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培训机构客服工作计划{汇总5篇}

梦幻童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635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6分钟。

培训机构客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为确保本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顺利发行,本公司内部特成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工作小组”,其中营销策划组、销售管理组、客户服务组(参见图7-1)具体负责本次计划的营销组织工作。

图7-1计划的营销组织架构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工作小组

销售管理组

客户服务组

营销策划组

二、代销活动组织安排

(一)组织安排

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对于代销活动的组织安排,**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拟定了以下基本思路:通过与代销机构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充分调动代销机构的积极性,在为代销机构提供人员培训、市场推广、业务指导、客户服务等全方位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代销机构现有的资源优势。将本公司代销业务管理体系与代销机构业务营销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代销业务营销体系。

在本次计划的代销组织安排中,营销策划组负责整个代销活动的组织策划,与代销机构共同协商确定宣传定位、推广方式、宣传推广实施方案等,共同组织系列宣传材料,联合开展投资者辅导工作。

销售管理组负责代销机构的市场调研,组织实施业务培训、业务指导与业务考评工作,及时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在发行过程中与代销机构管理部门一起巡视各代销网点,督促销售活动的开展,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客户服务组负责为代销机构的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的客户服务,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跟踪市场反应情况,及时准确地上报相关情况。

(二)协议签订

为规范代销机构的销售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管理合同》及其他有关规定,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与代销机构签订了《**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销售协议》(以下简称“代销协议”),明确了本公司与代销机构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代销业务的日常管理工作,本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在具体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本公司将与代销机构密切合作,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做好风险防范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

(三)销售活动安排

1、按照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规定,对代销机构进行资格审查,以促使代销机构的各项业务准备工作符合要求,确保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销售活动顺利开展。

2、获得批文前,销售管理组配合代销机构对其一级分支机构开展市场调研、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本公司**证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简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指南、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业务规则与业务流程以及客户服务介绍等。同时要求代销机构对其下一级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培训。

3、获得批文后至发行前,营销策划组与代销机构确定整体宣传推广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发行公告刊登日前将所有宣传材料送达代销机构指定营业网点。销售管理组为代销机构一级分支机构提供强化培训,配合各重点地区举办路演推介会,为发行工作进行市场策动。

4、发行期间,营销策划组与代销机构共同组织宣传推广活动;销售管理组负责各地区代销机构的巡查工作,现场解决销售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向本公司总部及时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客户服务组为销售活动提供全面客户服务支持。

5、发行结束后,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要求,由销售管理组与代销机构共同对整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销售活动进行总结,对各地区发行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总结内容包括发行组织安排、销售业绩及客户服务等。

三、直销活动组织安排

(一)组织安排

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直销部分主要针对机构客户及资金量充裕的个人客户。本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特征及地域分布情况,对直销组织活动安排如下:

1、机构设置

目前,本公司在全国设有24家营业部以及北京、上海2个地区管理总部,为直销客户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直销业务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工作。

2、人员安排

为做好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直销工作,本公司将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周密计划,统筹安排。

在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路演推介领导小组与各地区工作组,具体如下:

(1)路演推介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路演推介工作的统筹安排与监督实施。负责人:张跃;

(2)北方地区工作组负责华北、东北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3)华东地区工作组负责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4)南方地区工作组负责深圳、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5)西部地区工作组负责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等地区直销客户的路演推介、开发工作;

根据直销客户的特点,各工作组应由销售管理组及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相关投资、研究人员组成,从计划的产品、投资、研究等方面向机构客户进行推介。

(二)销售活动安排

1、获得证监会批文前的直销客户走访工作

自着手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准备工作开始,本公司便将核心客户群的培育作为工作重心,与重点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为确保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顺利发行,本公司按照四大地区的分工对潜在客户进行了走访,介绍了公司的运作情况以及产品的投资理念等内容,同时与客户加强了沟通,了解了客户需求,为确定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销售活动安排提供了决策依据。

2、获得证监会批文后的路演推介工作

(1)本公司内部进行各地区路演推介活动的动员工作,协调一致,合理安排;

(2)各地区路演推介工作组全面展开实际工作,加强对各地潜在客户的推介、开发工作;

(3)在各地区的路演推介活动,注意与代销机构的协同配合,防止销售活动出现混乱。

3、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期间的直销活动版权所有

(1)在就近接受各地直销客户认购的基础上,深入挖潜客户资源;

(2)对首次认购金额超过500万元的客户,本公司提供上门开户及认购办理服务;

(3)发行期间不断跟踪核心客户,落实认购意向;

培训机构客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the IS09001 standard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s, the paper uses the system and process method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training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ining is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customer is the focus and the process method and PDCA cycle are used to achiev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关键词: 培训效果;PDCA循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Key words: training evaluation;PDCA cycle;continuous improvement;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87-02

0 引言

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对职业的满足程度,以组织、计划和实施的形式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的一种培训投资活动,是通过员工对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行动以有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过程,培训效果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证培训效果,可以使用ISO9001标准的过程方法,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培训质量和效果的能力。

1 基于ISO9001构建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质量标准是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制定后不断修改完善而成的标准,是针对组织的组织管理结构、人员和技术能力、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内部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体现企业保证产品及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标准。任何组织均可以使用过程方法来识别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职工培训完全可以参照ISO9001标准通过过程管理方式来确保培训服务的质量,可以通过建立质量目标并层层分解,明确职责,建立相应的质量程序和标准,使培训服务的各项活动都具有既定的明确的程序和方法并持续改进。

1.1 树立培训服务理念,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指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或潜有)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质量体系包含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具备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人力、物力,还要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规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项程序和活动。因此质量体系是一个组织落实有物质保障和有具体工作内容的有机整体,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方针、管理程序和工作标准,涵盖培训服务的所有环节,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基于ISO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树立全新的培训服务质量理念。根据ISO9001标准的要求,必须定义客户和产品,对于培训服务过程来说,客户有两类:一类是受训者,另一类是受训者所在单位。对于前一类客户来说,培训服务的产品是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教学和其他保障;对于后一类客户来说,培训服务的产品是受训者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等综合素质,培训服务的全过程就是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即一方面提供优质的培训教学和完善的保障,另一方面提供适应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合格员工。

1.2 实行过程管理,确保培训服务质量 ISO9001标准的核心是实现过程管理,通过对培训或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实现事前预防,使质量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确保培训或服务的质量。在培训服务中引入ISO9001,意味着将培训服务的全过程,从培训需求、计划、内容、教学、考核、评价等各个培训服务子过程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每个子过程都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并做到全员参与。同时确定不同子过程之间的接口,并对子过程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形式进行规范,使得各子过程能够有效衔接,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整体性。通过这种对培训服务过程确认,实现过程管理,确保培训服务的质量。

1.3 引入PDCA循环,实现培训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要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促进培训服务与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培训服务的各个过程,大到全局层面,小到微小细节,只要是与质量有关的,都可以运用PDCA循环来完成质量的改进。

1.4 追求顾客满意,将培训与用户需求相对接 追求顾客满意是组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以此来评价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可改进的机会。培训服务追求的是作为顾客的受训者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通过确立这一目标,对其进行监测,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实现培训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依照ISO9001标准,确定产品和顾客,分析顾客要求与期望,策划质量方针目标,画出培训服务的流程图,编制质量手册,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分解,规定相关过程并确定资源,再按照培训服务的各个过程编写相对应的质量程序和工作标准、监测与评估方法。在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一切培训服务的过程都要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之后定期对质量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内部审核,对于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及时纠正。

2 基于PDCA循环持续改进培训服务质量

如图1所示,PDCA质量环包括如下四个阶段:

P(Plan,计划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要求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在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的基础上,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D(DO,执行阶段),具体运作并实施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执行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或处理阶段),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PDCA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2.1 培训计划阶段 培训计划阶段是根据受训者、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内部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明确培训方案和培训质量目标以及识别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其顺序关系,确定过程控制方法和准则以及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

2.1.1 培训需求分析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培训的方针与目标,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体系是培训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需要进行组织、岗位、员工个人三个层面的需求分析工作,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向,结合岗位资格和行为、知识、技能、能力标准以及员工个人岗位胜任力差距和发展需求,制定出培训目标、方向、指标、具体计划、完成要求等。

2.1.2 确定培训内容 在培训中,比较常采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三种层次。知识培训常用于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技能培训考核的是操作能力;素质培训重点完成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受训者的良好价值观、态度、思维习惯和良好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工人偏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2.1.3 确定培训资源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部分,内部资源包括企业自有培训机构的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师以及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师、培训公司、咨询公司等。内部资源是优选对象,这是因为内部资源在有丰富的企业经验的同时,对自己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非常熟悉,其培训内容必定与受训者的工作相关,而且有利于锻炼团队精神。外部培训资源非常熟悉成人学习理论、特点和规律,能够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企业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利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合作组建培训团队,高质量完成培训目标,降低培训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

2.1.4 确定受训者和培训时间点 对于新员工,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对于岗位晋升或岗位变化的员工,因为都要从事新的工作,准备得却不一定充分,则要进行转岗培训;由于企业战略发生改变,如引进新设备、生产转型等,需要对老员工进行培训。因此要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内容确定不同的受训者,根据以往经验作出日程安排。

当以上要素明确后,采用5W1H的方式制定培训计划。5W1H是指培训的目的(Why)、培训的目标(What)、培训的地点(When)、受训者、培训讲师、负责人责任人等(Who)、培训的时间(When)、培训的形式(How)。

2.2 培训执行阶段 培训计划确定后,培训部门作为培训组织者,要为培训计划的执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培训师资、培训资源、培训安排等,在培训过程中要实时解决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培训结束后要完善培训档案、组织考核、培训效果评价等的相关工作。

2.3 培训检查阶段

2.3.1 培训效果评价 在培训项目结束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在内容层面重点检查培训方案和计划是否合理;在反应层面重点检查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是否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在学习层面重点检查培训内容、传授的方法是否被受训者接受,即受训者是否完成了培训的目标,提高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如出现问题,要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3.2 内部审核 培训组织者应按策划时间间隔组织内部审核,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培训服务实现的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范围包括与培训管理活动、培训资源提供、培训服务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如出现不合格项或潜在不合格时,必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原因找不出不放过、责任查不清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立即对其进行鉴别、标识和记录,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符合要求的培训服务得到识别和控制。

2.4 培训行动和处置阶段 本阶段是对培训检查阶段的各项结果与数据进行处理,收集和分析对提高培训服务质量有关数据,选取决定性或主要因素,借助数学方法(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等)确定各过程之间的内部关系,确定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产生原因、不再发生的措施,以便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要进行总结,避免反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提交至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改善。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计划阶段,首先应对于前一次PDCA循环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再次进行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具体办法;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实施阶段,应确保解决问题所需的培训资源是否支持问题的解决;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检查阶段,应对重点对问题过程重点监控,严格不合格项控制;在下一次PDCA循环的培训行动和处置阶段,应进一步对问题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将遗留问题转入再下一次PDCA循环之中,继续按上述PDCA以循环实施改进,使培训过程成为持续的、永不停滞的过程。

3 结束语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利用ISO9001的PDCA循环工具,通过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培训检查、培训行动和处置建立培训管理与效果评价体系,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理念,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达到培训过程和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书庆,吴田.基于PDCA循环原理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方案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66-70.

[2]陈林.基于ISO9000PDCA循环科学培训管理体系的建立[J].福建质量管理,2009,(03):57-58.

[3]韩莉.基于PDCA法的教学质量控制应用与研究.科技信息,2007,(34):368-381.

培训机构客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企业;市场营销;营销阻力;执行性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065-03

[基金项目]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科课题“中国西部小企业营销阻力研究”(批准号:CCRF2006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钱永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小企业营销;

陈 莹,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广告设计;

袁 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产品营销。(四川 成都 610103)

随着小企业营销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本课题组已经从调查收集的资料中总结出小企业营销实践活动的实态,并提出了营销阻力的概念,指出小企业营销存在环境性、战略性、策略性和执行性四种不同类型的阻力。具体到执行性阻力,主要表现形式为缺乏营销计划和费用预算导致营销活动的随意性、组织机构设置及制度的不规范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着眼于眼前利益导致销售人员的短视行为等方面。不同的执行性阻力源自于不同的原因组合。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每一项执行性营销阻力现状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实施营销计划与预算管理

1.小企业实行营销计划与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据对样本小企业营销实态调查的资料统计和分析,只有56.5%的小企业能实行营销计划与预算管理,可以看出小企业在营销计划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方面与大企业存在明显的差距(见图1)。只有210家占26%的小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见图2)。之所以很多小企业没有有效实行营销计划管理和制度管理,是由于小企业生存压力大,在营销理念方面更加注重短期利益的结果。

从小企业实行营销计划管理的情况与营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465家实行了营销计划和预算管理的企业,其平均利润率约为4.75%左右,而其他未有效实行营销计划管理的企业,其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43%,这说明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在营销活动开展之前,小企业们应制定有效的营销计划,藉以减少企业执行性营销阻力。

2.小企业实施营销计划与预算管理的对策。营销计划应涉及营销战略规划、需求预测、销售预算、销售区域设计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营销战略规划可以为企业营销活动确定一个目标,并制定出总体的经营思想和指导方针。小企业营销战略应立足于以行业追随者的身份去“精耕细作”,在产品和市场方面均实行专业化经营。在需求预测方面,小企业应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调查,准确分析消费者群体的购买行为特征,找出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需求,并预测企业市场容量和销售量。再以企业销售量预测为基础,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状况,预测出企业年度营销费用与利润效果,并对营销费用按计划营销活动项目进行预算分配。企业还应该设计好目标市场范围的销售分区,以便于后续营销渠道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最后,企业须制定完善的营销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完善的营销管理制度主要应包括销售计划管理制度、销售组织管理制度、市场情报管理制度、销售人员工作准则、售后服务管理制度、销售人员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

二、组建与完善营销机构

1.小企业营销组织机构建立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对小企业营销实态的调查表明,小企业在营销组织机构的建立方面是很不规范和完善的。仅有366家占43.94%的企业设置了营销部;有108家占13.12%的企业仅设置了销售部;有102家占12.39%的小企业没有设置任何营销机构;有192家占23.33%的企业并列设置了销售部和营销部;有177家占21.51%的企业并列设置了营销部和市场部(见表1)。

实际上,很多小企业由于对营销理论的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并没有理清企业营销活动与公关、市场研究、销售管理、广告等活动的主从关系,也没有理清市场调查与研究、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策划、市场营销执行和市场营销控制等营销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性,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企业营销执行力的有效性,进而影响企业营销效果。因此,企业应该在开展营销工作之前组建好完善的营销机构。

2.小企业建立合理的营销组织机构的对策。建立合理的营销组织机构,首先,需要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企业营销活动的具体工作一般可以分成市场研究、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广告与公关活动、客户关系管理等内容。其次,根据职务专业化、职务扩大化、职务丰富化等原理将工作内容归并,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或职务,比如市场研究员、营销策划师、销售员、客户服务员、广告设计师、公关等。然后,运用工作贡献的相似性或工作关系的相近性等特征,将不同工作岗位编入相应的营销各项分支部门,如公关部、市场部、销售部、广告部等。最后,将各分支部门组合成营销组织系统。在形成系统时,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好直线机构与参谋机构的关系,处理好各分支部门间权利和职责的分配。

三、打造具有发展潜力的营销团队

1.小企业营销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在本课题研究组人员对小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受访者不断提到“现在优秀的销售人员很少”、“企业营销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优秀的销售人员”等,说明小企业把营销的重点放在了终端销售环节,这符合其营销环境条件差、企业实力弱、企业生存压力大等基本特征。表2~表4是本课题调查收集到的关于企业对营销队伍的建立与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

统计表明,在营销人员的招聘环节,有470家占57.11%的企业主要关注应聘者的实战经验,仅有260家占31.59%的企业关注应聘者的理论水平。在培训方式上,有578家占70.23%的企业更加关注实战训练,仅有111家占13.49%的企业聘请外部高水平专家参与企业培训。在对营销人员的激励方面,高达711家占86.39%的企业选择了销售佣金激励,仅有161家占19.56%的小企业会采用提供培训机会这种激励方式。

从这些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小企业所重点关注的营销人员主要是销售或者推销人员。而且,无论是从招聘的要求、培训的内容还是激励的手段等方面,均可看出企业管理者主要重视短期利益的实现,而没有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发掘、培养和管理人才。

2.小企业打造发展性营销团队的对策。打造发展性营销团队,需要企业管理者树立消费者导向的营销理念,改变推销主导思维,全面认识营销各环节对销售结果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全面、综合地分析具有发展性的营销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并以此作为发掘、培训、考核和激励营销人员的依据。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应根据营销组织机构设计中对岗位的设置和对任职人员的要求,分析企业应补充招聘的营销人员数量,采用多渠道、从多角度考察营销人员胜任职务的能力。在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以及对在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时,应以提升短期业务能力为基础,以提升员工长远发展能力为目标,在培训方式和内容方面应尽可能丰富化。在对营销人员实施绩效评价时,应设计并采用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中既包括评价其短期工作绩效的指标因子,比如销售额、销售量、销售利润等,更应该包括能带来长期绩效的长效因子,如新市场开拓情况、自身营销素质提升情况、营销团队建设情况等。在对营销人员的激励方面,应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在激励方式上,尽可能摒弃“低基薪+高佣金”的短期激励模式,而采用年薪制、员工配股计划、职务晋升、企业年金、员工在职培训机会等发展性激励手段。这样,既可以提高员工综合营销素质与能力,又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有利于建立打造发展性营销团队。

四、建立综合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

1.小企业营销服务保障的现状与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企业是否开展了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来分析其在营销服务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图3和表5是关于这两个方面的统计数据。

数据表明,有44%的小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服务体系方面,有578家占70.23%的小企业注重售前咨询服务,有440家占53.46%的小企业注重售中支持服务。但仅有114家占13.85%的小企业注重使用调试服务,有213家占25.88%的小企业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由此可见,在服务体系的建立方面,小企业把关注的中心主要放在了售前咨询和售中支持服务方面。结合研究人员访谈调查得知,这是因为售前和售中服务关系到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得出去,关系到短期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而售后服务在他们看来,已经完成产品销售,无法实现短期利益,反而还会增加服务成本,所以不予重视。但这样的服务体系和思维,势必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难以形成客户忠诚,严重影响企业长期营销效益。

2.小企业实施有效服务体系的对策。有效的服务体系的建立,除了需要重视售前咨询和售中支持服务外,小企业还需要树立顾客满意管理理念,把售后服务作为一种营销控制手段,用以提高顾客满意度,这将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扩大客户资源打好基础。

在大多数小企业,市场分析、消费者定位、寻找客户、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后台支持等业务是分开进行的,这使得企业各营销环节间很难在面向客户时形成合力。因此,企业应利用呼叫中心等新型信息手段,结合传统的信息渠道,建立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数据库,通过管理营销各环节与客户间的互动,发现新市场和渠道,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提高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利润贡献度、客户忠诚度,最终为企业带来丰厚的营销效益。

完整的营销服务体系应包含建立动态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售前咨询服务、售中支持服务、售后服务以及客户投诉管理(见图4)。

参考文献:

[1]钱永贵.小企业与大企业营销管理的差异性分析[J].江苏商论,2006,(12).

培训机构客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等对有经验的会计、审计人员需求较大的单位,逐渐认识到会计师事务所在人才“速成”方面的优势,因此招聘人员时多附加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年限要求或注册会计师优先等,吸引了大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加盟。招聘方式既有公开招聘,也有通过审计工作关系直接邀请。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失的去向,主要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证券公司、风险投资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对这些用人单位来说,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的人员,多数具有专业能力强、肯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能够给单位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些单位能够提供不低于甚至远高于事务所的薪酬,相对事务所来说较低的工作强度,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因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见,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需求较大,而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工作人员也非常渴望改变工作环境,找到一个收入与付出更配比、工作环境更稳定的职位。这种社会现状客观上形成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潜在市场。

一、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架构设计

会计师事务所面对人才流失,采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多种措施,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但这些措施短期内难以见效,会计师事务所仍然处于被动向社会提供人才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当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既然无法改变环境,就应该顺势而为,化劣势为优势,变不利为有利,主动向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特别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可充分利用其“人才速成”和品牌影响,形成人力资源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总体设想是:会计师事务所处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部分员工“跳槽”需求的结合点上,可以主动向社会用人单位输送人才、定向培训人才,同时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有离职倾向的员工,在一定期间内稳定员工,提高员工的职业期望和工作效率,最终达到用人单位、员工、事务所三方的共赢。

(一)组织架构调整。为实现上述目标,会计师事务所应设立专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部门,或者在已有的人力资源部门中设置专门的对外服务小组。这一机构应由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熟悉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流程和业务特点的人员组成。机构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规划会计师事务所对外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整体战略,制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具体实施计划以及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二)规划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整体战略。会计师事务所应分析自身人才流失的动因和去向,调研员工对职业发展的真实想法,分析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中财务相关人才供求情况,同时与核心客户洽谈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设想,获得客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制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整体战略。

(三)制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具体实施计划。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应拟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潜在客户群体,即对有经验的会计、审计人员需求较大的用人单位,之后对潜在客户群体进行细分类(可按照行业或性质分类),形成人力资源服务的业务板块。根据不同业务板块的市场需求情况,制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具体实施计划。(四)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组织实施

1.与客户签订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约定书。通过与潜在客户群体的洽谈,确定客户需求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服务的范围,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约定书。服务范围通常包括:为客户定向提供符合其需求的财务会计、审计专业人才,为客户提供员工培训实习等。服务费用可比照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收费标准,或者采用签订审计或其他服务业务约定书的方式抵顶人力资源服务费用。

2.与员工签订专门设计的劳动合同书。会计师事务所应在传统的劳动合同书基础上,增加职业规划内容,明确员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是否愿意长期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直至发展成为合伙人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愿意在其他企业有人才需求时选择其他企业),确认是否同意加入“人才输出”计划(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职业规划的设计和总体安排等)以及“人才输出”计划的具体条款等。通过签署专门设计的劳动合同书,合理引导和管理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将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离职倾向转化为对外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竞争力。

3.建立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系统。会计师事务所可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客户数据库、员工数据库、供需匹配、供需见面、客户培训、后续管理等模块。客户数据库内容包括客户基本信息、总体人才需求、具体人才聘用条件、提供人才服务的具体时间、内容、结果的记录等。员工数据库内容包括选择加入“人才输出”计划的员工基本信息、目标雇主标准、事务所工作期间考核记录及评价、培训记录及成绩、主要工作业绩及特长、供需见面的具体时间、内容、结果的记录等。通过信息系统,将客户需求和员工择业倾向结合,力求为客户找到更适当的人才,为员工找到更理想的雇主。

4.对“人才输出”计划员工的日常管理。由于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书时已经明确了员工的发展方向,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日常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加入“人才输出”计划员工的工作,使其尽快成长为符合客户需要和员工自身职业规划的高端人才。一些员工在刚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时,愿意在事务所长期工作,但后来由于事务所工作强度大加之收入付出不配比而改变心意,也出现了离职倾向。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调查,与发展方向有变化的人员沟通,了解其实际意图,并引导其加入事务所“人才输出”计划。“人才输出”计划实施的范围,应尽可能做到实时更新、灵活机动。加入“人才输出”计划的员工,除了按照事务所正常的人事规定定级外,还应按照客户的需求分出若干层级(如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的主管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以形成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人才库。对于加入“人才输出”计划的员工,在考核方面应有特别的要求,例如,选择加入“人才输出”计划意味着在计划期内应严格执行事务所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安排,违者视同放弃“人才输出”计划;对这些员工除一般的考核外,还应增加其职业发展能力的考核等。目的是让这些员工在事务所工作期间能够勤勉尽责,并尽快成长为目标人才。

5.供需双方见面。根据客户的需求,事务所可从加入“人才输出”计划的员工中选择符合条件者,安排供需双方见面。在此过程中,事务所只是提供相关信息和双方沟通的必要条件,不参与决策。最终结果由供需双方双向选择确定。

6.邀请输出人才回所交流。对于客户成功聘用的“人才输出”计划员工,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跟踪其后续发展,并定期邀请其回所交流,以加强其对事务所的亲切度。如果其后续发展不佳,事务所则可以考虑重新聘请其回所工作。

7.客户员工培训及实习。会计师事务所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现有员工举行针对性的培训,甚至一对一的培训。在不影响客户工作的情况下,事务所还可以安排接受培训的员工来事务所实习,通过短期实战强化培训效果,积累实务经验。

8.解决独立性问题。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独立性问题的困扰,需要事务所及时制定必要的措施,防范由于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而可能对审计独立性造成的威胁。如果通过“人才输出”计划被客户聘用的员工此前曾参与为该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或者接受人力资源服务的客户同时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审计客户,则事务所须严格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4号———审计和审阅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评价该事件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并在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二、前景展望

培训机构客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规范 流程 提升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服务电力客户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四项服务内容之一,不仅是供电公司的宗旨和使命,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各项工作的基本标准。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纳入并网调度管理的电力客户数量也一直保持快速上升,作为公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度机构在客户服务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调度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司的整体外部形象。如何在实现管理目标的同时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规范高效的调度服务,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交易服务“十项措施”》的要求,南通电力调度机构在梳理调度服务环节、规范客户服务流程、健全调度服务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编制了《江苏南通电力调度服务指南》,进一步推进调度优质服务窗口建设,努力提升电网调度运行服务水平。

1、规范持证上岗,深入做好电力客户培训工作

为加强调度管理,维护调度运行正常秩序,调度机构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调度业务联系对象持证上岗管理办法,认真开展用户持证上岗培训,确保电力客户和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

首先要编制电力客户培训教材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一方面需针对电网调度业务编制通用培训教材并进行相关内容的动态更新,另一方面还要针对每一家新接入客户编制与其相关的个性化培训内容,以实用化的教材来确保客户值班员学有所用、学可以致用,确保每一次的培训都能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应注重日常调度业务中与客户相关的事故案例、典型操作、关键业务与技术难点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并运用于上岗培训工作,通过实际案例来提升培训效果。

其次是需坚持开展老客户的定期培训,确保值班员队伍的稳定。针对已投运客户,需要每年召开一至两次的定期培训,并对客户值班员资格进行年审。由于电力客户数量较多,而很多客户的人员流动性又非常大,因此,定期培训及资质年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客户人员变动及培训需求,一方面对补充人员按照新进人员标准进行培训和考试上岗,另一方面对原有值班人员进行每年一次的强化培训和资格审查考试,确保客户值班员队伍的稳定。

第三是要动态开展新客户启动培训,确保电力客户按期投运。针对即将投运的新客户,需坚持本着为客户着想、急客户所急的原则,尽可能满足客户培训上岗的时间要求。同时,针对一些新客户因为人手紧、任务急或路途远等特殊原因无法到调度机构进行培训的困难,还要尽可能安排上门培训或考试,解决客户燃眉之急。

第四是从严要求培训考试,确保值班员队伍技术素质。从严培训、从严考试也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严格培训考试、为电力客户培养合格的值班人员,才能确保客户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必要时,需对客户值班员进行两次、三次的培训考试,对于技能素质太低多次都无法通过考试的则从严不予上岗。尽管为此调度培训人员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却能够有效保障客户值班员队伍的技术素质,为客户和电网把住一道重要的安全关口。

2、规范设备投运,深入做好电力客户启动接入

相应管辖范围内的电力客户从提出接入需求开始,便意味着调度服务工作的启程,调度机构应始终坚持优质服务从头抓起的工作原则,做好客户的启动接入工作。

首先是规范并网调度协议签订。不仅需要明确规定调度协议的签订范围,同时需严格采用有效的统一范本签订,以确保协议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和责任义务条款的对等性。调度机构应向客户明确调度协议签订的准备条件并积极联系、指导客户开展前期准备,做好资料收集以及协议签订的材料准备,同时对调度协议签订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要求进行明确规定,确保电力客户并网调度协议签订率、备案率达到100%。

其次是规范新设备接入管理。调度机构应在地区调度规程中对新设备接入系统方案和规程设计审核进行明确要求。同时,为加强电力客户继电保护装置管理,调度机构应坚持做到早介入、早指导,在参与设计审查时便对客户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进行审查,提出涉网配置要求,既使客户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尽早进行相关准备,又可以确保客户接入设备满足电网运行配置要求。同时,应积极协助客户开展装置管理工作,协助装置缺陷、故障处理等。此外,为规范调度自动化信息接入工作,调度机构需明确接入的用户范围并对自身协助客户自动化信息接入的工作流程及完成时间进行严格规定。

第三是规范新设备投运办理。对于每一个前来接洽投运工作的客户,调度机构均需明确告知新设备投运需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需提供的参数资料、图纸、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清单,需提供的新设备申请报告,现场设备投运应具备的条件以及相应时间要求等。同时应对自身业务办理的流程和完成时间进行相应规定并明确告知客户,按要求向客户提供调度命名、下达调度关系、提供启动方案并按计划实施调度启动。

3、规范日常管理,深入做好电力客户运行服务

电力客户接入运行后,调度机构的服务重心便随之调整到了日常的调度业务开展。因此,调度机构应将专业管理与调度服务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通过规范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来实现客户优质服务与电网安全运行的双赢。

首先是规范停电计划与申请办理。针对日常的停电计划与检修申请单办理,应明确各项管理要求以及自身服务客户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同时,通过专项培训和在日常实际业务办理过程中不厌其烦的讲解来促进客户对相关要求、具体业务流程和重点注意事项的掌握,确保客户设备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客户调度业务的规范水平。

其次是规范调度操作与事故处理。一方面需重点做好值班员的技能素质把关,做好调度操作与事故处理相关规程、规范和业务流程的培训,另一方面在进行用户操作时,要特别做好调度开、竣工令及事故处理的询问、提醒和安全管控。此外,对于个别客户出现的违章行为,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确保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再者是规范调度二次专业管理。为确保电网与电力客户设备的稳定运行,调度机构应积极协助客户开展装置管理工作,明确日常运行要求,开展业务范围内的技术指导工作,向电力客户颁发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最新涉网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版本,协助客户开展装置检修、缺陷与故障处理、技术更新改造等,确保客户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和信息的可靠传输。

最后还要不定期开展现场指导走访。为切实做好客户的日常调度业务指导,调度机构应一方面通过日常工作开展和定期召开的调度信息披露会、“三公”调度监督员座谈会等对客户开展相关业务的咨询和指导,另一方面需不定期组织调度人员进行客户走访,主动了解电力客户生产流程和用电性质,帮助客户解决在业务上存在的问题,指导现场实际工作开展,切实提升客户调度运行管理水平。

5、结束语

通过对电力客户调度服务各项业务流程的深入规范和持续优化,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客户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由于客户值班员培训、日常业务实施、技术咨询指导等各项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开展,从而使得电力客户无论是人员技术素质还是设备运行水平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另一方面电力客户也可以进一步掌握和明确自身的各项义务和责任,对接入电网运行、接受调度管理、确保安全运行等各项工作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更高层次的认同,从而对相关工作开展无论是配合意愿还是配合水平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够很好地推动电力客户安全运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最终实现电网稳定与客户安全运行的统筹协调。

在规范电力客户服务流程的同时,调度机构还可以深入开展“公开调度服务承诺”、召开“电力客户座谈”、“走访电力客户”、“赠送服务指南”等相关主题活动,为调度优质服务工作开展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和提升动力。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