024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2024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保险培训课程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2024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2024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3]黄维梁.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保险培训课程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2024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论-文-网LunWenNet-Com)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2024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保险培训课程心得范文第5篇
根据文件精神,高职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学校落实以教学为中心,促进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金融保险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工作岗位对学生的实践经验、工作能力要求非常高,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变革对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更加迫切要求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专家、教学工作者积极从事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总的来说,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在国内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和实践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理论。通过一年多的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本专业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与探析。
二、金融保险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一)金融保险专业分层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改革的根本,本专业首先进行了分层教学改革的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学生生源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兴趣的不同进行了改革,设立普高生、三校生两套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课程设置、选修课学分比例、课时分配等方面进行调整。在2015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本专业小班化教学课时占当期总课时的比例提高到31.05%;实施分层教学的课程占当期课程总数的比例提高到34.48%,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达到50%,已经达到教育厅设定的要求。根据生源的差异,对于普高生源的学生,开设《基础会计》课程,对于三校生,开设《银行会计》课程,既考虑到学生学科基础的差异,又与后续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同时,在专业实训课程、顶岗实习、跨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中充分考虑学习能力与兴趣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学、分组实训,不同的学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
(二)金融保险专业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选择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核心项目进行了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的改革,具体改革情况如下:1.《金融产品营销实务》小班化教学改革。本课程采用任务引领的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与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将部分教学项目引入课堂,在“金融产品认知”、“金融产品营销策略”、“金融产品模拟营销”等项目中与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中国银行、平安人寿等金融机构合作,由企业派遣讲师过来给学生进行分项目指导,学生在企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训项目。同时,根据学生能力与兴趣的不同,在分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层次性和学习兴趣的差异性,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通过分项目的方式,进行小班化教学改革。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体验式保险营销”项目的积极尝试,主要分为通关测试、增险销售、付费险销售这三个项目的实践,专业学生首先需要通过保险营销话术的通关测试,过了五个关卡之后,进行增险销售,对于能力突出的学生尝试付费险销售,再根据能力差异,从意外险到普通寿险、健康险、消费险进行差别化的“体验式营销”,既让每一个学生了解了营销的全部流程和业务特点,又差别化体验。2.《保险实务》课堂教学改革。分组教学,模拟营销。保险实务是从本院学生就业职业特点出发,培养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一门基础课,专业学生就业必须具备保险销售方面的实战经验。基于此,在课上,学生分为3~4人一组,共分为12组,就不同的保险险种进行了模拟销售。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保险产品营销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提高学生在保险产品营销中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总结一定的保险销售经验和营销技巧。每组学生表演完后,由其他组学生代表进行点评,并打分,取平均成绩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表演之后,再一起回顾总结相关险种的内容和知识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3.《商业银行实务》课堂教学改革。《商业银行实务》课程在基本知识点的讲授环节采取了学方式,在实训和作业环节部分采取了分层教学和小组教学的方式。在该课程的实践时间操作中会用到一套“智盛商业银行综合业务仿真实训平台”,包括个人储蓄系统模拟操作和对公会计系统模拟操作。教师采取了班内“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该项实训,全班学生均要求完成个人储蓄系统的全部案例操作,而对于知识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则进一步完成对公会计系统的案例操作,教师进行加分评价,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之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在部分作业的布置上采取小组模式,如商业银行信息简报、信用卡设计等小组作业。教师先进行情景引导、任务描述;学生自我思考讨论,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完成任务并展示。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学生们通过分工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分层教学和小组教学模式的引入,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之中。4.《银行技能竞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分层选拔。由于银行技能竞赛的内容为典阅银行软件(对公业务和个人储蓄业务)、银行三项技能(点钞、字符输入、翻打传票),因此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技能竞赛的初级选拔,通常来说,三校生的技能较为扎实,普高生的软件操作较为熟练,所以在备赛选手的遴选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差异,优胜劣汰。对于进入初级选拔范围的学生,进一步通过竞赛(院级竞赛)的方式从中进行选拔,根据大赛的要求,选拔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全国竞赛。通过这样分层选拔的方式,通盘考虑学生在不同项目上的优势,并从中选拔出最优秀的参赛团队。二是小班化竞赛培训。根据大赛组委会的安排,在参赛前3个月开始组织训练,并从院级银行技能竞赛中选拔出一部分学生准备省级竞赛,最后选拔出三名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采用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训两种方式。第一阶段为分散式实训,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在实训室或者寝室进行银行软件和手工技能的训练,第二阶段为集中式训练,每天由一位指导老师指导并监督参赛学生进行技能练习,并且每天考核一次。在最后集中训练阶段,采用全天停课的方式进行小班化培训,直到参赛前,小班化教学时间全部安排到实训室进行训练、模拟考核,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采用“每天一位老师,每天一次测试”的方式加紧训练。
三、金融保险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下一步的举措
一年多来的努力,本专业在执行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时,各专业、各班级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的比例均达到了浙江省教育厅课堂创新行动计划的要求,部分专业课程也进行了小班化教学的改革与探析。接来下,将进一步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全面展开小班化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一)校企合作,订立专业行政小班
由于本专业自2014级以来,只招收一个班级的学生,学生的生源主要为普高生及自主招生两种,接下来可以考虑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拆分成两个行政小班,同时考虑到本专业的特点,可以通过宣讲会的方式班级学生自主进行分班,并冠以“中国人寿”、“太平人寿”的公司名。具体改革有两个步骤:1.部分专业课程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计划先对2014级学生进行部分专业课程的小班化教学改革,从大二下开始,选择两门主要专业课程《保险团队运作与管理》、《金融产品营销实务》进行课程改革,在学期初,通过自主报名和企业选拔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太平人寿”班和“中国人寿”两个课程班,在课程的理论教学阶段,主要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指导老师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模块,由两家保险公司派出指导老师进行授课与指导,两个班级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充分体现公司的文化与特点,同时保险公司参与后续的顶岗实习管理关节。2.行政小班化阶段。在上述分课程小班化教学方式运作比较成熟的情形下,考虑在16或者17级的学生中,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分班,从职业生涯导航、课程设置、实训安排、教学内容等环节充分融入企业元素与小班特色,同时又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开展实质性的行政小班化教学。
(二)分模块、分难度实施分层教学
在原有分层教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分层教学:深化课程的分层教学。以《金融产品营销实务》为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简、中、难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在实训模块,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尝试赠险、简易险、综合性险种的销售,既兼顾大众,又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在作业模块,同样设立基本模块和附加模块,对于基本模块要求所有同学参加,并以此作为平时考核的主要依据,而附加模块则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和创新能力的考验。另一方面,可以深化技能竞赛的分层教学。根据竞赛的要求,将实训模块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模块,初级阶段为人人必过阶段,要求每一个专业学生必须达到,中级阶段难度相对比较大,为院级竞赛水平,高级阶段主要为全国技能竞赛准备,选的选手将参加全国规模的竞赛,既体现学生技能的差异,同时又能配合竞赛,两者相得益彰。
(三)优化教师资源,为分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上一篇:保险增员培训心得(汇总5篇)
下一篇:保险培训班心得(整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