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673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7分钟。
声乐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声乐教师资源缺乏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越来越的学生纷纷进入大学学习,致使声乐教师的数量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凸显。教学改变了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采取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虽然提高了声乐教学的效率,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例如,声乐课堂上,学生通常轮流发几遍声音,唱一遍歌,课堂便结束,教学质量不高。并且,教师无法顾及每一名学生,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减少,降低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
(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将所有的学生放在一起学习声乐,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声乐基础、声音条件、音乐修养、音乐素质、音准、节奏及音乐接受能力等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若协调不当便会影响授课质量。此外,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声音条件、音准等方面的欠缺,缺乏自信心,会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会对声乐课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二、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进行小组划分
分组教学模式对高校音乐教学课堂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小组的划分要注意几点事项。第一,要进行多样化的小组划分。小组划分过程中不能单纯依据学生的演唱水平,更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因素。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相同小组的成员要具有共同性,更要突出各自的特性,奠定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第二,由于小组划分过程中主要依据学生的演唱水平,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应向学生解释分组的真正意义,能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会不断增长。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对小组进行适当调整,定期进行小组的重新划分,促进每一个学生能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提高分组教学的效率。
(二)制定教学计划
要严格参照本校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并且要根据小组的划分,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提高教学计划的有效性。初级小组教学计划要增加声乐教学的比例,教材内容要增添小音域、小旋律的音乐,与学生的兴趣保持一致;中级小组教学计划要注意小组中的人数较多,根据学生演唱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选择相关的歌曲以提高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高级小组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突出歌曲的多样化风格,让学生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歌曲中提高音乐素养。
(三)加强彼此合作
现阶段,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招聘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分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奠定学生未来音乐发展的基础。此外,近几年,我国的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所以,高校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施分组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并鼓励其他学生对该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三、分组教学模式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教师数量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及琴房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求。其次,在短时间不能实现教学资源大规模的扩张。所以,要提高高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切实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此外,通过分组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教师及各种教学设施。
(二)竞争的教学氛围
分组教学是通过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演唱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客观上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及在同学间所处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单独在琴房里自我练习,随后在课堂中向教师展示,并得到教师的建议。然而,在分组教学过程中,小组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教师能指点学生声乐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能在听取他人点评时,对照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自身的问题。其次,学生的每一个表现都会受到同学们的关注,给学生自身带来一定的压力,学生为此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三)完善艺术实践部分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目前存在一个问题是缺少艺术实践环节。大多数的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会缺少实践经历,仅仅在考试过程中能获得登台演出的机会。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大多数的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紧张、怯场、恐惧等,影响歌唱水平的正常发挥。然而,分组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加艺术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现声乐成果的平台,从而提高了学生声乐水平。
(四)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分组教学按照演唱者的歌唱水平进行合理地分组,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演唱水平,并能公正进行自我评。其次,分组教学中将学生集聚在一起,能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听取教师的讲解,并且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声乐,随之向教师进行展示,之后教师会给出适当的建议。因此,分组教学促使学生共同进行练习,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五)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部分的学生会存在害羞、胆怯、畏惧等心理特征,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考试成绩。所以,开展分组教学模式,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演唱,并得到来自教师和学生的肯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增加学生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声乐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教学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19-02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不仅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歌唱人才,最主要的是造就高素质、合格的幼儿教师。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怎样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过硬、专业素养较强的幼儿教育人才,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最终培养目标。而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最核心的课程,它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有的培养目标,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声乐教师应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更科学合理、时效规范。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现状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由于招生政策的放宽,考生没有经过专业面试或考试,因此存在学生音乐基础起点不同,个体差异大的特点,在笔者调查的上下两届招收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许多学生没见过钢琴,有的学生会唱几首流行歌曲但是不识谱,唱歌跑调的大有人在,音乐基础知识、欣赏、演唱等都处于“零起点”。有的学生虽然喜欢唱,但是嗓音条件却很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音乐专业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由于受师资、教学资源等硬件条件制约,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大多采用集体授课,多名学生一起发声,同时训练一首歌,教师一方面要忙于钢琴伴奏,一方面要倾听学生的演唱,这样很难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个人,因此就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在学习状态下的个体差异,也就做不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人的嗓音生理结构先天不同,久而久之,个别理解能力强、嗓音条件好的学生表现突出、学有所成、自信心得到提高,而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完全掌握正确的发声状态,心理有所怠慢,甚至产生厌学的倾向,同时也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注重每个人的不同发展,减少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出适合每名学生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例如可以采用独唱、合唱、小组表演、重唱等多种方法进行声乐教学。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三)声乐教材现状
这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相关的教学用书也陆续出版,从宏观上看,突出高职特色的音乐教材少之又少,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材更是极其匮乏,许多声乐教师仍是借鉴延续本科专业院校或中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材,教师自选歌曲,专业性强,歌曲难度大,缺乏系统性,如:歌曲音域较宽,旋律复杂多变,缺少幼儿歌曲等等,这些问题难免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材要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素质、认知能力、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一系列因素,要降低歌曲的技巧难度,选择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性较强、训练价值较大的艺术作品为声乐教材是非常必要的,教材中要多选用一些中外各类题材的优秀幼儿歌曲,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时代特点。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对策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动力,教学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准绳,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就不能保证教学正常有序的进行。因此在每学期初,作为声乐教师要根据培养方案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及计划,这个目标既包括教师本人的学期目标、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做的学期目标,还有按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原则制订的学生阶段性目标。然后按照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沿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通过完成阶段性目标来实现学期目标。同时还要制订一个整体教学计划,每一课的计划要周密,教学环节要突出重点,一环扣一环,教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目标和计划的制订中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因材施教原则,即制定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类进行,因人而异,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二是循序渐进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制定。三要突出灵活性原则,即教师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时会反复考虑,但是课堂教学中会有很多变化,因此教师要灵活掌握,做到适时调整。四要突出师范性特点,即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声乐演唱方法、声乐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声乐教学能力,特别是幼儿歌曲的音乐教学能力。五是系统性原则,即在目标和计划的制订中不仅要考虑到声乐基础知识、演唱能力等全方面培养,还要在进度上安排合理,不能受课时和学时的影响,按照传统的教材生搬硬套,做到教材精练,触类旁通。
(二)创新声乐课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改革传统的模仿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并进的方法以“大课”、“中课”、“小课”等几种形式交叉进行授课,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大课教学
大课教学中教师向全体班级同学讲授声乐理论知识、声乐教学法、儿童合唱、儿童嗓音保护等内容。以合唱教学为例,除传统的齐唱外,可以让学生演唱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儿童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儿童歌曲《娃哈哈》时,我先给学生看一段热烈欢快的娃哈哈舞蹈,学生们看到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儿童载歌载舞,马上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为了避免单调的教唱,我提议大家可以分成几组,进行混声合唱,请几个同学当指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演唱,体会专业合唱团的创作过程。这种大课教学虽然面对的学生较多,但是依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同时学生在娱乐中得到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中课教学
中课即小组教学,全班以小组的形式练习,一名教师教授几个学生,以提高声乐技能为主。通过大课中的理论讲解对声乐技巧进一步详细指导,教学内容以不同形式的组合进行对唱、轮唱、重唱训练。在小组中,学生间起到“镜子”的作用。因为人数少,时间相对多一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议、取长补短。小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心理素质、舞台经验等有着独特之处。学生通过观摩可发现每个人的不同声音、歌曲的不同声部、不同处理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小课教学
所谓的小课就是个别教学,个别课就是“一对一”单独指导,是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从声音类型、音色特点、音域范围、换声点位置等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案,有针对性地教学。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要使学生的声乐技巧得以完善,这是大课很好的补充。
(三)声乐课程的整合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它包括声乐发声方法、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钢琴弹奏、声乐作品赏析、儿童歌曲等内容。由于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实用性、综合素质能力是她们从事学前教育的法宝。因此,学前专业的声乐课,应当改变“声乐课就是仅仅学习唱歌的课程”的陈旧观念,将一些发声方法、歌曲欣赏、儿童唱歌教学法、嗓音保护的基本内容等学科知识都纳入声乐课中。
教学中,应避免过分强调歌唱的专业性,适当降低技巧上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声乐、钢琴、视唱、欣赏等课程中提炼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具有较好的视唱、范唱能力,并能正确处理一般的歌曲,而不是在强调声音的位置、音域的宽窄、声音高度上下功夫。同时加强与幼儿教育实际紧密相连,整合成包括声乐技能训练、声乐作品鉴赏与分析、视唱、儿童歌曲演唱等内容的综合课程,使学生对声乐歌曲的演唱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唱歌的意愿。第一年以视唱、声乐、鉴赏学习为主线,后两年主要对儿歌演唱、儿童合唱、自弹自唱进行训练。
在声乐教学中应以学习幼儿歌曲为主线。多学习不同民族、地域、风格各异、不同题材的幼儿歌曲,让学生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为学生以后所从事的音乐教学活动积累更多的音乐素材。幼儿歌曲还要涉及歌曲弹唱,这是一门集演唱、演奏、表演等内容为一身的综合性艺术门类。歌曲弹唱最能体现音乐教学的示范性特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牢牢掌握这项技能,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一首好的幼儿歌曲,不仅能打开幼儿的心扉,启迪智慧,引导他们认识生活,热爱生活,还能影响他们的道德情操,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幼儿园的实际音乐教学工作中,幼儿的嗓音处于童声发育期,声带娇嫩,幼儿教师应懂得幼儿嗓音科学保健及基本的歌唱发声方法,教幼儿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让他们掌握简单的技能技巧,用歌声表达思想感情,感受到歌曲中的艺术美,使唱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声乐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交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培养其歌唱的审美意识,还要教会他们选择歌唱的方法、手段、内容的能力;选择幼儿歌曲教材的能力;为歌曲适度的定调、控制唱歌音量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声乐综合课中所涉及的从事幼儿歌唱教学需要的知识能力。
三、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而使声乐课堂学习的知识最终还是用于实践,因此,应加大学生实习或实践的力度,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机会,如: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歌手大赛、声乐比赛等,组织学生排练大合唱、小合唱、重唱、独唱参加校园艺术节、联欢会等。还可以在班级内、系部内定期举办声乐汇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这种形式不仅能发现她们的优缺点,从而使声乐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她们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还要经常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如:幼儿园、少年宫、艺术馆等从事声乐教学的部门,这样更有利于实践活动贴近现实,促进声乐的学习。
总而言之,作为重点课程的声乐教学,只有根据教学需要,不懈努力,大胆改革,大胆创新,才能循序渐进,不断发展,从而进入较高境界,提高声乐课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声乐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元认知监控 歌唱 意志调控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自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j.h.flave)于1976 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与含义以来,有关元认知的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和意识。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它包括三个部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对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及相关信息的认识;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为使认知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而对认知活动进行的监控和调整。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学生就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调节,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了解并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元认知水平,对于有效地开展声乐教学,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声乐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元认知监控理论及其在声乐学习中的表现
元认知监控是指在进行认知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运用自我监控的机制,不断地对认知过程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调解。元认知监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制订计划,即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计划和方法同动机和目的一样,常常是多种多样的,在几种声乐学习计划和歌唱方法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这种选择也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2.实际控制,即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进行的各种情况,发现认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执行选定的声乐学习计划与歌唱发声方法是声乐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执行歌唱发声动作的过程中,往往碰到一定的困难,此时则需要意志行动的努力去克服困难。3.检查结果,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根据认知目标评价认知活动的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歌唱发声的意志行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动作意志行动;另一方面是放松动作意志行动。评价一个歌手演唱轻松自如,总是说他“像说话一样歌唱”,说明歌者的各部器官像说话时那样自然松弛。4.采取补救措施,即根据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比如,发现问题就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元认知监控一方面通过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而进行,另一方面又使人们产生更丰富的元认知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元认知知识。
二、元认知监控理论在歌唱意志调控中的具体运用
歌唱意志调控是指人们自觉调节自己歌唱的行为、动作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歌唱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运动的意志调控是对在发声和歌唱中生理运动的意志调控。比如,对呼吸运动的肌肉内收外展的意志调控,对共鸣腔体打开运动的意志调控等。从过程来看,声乐训练中的每一种技能动作,比如,“肺部深入地呼吸”“喉咙打开”“声门档气”等,都是根据大脑中枢对刺激的感知所做出的反应。它起始于心理感知活动。这些技能动作所要产生的声音效果,终止于动作的完成和所取得的实际声音效果。因此,声乐技能训练是感知觉过程和生理动作过程共同协作完成的,它们都接受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是认知加工系统中的高级监控系统,歌唱意志调控中的元认知监控是指歌唱者在进行歌唱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歌唱认知活动的意志控制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1.元认知意志调控在歌唱运动中的作用
声乐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在声乐学习初期,学生必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动作),应该怎样做(动作)。歌唱运动动作与其他运动动作一样需要反复练习和巩固,这个过程就需要意志调控。歌唱与发声的运动动作是通过练习巩固起来的,形成所谓的“技能”。技能通过反复练习,即成为“技巧”。歌唱“技能”“技巧”的形成脱离不开对歌唱运动的意志调控。在歌唱与发声中,一切运动动作都需要意志调控。比如,念字时的唇、气管、齿、舌、腭、咽的运动动作;呼吸时的口、喉、肺、横膈膜、腹部和两肋的肌肉运动动作;发声时的声带、厌、喉、咽、鼻窦与额窦等运动动作等。这些器官与肌肉运动的动作,都需要演唱者的意志调控,因而意志调控在歌唱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歌唱运动意志调控过程中的元认知监控
歌唱与发声的积极动作意志行动与放松动作意志行动,是歌唱运动的意志调控的两个基本过程,是大脑两半球对歌唱与发声进行分析综合的主要过程。所谓“积极动作意志行动”,是指演唱者的神经细胞活动状态,是歌唱者按照预定的目标积极地控制动作器官进行的协调运动。所谓“放松动作意志行动”,是指演唱者有意识地阻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行动。这两者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在发声时,如果调控唇、齿、舌的积极动作就会引起运动神经的兴奋,这就是积极动作意志行动;相反,喉咙肌肉神经此时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活动状态,这就是放松动作意志行动。教师经常劝告学生甩开喉咙歌唱,就是为了减弱喉部肌肉的力而达到调控它的抑制力的目的。巴甫洛夫曾形象地把兴奋与抑制比作“天平两个盘”“不可分的孪生子”。事实上,在歌唱中有很多学生的面部肌肉总是处于一种积极动作意志行动状态,而相反应该积极兴奋的丹田神经和唇、齿、舌的神经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这就给歌唱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可见,积极动作意志行动与放松动作意志行动是同一意志调控过程中的不同的两个方面,也是同一意志调控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因此,我们在声乐学习中,就是要用意志行动去调控该兴奋的肌肉神经。比如,面部肌肉的兴奋,是为了抑制喉咙的紧张,反过来抑制喉咙的紧张,也是为了调节面部肌肉的兴奋。显然,在演唱与发声时,当支配唇、齿、舌的神经中枢兴奋时,支配软腭的神经就会受到抑制。当支配鼻头腔肌肉的神经中枢兴奋时,支配喉腔肌肉的神经中枢就受到抑制。简单地说,歌唱者就是要利用积极动作意志行动与放松动作意志行动去调控神经的兴奋与抑制作用,调控歌唱与发声运动动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元认知监控是为使歌唱的积极动作意志行动与放松动作意志行动的认知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监控和调整。在学习过程中,第一是要确定歌唱发声的正确目的和方法。歌唱与发声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结果,确定的目的越客观、越明确,越具有实际意义,所引起的意志行动越大。在我们面前,经常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动机的矛盾导致目的的认识、选择、确定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追求“面罩共鸣”在个体身上引起很大的兴趣的时候,放弃或修改这种目的是比较困难的。同样,追求声音“靠后”,在听觉中容易引起学生“通畅”“音量大”的兴趣,教师让学生放弃“靠后”,也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发声目的的选择和自己的愿望、兴趣一致,而且由于目的的实现,得到听众和社会的热烈欢迎时,就会给演唱者带来极大的满足。第二是在正确的目的确定之后,就要拟订歌唱与发声的计划与方法。但是,计划和方法同动机和目的一样,常常是多种多样的。在几种学习计划和发声方法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这种选择也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一个有觉悟的、意志力坚强的歌手,所制订的计划和方法必然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付出巨大的意志上的努力。第三是对确定的计划与方法的执行过程进行监视。在歌唱发声中,积极动作意志行动是意识的外化,比如,当需要唱音渐强时,气息的压力要在意志控制下逐步加强;当需要唱音渐弱时,气息的压力要在意志控制下逐步减弱。但许多歌手在歌唱发声运动动作开始的一刹那,注意力和意志力已经转移指向到其他对象身上,这种积极动作意志行动指向的“转移”严重干扰了新动作的有效实施,因而无法掌握新的技能技巧。第四是检查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目标的程度、水平,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正确的意识心理,必然得到肌肉运动的正确反映。无数实践经验证明,歌唱的放松来源于兴奋和积极。更具体地说,当情绪兴奋,唇、齿、舌、腭积极的时候,喉部肌肉就会得到放松;当情绪低沉,唇、齿、舌、腭的动作就会迟钝缓慢,喉部肌肉就会增加负担而造成紧张。
总之,运用元认知监控理论对歌唱意志调控进行控制,有助于歌唱者选择正确的歌唱与发声的目的和方法,有助于歌唱者正确评价、反馈歌唱活动进行的各种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及时修正,帮助学生提高声乐演唱素质和歌唱技能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学好、如何教好,如何进行创新。元认知理论在声乐教学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元认知监控理论指导声乐技能教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声乐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在工作计划要达成的目标部分,关键是要清晰的定义目标,表现形式就是清楚的定义目标对应的指标,并设置量化的指标目标值。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七个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竖笛学习、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内外名曲、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四、教学任务要求:
1、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与世界性的综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结合新课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补充延伸音乐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3、做好每堂课的检测工作,做到学一首歌会一首歌。
五、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前段时间我已经把自己调整回了正常的作息,还把自己的意识也给提升到了在校时的状态,基本上已经做好了工作的前期预热。尽管前一阶段日子比较悠闲,可是我没有将自己的学习习惯给丢掉,每天都不忘关注教学动态,始终让自己追随着前沿思想。同时也在研究过去的课程内容,以图从当中找到一点纰漏和好的地方,在做了多日的揣摩之后,我酝酿出了以下几点计划。
一、当下现状
在落实有利的教法之前,我得把教学里的各种因素都了解清楚,不让自己做盲目的努力。从上学期末我就注意到学生们普遍都在成长过度期,这个期间他们的声音条件还没有成熟,所以就不能做太高强度的训练。只能从简单的技巧教起,不过分的要求他们做练习,要根据他们的嗓音状况来做具体调整。再就是他们对乐理还理解不够,应该把这方面多做讲解。
二、工作目标
帮助他们了解基本的常识,学会调息和如何巧妙的发声,帮助他们找到唱歌的窍门,避免用那种粗鲁的唱法,否则容易使嗓子受伤,影响以后的发展。再就是给他们多普及乐器的知识,以及如何演奏,并多加以练习,让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种才艺。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可以用来抒情,或者是放松心态。
三、实践活动
让他们学这些知识,为的就是让他们从中增加自己的内涵和自身魅力,多一种技能便会是自身的价值得到提升。所以我也很努力给他们制造展示自己的机会,既可以使自己活得优越的自我认同,也能够使更多的人欣赏他们。在给别人带来美感和愉悦的同时,活得一份自信的成就感。比如多高一些唱歌和乐器的表演会,还有校园音乐会。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渗透德育。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2、为音乐情景剧设计图画、节奏、伴奏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1、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几个班上不同的一课时,教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课堂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4)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5)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
八、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7、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8、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初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4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歌曲,要正确引导。学生们在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这样的人,曲苑音韵,地球家园,华夏古韵,炎黄子孙,美洲风情这几个主题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每单元有歌唱、欣赏、音乐空间、演奏、音乐探究等内容。内容的安排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联系性,各单元之间又注意内容的衔接性或层递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个几个方面的内容:
1、知道有关音画的知识,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
知道“歌唱的咬字、吐字”和“合唱的和谐与均衡”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在歌唱练习中加以运用。
2、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3、能够背唱3—5首歌曲。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多地补充延伸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
3、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及时进行教正。
4、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声乐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首先,传统专业声乐教学具有时间周期长、目标专业性强、声乐练习时间集中、学生基础好等特点,而高中艺考生声乐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半,其中还要兼顾文化科目学习,声乐学习时间短且相对分散。同时,学生声乐素质参差不齐,基本没有声乐基础,更有部分学生是因高考音乐专业文化录取线较低而走捷径才学习音乐的。因此,高中艺考生的声乐学习呈现起点较低、学习时间分散不足、阶段性、学习功利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声乐教学必须从基础声音训练这一关键环节出发,而在学习目标、时间、计划上要与传统专业声乐教学有所区别,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如学习时间安排。对文化科目与声乐专业两者教学时间冲突的矛盾,可以利用高中学习阶段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声乐学习情况、学生可以随时听取教师指导的特点来解决。通过把课外辅导和上课结合起来的教学形式创新,使学生面对教师指导的相对单位学习时间延长,取得甚至超过传统声乐教学的学习时间优势,达到强化声乐学习和练习时间的目的。其次,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建立适合高中艺术班声乐教学的系统教材。由于目前高中艺考生没有专门的声乐教材,教学多是选择高校专业声乐教学歌曲或社会编写的高考声乐曲目,教学内容系统性和计划性较为薄弱,随意性大。因此,高中艺术班声乐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没有声乐基础、以高考为目标和处于高中阶段等三个特点、借鉴吸取高校传统声乐教材科学、系统内容优势,以传统专业声乐教学的初、中级曲目为主选编形成相对固定、专用教材进行教学。从呼吸、共鸣、咬字吐字、音阶、三度、五度、基础母音等最基本声乐练习开始。在此,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都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情绪,坚持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习,把基础打好,逐步使声乐艺术基本表现元素综合渗透进每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规范和计划性强的教学内容学习中逐步、扎实掌握好声乐基本功。再次,高中艺术班声乐教学在师资上也与传统专业声乐教学不同。由于高中音乐教师基本为普通音乐教师,其声乐教学水平、经历与专业声乐教师有一定差距,在知识全面、多学科综合教学能力和熟悉高中学习特点方面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高中艺术班声乐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大力发挥本身优势,以较为全面的综合教学能力弥补专业声乐教学上的弱项,另一方面则要不断改善提高本身的声乐教学方法和能力,特别在把握正确声音观念和对学生嗓音认识能力方面上加强学习,因为后者能力的提升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
二、与其他科目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学习
高中艺术班声乐学习的另一大特殊性是在声乐学习同时还担负着大量文化科目、音乐基础科目的学习,这就形成了学习时间、内容上的矛盾冲突。建立多科目结合的教学内容综合化学习,是解决这一矛盾、促进声乐、音乐基础、文化多科目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途径。
(一)与文化科目学习的综合
高中艺术班由于文化学习与声乐学习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反差,所以师生都极易形成重声乐学习轻文化学习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发展最终会影响声乐学习。因为声乐学习与文化科目学习在表面反差背后的深层次中其实有着深刻的联系。声乐学习中声音教学和训练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因为声乐表现实质是通过声音的美化去完成对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形象、情绪的表现,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本身文化素养的积累。因此,在高中艺术班声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声音的训练,而应该熟悉高中文科教学内容,挖掘歌曲内容与文科学习内容的联系,将两者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与文化科目的教师保持密切交流,双向结合,建立声乐、文科教学联盟,在不影响本身教学前提下使两科目的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尽可能遥相呼应,使学生通过联想、延伸、探究而实现科目综合学习。
(二)与音乐其它科目的学习综合
乐理、视唱、练耳等不仅是音乐高考的必考项目,也是声乐学习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声乐与其他音乐科目的综合化学习同样是必要的。首先,在声乐教学中渗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对两者学习都有促进作用。艺术班的视唱练耳在音乐高考中占重要的位置,而声乐教学中大量练声曲和歌曲的训练实际也包含着音准和节奏的学习。因此,在声乐歌曲的初学训练中,可先将不同的节奏分离出来,归纳成主要的几种形态进行单独练习,这样既可以提高歌曲教学效率又能同时取得节奏训练效果。其次,单纯的乐理学习比较枯燥,但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的与声乐课歌曲分析结合起来,就能改变这种情况。如常用记号、装饰音等乐理知识,都会在声乐学习中所学的歌曲中大量出现,在乐理的课堂教学上通过结合所学声乐歌曲,寻找、分析、理解这些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就可以很好的将两者具体联系在一起,使原本枯燥的乐理教学生动起来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具有创新教学形式和注重学习心理的声乐教学过程
建立良好的教学过程是高中艺术班声乐教学的又一重点,它包括与高中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创新教学形式和重视心理辅导、强化自信心两大方面。
(一)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阶段性结合的创新教学形式
传统声乐一对一教学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声音训练,但高中艺术班在教学时间和师资上难以完全支持这一教学形式。因此,选择集体课、小组课指导示范、个别课主攻突破的创新教学形式是解决这一棘手难题的较好途径。
1.集体课。
声乐基础知识的几大要素是声乐者学习统一需要掌握的,而由于艺术班声乐基础普遍为空白,因此,可以用集体课的方式进行“扫盲”教学。如正确的声音观念、歌唱呼吸形态、共鸣、咬字吐字,歌唱位置等。要尽可能凸显对声音判断的教学,这是声乐教学的关键。因为高中艺术生对声音辨别在观念上基本空白甚至是错误的,只有通过集体课的示范、听赏、分析、个人实践体验的重点关注,才能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这对后续的小组课、个别课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2.小组课指导示范。
小组课是将声音条件接近、声音类型相似的4~6人组织进行教学。教师近距离小集体教学通过对单个学生的示范、纠错、训练而使其他学生得到借鉴、启迪从而解决相似问题。小组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学生学习有了除教师外的具体比较者,这对学生间声乐学习交流、激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个别课主攻突破。
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在集体课、小组课教学形式解决了高中艺术班声乐教学的一些难题后,仍需要针对性强的个别课教学。这里的个别课教学任务是在小组课和集体课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人声乐学习做主攻突破,如换声点、真假声区的过渡,高音的突破、歌曲的处理等,特别在高中的中后半段学习期间,一对一是保证学生声乐学习水平稳定向上发展主要的教学形式。
(二)将心理辅导、强化自信心作为教学部分纳入教学过程
上一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精选{汇总5篇}
下一篇:增值业务工作计划{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