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精选5篇}

风中奇缘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243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50分钟。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浅析 问题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说是当前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将人事管理资料进行量化,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的一种主要途径。建立健全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对于有效管理单位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力资源合理管理和利用率有重要辅助作用。不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目前还没有达到有效辅助企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需要,其功能性和普及实用性还有待改善。

一、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开发前景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从技术基础上来区分,主要有两种。第一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完全依靠人力进行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和保存、档案分类和废旧档案的处理等。第二种就是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基于电脑软件和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一整套人事档案管理工具。也可以说是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版。

当前国内众多企事业单位中,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尚未普遍建立。而且有很多中小企业觉得人事部门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需要的,这也是观念上的误区。在今天现代化企业建设的需求中,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已是必然趋势,通过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来落实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成为迫切的需要。当前很多专业的程序开发机构已经设计推出了几款新型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一)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组建、功能模块设置、系统信息录入存储、内容的随机调阅、机密内容的加密和调阅权限设置、信息拷贝和安全性保护、系统防火墙设置和漏洞修复、系统数据改动记录等方面都要实现数字化操控和自动化处理。一方面方便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日常操作和随机调阅,一方面确保建立在数字信息平台基础上的系统安全和智能防护能力经得起考验,不会造成数据丢失,引发安全风险。

(二)安全性

对于像我们殡葬管理所这样的事业单位来说,从目前全国各地的就业形势来说,还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单位,也可以说是众多人才争抢的重点。其实不只是事业单位,任何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信息,都需要在一定的程序上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和安全防护。如果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内容可以随意更改,不留痕迹,无法修补漏洞,那就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升迁调动、职位删减和机构组合和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发放等很多内容。

出于保护内部人员的档案信息,避免违规操作、失误操作和恶意操作引起信息删减、覆盖、更改以及系统漏洞、系统升级换代或软硬件设施病毒侵害、故障侵害造成档案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数据库损毁,一定要注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和保密措施。

(三)现成的模块化设计和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融合

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调整和变动有的时候是很频繁的。就像我们殡葬管理所,也经过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方案等方面也在逐渐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了迎合单位的这种需要,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能顾在秉承当前和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以更加易于操作和功能组合的模块化设计来满足各项功能的需要。

比如档案录入模块中的个人账目分类管理、个人信息分类管理,按照时间、特定的岗位、职能、部门或工资水准、入职时间和学历等标准来划分的信息归类设计,可直接进行打印填报的表单设计等,包括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各项需要的各类型数据汇总分析报表,都应该在系统建立的时候就准备好,方便企事业单位更快速的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

换句话说,要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进行灵活、规范、可操作的模块组合,让企业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支持下开展个性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满足企业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在实践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落实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权限分级制度

在事业单位内,人事调动和人事资料的调阅、打印、录入、存储、更改等各项内容,事关重大。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事档案管理关系着单位所有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更应该将针对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所有动作纳入分级权限管理和监督体系中,避免有、假公济私和恶意篡改资料等行为。

(二)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审核

为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没有进行违规操作更改,应该以领导责任制和领导带头制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审核制度。通过权限分级,逐级逐层次开展信息审查,对比操作记录来查看核对,规避信息遗漏和违规操作。

(三)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协同机制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除了更加细化各项信息的录入存储和分析之外,要充分利用系统建立的各项数据表单来辅助落实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规划和近期调动。切勿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仅当作一个数据存储系统来应用,而是要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准确的数据分析能力为长远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服务。

四、结语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是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企事业单位要加快落实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尽快实现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的改良优化,为强化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人力资源消耗和浪费,对动人才计划,解决人才安置问题和离退休人员的劳保问题等提供有力的辅助。

参考文献:

[1]杨延军,米青,张索祥.基于WEB的高校工资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2]张丽,戴跃洪.基于B/S结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3

[3]应毅,毛宇光,刘正涛.基于技术的Web访问数据库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4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档案管理;网络技术;资源共享

1 引言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因此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即应用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业档案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是通过业务人员主导,利用硬件环境,系统软件,网络设备及其他设备,进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业档案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实现档案文件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业档案管理的效益和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个人。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及业务规范水平原因,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但仅限于对档案存放的管理,且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业务并没有关联:另还相当一部分地区还未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业务办理模式落后,往往依赖于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无法规范业务流程。另外,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业内各类系统标准多样,缺乏统一管理,给信息共享、交换造成一定障碍,从而引起重复开发,造成了资金和人力的浪费。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社会经济的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统一的、规范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 人事档案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设计思路

(一)解决的问题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严格遵守国家档案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属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一体化平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要完成对社会人员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相关档案的收集、信息化、整理、管理、利用等功能,并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分析监测,提供制定档案服务政策的数据依据。如何根据业务模式与用户体验,设计具有通用性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业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获得用户体验需求和业务流程办理需求,其中包括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在充分理解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规范法规的基础上,并通过需求分析方法总结出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开发思路。

(二)设计思路

本文主要思路为,分析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业务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设计和实现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首先,本文针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项目背景和所面对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且针对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之上优化改进了档案管理业务的办理流程,进而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形成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和设计指南。然后,根据前文所得的系统总体需求及设计指南,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架构设计。首先根据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模式提出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然后分别通过系统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两个方面进行系统架构的详细设计。其中技术架构要求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性能问题。在此基础上,首先设计出系统的网络结构和数据存储结构,然后基于架构分层模型并依据理论,设计出程序逻辑架构中各层的功能。功能架构要求能够全覆盖用户的业务需求,并需要考虑今后的业务扩展性,设计出完整的系统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其次,根据系统的技术架构及功能架构阐述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其中包括业务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及数据库存储结构的详细设计。再次,根据系统的详细设计,对系统实现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控制及项目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在系统实现之后,详细阐明系统测试过程,并讨论了压力测试的环境搭建和测试过程。最后,本文简单介绍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提出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改进意见。

3 人事系统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一)系统目标

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各类档案资源管理、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机制。档案系统的使用范围横向涉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地市级管理机构各相关科室及下属各单位,纵向涉及区县级管理机构及其下属各单位。本系统建设以高效率的信息化档案业务管理、高可靠的信息资源服务为宗旨,以建立档案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为重点,以满足档案管理者和档案利用者需求为目标,基于档案智能检索技术和电子化管理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档案管理现代化。

(二)系统解决的问题

电子文件的采集与处理。按照相关规则规范通过服务总线模式对业务经办系统提供接口,实现业务办理过程中业务档案进行电子化,并规定其所属业务关系,并指定其保管范围,期限,保密程度。主要内容是档案电子化及规范化。档案文件结构管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灵活的构建档案文件之间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规范的目录结构,处理各种档案逻辑结构的维护,建立方便用户查找的索引目录,并且管理档案文件的物理存放位置。档案业务关系管理。支持国际化标准的网络协议、软件体系结构和接口标准,便于平台扩展和升级,保证能与业务系统、OA系统以及其他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接口包括:提供JAVA的接口来保证与其他开发的业务系统进行无缝集成,主要用于各业务系统和本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提供WebServices的接口来保证与非开发的业务系统进行无缝集成,主要用于各业务系统和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提供JAVASCRIPT的接口来保证为各业务系统能够直接调用平台提供的一些界面,从而简化未来业务系统的开发难度。4、针对某些特殊功能,平台应提供一些控件来让其它业务系统可以直接进行集成,例如:扫描、打印等功能,平台应提供控件,各业务系统可以直接调用这些控件,并且产生的数据可以直接归档到平台中,供其它业务系统使用。档案相关信息的直观显示。多格式文件浏览器技术,可提供给FLEX电子文件阅读器进行展现。支持等宽、等高、百分比显示、支持缩略图、支持当前文件的文字搜索。

参考文献

[1]席飞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素质研究[J].时代金融.2011(12)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源热泵加冷却塔空调系统 经济性分析 设计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 TB65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地源热泵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若机组配置热回收装置,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一举三得,是一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

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发展前景光明。一方面常规能源日益短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我国具有较好的热泵科研与应用的基础。地源热泵技术在HVAC领域表现的优点有:系统能效高,运行费用低;设备运行稳定,对环境污染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1,2]。

1 工程概况及系统设计

本项目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F18地块某厂房建设。拟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空调区域为一个办公区域,办公区分为上下两层,总空调面积约为3150。办公室设计冷负荷477.7kW,采暖负荷为315kW;建议采用螺杆式冷热水型热泵机组。针对建筑地理位置分布,建议采用集中式系统,独立设置集中机房的布局。地源热泵主机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夏天,热泵主机制取7℃的冷冻水供到室内各房间的空气处理器中,从而达到制冷效果;冬天,热泵主机制取45℃的热水供室内空气处理器,从而达到制热效果。室内选用风机盘管作为空气处理器。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需求,为了保证土壤的热平衡,地源热泵地埋管数量按照冬季埋管量来确定,夏季不足的冷量由冷却塔提供。同时,机组运行时可开启余热回收功能制取热水,用于生活热水,供给工厂淋浴间。

2 埋管计算

2.1室外埋管设计介绍

一般来讲,一旦将换热器埋入地下后,基本不可能进行维修或更换,这就要求保证埋入地下管材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且耐腐蚀。根据地源热泵施工规范要求选择了SDR11高聚乙烯PE管。额定承压能力为1.6MPa,本工程立埋管采用PE管为D32×2.9mm。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利用管材“换热能力”来计算管长,土壤的排热换热能力为35~50W/m(管长),吸热换热能力为25~40W/m(管长)。埋管量的确定:根据该地区地热资源工程经验,每个孔按80m深,单U计算,单孔排热换热量5.6kW,吸热换热量4.0kW

室外埋管考虑如下两个因素:a、合适数量、规模的钻孔(埋管)量,保证整个系统经济合理。b、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热平衡性。综上考虑:根据建筑物功能以及负荷情况,竖直埋管系统以冬季负荷作为埋管规模设计依据。

2.2. 实际工程计算

地源热泵系统,实际最大换热量发生在与建筑最大冷负荷相对应的时刻,包括:各空调分区内水源热泵机组交换到循环水中的热量(空调负荷和机组压缩机功耗)、循环水在输送过程中交换的热量、水泵释放到循环水中的热量。根据夏季制冷、冬季制热负荷,经过计算得出该建筑需要的换热孔的数量如表1中所示:

表1 按制冷/制热负荷计算换热孔数

根据夏季所需排热要求,确定室外换热器设计总计107口井,单孔单U,下管80m深。根据冬季所需吸热要求,确定室外换热器设计总计60口井,单孔单U,下管80m深。为了达到热平衡之目的,地埋管数量按照冬季埋管量来确定,夏季不足的冷量由冷却塔提供。室外换热器设计总计60口井,单孔单U,下管80m深。

3 经济性分析

本项目除了地源热泵系统之外,空气源热泵系统作为比较方案。表2和表3为两种方案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比较。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系统相同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不计入经济性分析之内,安装费已经包含在设备费用之内,不再单独列项。

表2 两种方案投资成本比较表 单位:万元

表3 两种方案运行成本比较表单位:万元

注:空调主机每天开启10小时,平均电价为1元/kW?h

在论文中约定: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为方案1,空气源热泵系统为方案2。很明显,方案1投资成本较大,但运行成本低;方案2投资成本小,但运行成本大。为科学评价两种方案,根据费用现值(PC)和费用年值(AC)来计算分析[3],其前提是:假定在评价周期内,电费、成本、银行折现率等不变。根据方案1,地源热泵机组使用寿命为15年,每15年增加主机购置费及其他费用30万元,闭式冷却塔使用寿命20年,每20年增加冷却塔购置费及其他费用5万元;根据方案2,空气源热泵主机使用寿命为15年,每15年增加主机购置费及其他费用40万元,地埋管使用寿命按50年计算。

1、项目费用现值(PC)计算公式如式1:

(1)

式中:(CO)t为第t年的现金流出,(P/F,i,t)为贴现系数。

表4 两种方案费用现值比较表 单位:万元

经计算,方案1、方案2费用现值列于表4。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过程中,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的第15年、第30年、第45年,地源热泵主机使用寿命到期,增加主机购置费及其他费用30万元;第20年、第40年,冷却塔使用寿命到期,增加冷却塔购置费及其他5万元。同理,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第15年、第30年、第45年,空气源热泵主机使用寿命到期,增加主机购置费及其他费用40万元。由表4可以看出,在假定两种方案空调运行工况一致的情况下,在系统运行的第5年,方案1的费用现值为171.94万元,而方案2的费用现值为154.15万元,方案1比方案2多支出17.79万元,第10年,方案1比方案2多支出2.14万元,而在第15年,方案1比方案2少支出9.98万元。在第20年、30年、40年、50年,方案1的费用现值低于方案2越来越多,逐步显示出方案1的经济性。经计算,方案1、方案2空调系统约在运行第12年费用现值相等(见图1(a))。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15年和第30年,两种方案均更新主机,也就是两种方案均处于新的工作状态,而在第20年和40年,方案1更新冷却塔。方案1的费用现值仍低于方案2,显示出方案1的经济性优势。

2、费用年值(AC)计算公式如式2:

(2)

式中:(CO)t为第t年的现金流出,(P/F,i,t)为贴现系数,(A/P,i,t)为资金回收系数。

经计算,两种方案费用年值见表5。从表5同样可以看出,方案1的费用年值在前期比方案2高。随着时间推移,方案1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出来,在第15年,方案1的费用年值为34.53万元,而方案2费用年值为35.84万元,节省1.31万元,第50年节省2.62万元

表5 两种方案费用年值比较表 单位:万元

图1 两种方案费用现值、费用年值比较图

两种方案在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比较中,前期空气源热泵系统方案费用低于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方案,后期空气源热泵系统方案费用高于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方案。这两种方案约在12年左右平衡,也就是说12年后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将收回多出部分的初投资,在这以后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将实现盈利。

4项目技术分析及设计优化

利用经济性分析成果对项目技术方案和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在保证空调效果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电以降低运行成本是进行各项技术、经济分析的最终目的。尽管本项目采用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投资成本较高,但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比,由于其运行成本较低,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不但能收回多出的投资成本还能实现盈利,这体现了地源热泵系统供热项目较好的经济性。在经济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的运行成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因素可能造成系统运行成本偏高:1.循环泵耗电量过大,系统内循环水泵的耗电量占的整个系统耗电量比重很大。2.项目电价偏高,未实现峰谷电价。3.项目建筑多为轻体房,保温性能较差,导致负荷偏大,增加了主机的耗电量。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和建议:1.采用自控、变频控制。针对项目建筑物分散和地埋管孔分散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分散式机房,提高系统COP值,这在建筑物分散且服务面积较大的项目中采用显得尤其重要。采用自控、变频装置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流速降低后最远端建筑的供暖效果,根据实际负荷变化情况,控制末端循环泵开启数量。2.加强管理。主机耗电量是由末端负荷决定的,负荷降低能够直接降低运行成本。3.加强研究和监测。根据地埋管侧供回水温度适当调整地埋管侧循环泵的功率和型号,将会进一步拓展节能空间。并且,监测数据(单延长米换热能力)可作为今后其他工程重要的设计参数。

5结论

1. 地源热泵+冷却塔空调系统具有安全、清洁、环保等特点。采用费用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方案与空气源热泵系统方案相比,前期空气源热泵系统方案费用低于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方案,后期地源热泵+冷却塔系统方案高于空气源热泵系统方案,两种方案约在12年左右费用平衡。

2.针对经济性分析中发现的地源热泵供暖时运行成本偏高的情况,提出了采用变频控制、变换循环泵型号、地埋管分区等技术优化方案,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先瑞,郎四维.热泵的现状与展望[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1999, 18(3):41-44.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230-01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对象、任务、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项管理工作已日益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将信息化引入档案管理已势在必行。现在大多数档案部门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极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手段所替代。[1]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不单单是为了取代手工操作,更主要的是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改造传统的管理体制,其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及互联网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编目、利用、保管、检索等。实行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服务,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即做到储存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利用网络化的档案工作发展必然趋势。

因此,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时代所需,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所以,档案部门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高性能档案信息网为基础,加快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使其成为档案信息输出和社会采集信息的重要媒介和平台,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发挥档案科研先导作用。

1 影响和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因素

(1)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2)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3)档案信息资源缺乏,内容结构单一。

(4)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缺少标准和规范,信息建设孤岛现象严重。

(5)档案馆藏资源大多限于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缺泛质和量。

(6)人才匮乏、人员不足。

2 档案信息化建设建议及对策

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观念、技术、设备、方法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整合和定位。档案管理服务的创新模式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促进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凭借网络技术促成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这些都要依托于档案信息化建设,[2]因此,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意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2.2 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工作,实现物质保障

一是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硬件的配置,建设能够满足文档一体化、馆藏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数据存储迁移转换及备份、网络服务等功能所需的硬件设施设备建设,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运行,并配置高速扫描仪、文件服务器、数据存储器等。二是建立信息化建设硬件集成和稳定、安全、可靠的局域网,解决档案管理系统专门的终端接口和系统功能集成等问题。

2.3 加快档案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保障

一是加大电子、纸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二是对传统档案进行数字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选择性的把一些传统的纸质、照片、声像档案数字化,并存储到计算机中存储设备中。三是广开门路,从各方征集各类档案、精品档案,特色档案资源进行充实整合,制定档案工作目标,把档案征集工作列入计划中,规定完成的数量,丰富馆藏内容,改变馆藏结构为社会提供利用。四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产生的电子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进行整合,监督、指导。确保电子文件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可读性。五是对现有档案资源空间布局和组合方式的调整,使档案资源的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更有利于保存、开发和利用。

2.4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缺少标准和规范,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加强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导致各自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不能互通、共享,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系统建设无序发展。因此,一方面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范化服务内容,制订档案电子信息采集、管理、存储格式标准执行细则,提出归档电子文件存储要求,使之规范化和标准化。[3]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建立与档案信息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政府电子政务无缝接轨、有机结合,消除法律法规上的盲区和误区。

2.5 档案馆藏资源大多限于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缺泛质和量

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体系建设,实现电子档案资源整合。是档案管理部门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或数字馆建设的思想基础和追逐目标,核心是将来自各方面的电子文件(档案)能够通过网络向校档案馆实现实时或定时归档。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收集、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开发统一的操作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档案部门要加大对传统档案进行数字化,严格把握质和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选择性的把一些传统的纸质、照片、声像档案数字化,并存储到计算机中存储设备中,由于传统的纸质档案检索查寻不方便,保管利用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把这些档案数字化后,可以极大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2.6 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保障

档案信息化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系统工程。“培养”的重点是在职在岗人员。要对在职在岗人员普遍开展档案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选拔”的重点是新人。有计划地招收懂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才,充实档案干部队伍,为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持久的骨干人才保障。

3 结语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工作由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由实体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档案部门和每个档案工作者都必须积极参与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之中,提高对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实践,为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爱军.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6(2):44-46.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B/S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17-02

作者简介:刘红娟(1981-),女,山东夏津人,硕士,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化设计、网络安全;马飞(1980-),男,山东鱼台人,硕士,河南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图形图像处理;

齐苏敏(1976-),女,山东曲阜人,博士,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形图像处理;

武楠(1982-),男,山东泗水人,硕士,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化设计、机器人控制。

0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是由人和计算机网络集成,能提供企业管理所需信息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的人机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经营管理、资产管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和系统维护等,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HRM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HRMS从系统学理论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解释,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HRMS的开发模式有两种:Windows界面加传统的服务器(Client/Server C/S)的两层结构的工作方式和利用Internet技术,采用.NET平台构建出基于B/S(Browser/Server) 的三层结构的工作方式。采用C/S方式存在灵活性差、升级困难、维护工作量大等缺陷,难以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的需要。B/S模式又称Browser/Server或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中的一种。服务器一般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安装大型数据库系统,如SQL Server或Oracle。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专用客户端软件,直接使用浏览器访问。模型结构见图1。

1需求分析

HRMS既要符合企业本身的管理体制,考虑到各个部门的需求,又要考虑到B/S模式的特点,充分发挥它们的技术优势。要有利于各个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维护,使得各个子系统相对独立和相对稳定,实施并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设定工资标准项目和工资发放的管理,规范人事的调动管理、培训管理和激励管理,并对招聘工作的职位、简历、面试、招聘题库、招聘考试、录用等环节加以规范。系统还需提供人事档案的导出和报表功能。其中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本系统的基础数据和核心内容,包含人力资源档案登记、复核、查询、变更和删除5个子模块。由于档案管理的严谨性,该模块在设计时,对于档案的登记和变更都需要部门经理的审核,通过后方可生效。档案的删除在数据库实现时不能采用物理删除,而是仅设定删除状态标记,已删除的人事档案还可以恢复。系统需求功能结构图见图2。

2系统设计与实现

B/S模式下三层架构体系包括:视图层、模型层、控制层。

(1)视图层。以Structs为框架进行设计,提供用户可视化操作界面和Web应用的页面,不提供任何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图2系统需求功能结构图中每个需求功能子模块均有独立的界面。以视图层中人事档案登记界面为例(见图3)。

(2)控制层。连接视图层与模型层,判断请求应调用的业务模型操作和操作完应返回给用户的视图页面。可采用有限状态机理论分析控制层各控制状态的转移关系。

(3)模型层。主要包括业务逻辑和数据持久化两个主要功能。业务逻辑提供各种数据处理规则。例如用户名与密码的验证等。数据持久化为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服务,采用Hibernate持久层框架结构,实现对数据和程序状态的保持。本系统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充当数据层。在设计时,根据需求分析中提到的各项功能,可将系统分为5个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模块、工资管理模块、招聘管理模块、培训奖励模块(见图4)。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其它几个子模块进行管理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模块提供实时、高效的数据访问方式,包括人力资源档案登记、复核、查询、变更、删除5个子功能模块,所处理的结果均提交视图层,可通过Internet,使用浏览器查看。招聘管理模块分为职位管理、简历管理、面试管理、招聘考试题库管理、招聘考试管理、录用管理6个子功能模块。工资管理模块是系统设计需逻辑最为严谨的模块,为保证财务管理的准确性,该模块需与其他模块产生耦合,首先,需在人事档案管理模块设置工资标准项目,如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加班奖金等。然后需登记工资标准,并由部门主管复核。最后是工资发放登记,也需经部门主管复核。复核后的工资单状态为“执行”,付款状态为“等待”。具体的付款由财务系统完成,不在本系统功能设定内。通过视图层工资发放查询页面可以查看付款单状态和明细,如图5所示为工资管理模块。

3结束语

笔者分析了B/S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采用三层架构体系,实现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利用模型层的数据持久化设计可提供安全迅速的数据访问管理。利用视图层的浏览器访问方式,可提供方便快捷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减轻客户端系统安装维护负担。长时间的系统实际运行证明,基于B/S模式所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逻辑清晰,功能可靠,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

参考文献:

\[1\]张丽,戴跃洪.基于B/S结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设计技术,2005(3).

\[2\]高长元,姜晓丽.基于领域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7(1).

\[3\]KRUTH J P,VAN GINDERACHTER T et al.The use of finite state machines for task-based machine tool control\[J\].Computers in Industry,2001(3).

\[4\]武楠,房立金,姜春英,等.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空间对接仿真平台控制系统设计\[J\].机器人,2007(4).

\[5\]王峰,张景,李兵,等.基于Web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4(24).

Research on HRMS Base on B/S Mode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