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512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61分钟。
双百企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一、上半年我市金融业运行情况
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上半年我市金融业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金融机构集聚效应继续增强。
(一)我市银行业继续实现平稳增长,资产质量良好。
截止5月末,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5050.88亿元,同比增加312.76亿元,增幅为1.26%。存贷款平稳增长。截止年5月末,我市本外币存款16022.86亿元,比年初增加1767.98亿元,增长率为12.40%。从存款来源来看,企业存款7446.02亿元,比年初增加737.88亿元,同比多增287.98亿元。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增加222.22亿元,而定期存款减少76.16亿元;储蓄存款5629.42亿元,比年初增加509.82亿元,同比多增173.55亿元;其他存款2841.83亿元,比年初增加574.05亿元,同比多增427.70亿元。企业活期存款的增加表明企业资金面有所改善,经济活动趋于活跃;而股市持续向好调动了居民投资的积极性,储蓄存款有所回落。
我市银行业本外币贷款14289.45亿元,比年初增加3101.08亿元,增长率为27.72%。从贷款结构来看,短期贷款2777.35亿元,比年初增加40.14亿元,同比少增211.99亿元;中长期贷款7780.20亿元,比年初增加610.73亿元,同比多增89.99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保持快速增长态势。5月末,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913.53亿元,比年初增加315.58亿元,分别占中长期贷款增加额的55.98%和51.67%;票据融资3063.03亿元,比年初增加2344.91亿元,同比多增2269.54亿元。不良贷款保持“双降”。5月末,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05.09亿元,比上月减少4.16亿元,比年初减少16.94亿元;不良贷款率1.44%,比上月下降0.09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5月份大部分中资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外资银行继上月8个月首次下降后本月又小幅反弹。其中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别减少3.08亿元和0.74亿元;外资银行增加0.42亿元。
(二)证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目前,深圳上市公司已达10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26家)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辖区有4家公司已经通过发审会即将上市,有近百家企业正在辅导期内或已经完成了辅导,深圳上市公司的后备资源充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增速趋缓,但总体仍保持盈利。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辖区上市公司年一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为1316.9亿元,同比仅上升0.98%,但同期全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36%;共实现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了37.53%。
证券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截至年4月末,辖区共有证券公司17家,居全国各城市第一,证券营业部193家,总资产3697亿元,净资产1077亿元,实现股票基金交易量54167亿元。1-4月深圳证券公司仍总体保持盈利,但盈利额同比下降。深圳辖区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下降26%;17家公司中有16家实现盈利,净利润61亿元,同比下降24%。
基金业在全国继续保持比较优势。深圳基金管理公司有16家,其中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8家。深圳基金业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达三分之一强。截至四月末,辖区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154只基金,深圳基金总规模(8159亿份)占全国比例为34.95%。基金资产净值(6926亿元)占全国比例为33.66%。在市场大幅波动中未出现巨额赎回,一季度辖区基金公司共实现净利润8.2亿元。
期货公司安全运行。截至年4月末,深圳有12家期货公司,67家营业部。深圳期货公司累计交易额为29498亿元,占全国的10.21%,手续费收入总额1.35亿元,实现净利润约0.36亿元。
(三)深圳保险业保持稳定增长。
1-5月,深圳保险市场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15.78亿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产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39.77亿元,同比增长7.99%;寿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76.01亿元,同比增长12.16%。与全国相比,深圳保险市场增速高出3.13个百分点,其中寿险市场增速高出6.82个百分点,产险市场增速低6.7个百分点。
(四)深圳资本市场交易活跃。
截止年5月末,与年初相比,深证成份指数升幅56.16%,收报10127.92点;综合指数升幅为59.37%,收报881.77点;B股指数升幅为55.31%,收报421.33点。股票累计成交金额60165.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08%;基金成交1103.7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25%;权证累计成交214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4.62%;债券成交金额321.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5.44%;股票平均市盈率32.11倍。
截止5月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总数736家,比年初减少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3554.88亿元,流通股本2277.6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3.28%和12.55%;上市公司总市值38449.26亿元,流通市值22986.55亿元,分别增加59.44%和78.08%;投资者累计开户总数7828.07万户;今年前5个月股票累计筹资169.8亿元,比上年减少536.06亿元,减幅达75.94%。至5月末,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273家,总股本672.34亿元,流通股本301.57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9730.10亿元,流通市值4171.08亿元。今年前5个月中小企业板股票成交金额14835.93亿元,同比增加77.93%;累计筹资49.77亿元。
二、年上半年我办主要工作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积聚。金融危机中,各金融机构纷纷控制业务扩张节奏,招商引资难度加大。我办加大了工作力度,多方引进金融机构,取得了良好成绩。今年以来,我市新引进金融机构5家,其中1家法人机构,4家分支机构,保持我市金融机构数量的平稳增长势头。
二是积极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我办加大了协调力度,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办会同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监局、市民政局等部门举办4次“银企融资洽谈会”。有25家行业协会,近1000家企业及我市40多家银行参加,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后召开5次协调会,解决市百人服务小组调研中50多家企业反映融资难具体事项。
大力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我办先后出台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指引等文件。对原有的9家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进行整改,对7家新申报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了联合评审,其中4家已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正式开业,另有20余家公司申报审批过程中。
三是研究制订《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方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建立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给我市金融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后,我办联合中央驻深金融监管部门、深交所对纲要进行解读。我办参与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总体方案》出台后,我办迅速召集中央驻深金融监管部门、深交所起草了《关于建立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方案从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健全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深圳率先开展人民币国际化试点、推进货币市场创新发展、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在深圳设立本外币债券市场、大力推进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壮大金融机构的实力和竞争力、深化深港金融合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十个方面提出推动我市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四是积极推动深莞惠三市金融业合作。按照三市签定的《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精神,我办和东莞市金融办、惠州市金融办经过沟通,于6月5日签署了《深莞惠加强金融业合作协议》。三市将在建立金融合作交流机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拓展异地业务,为中小板、创业板培育上市资源,建设共通的信用体系,加强三市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携手合作,不断提升三市金融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五是积极推进深港金融合作。我办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市贸工局、国税局等单位积极开展对港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有关工作现已就绪,待国务院有关部位出台正式试点工作方案后即可正式实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有望迈出步伐。6月份,围绕发展香港商品期货交易所问题,我办与香港商品交易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证监局,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备份交易中心、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综合开发研究院等召开了会议,就香港商交所深港双方股权合作、产品开发、在深圳设立保税仓设施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深港双方表示,将根据深港两地市场的需求,深入探讨在商品期货方面的合作模式,提出具体合作思路和方案,经深港双方政府评估后,深港双方尽快自行落实解决有关事项。需中央有关部门支持的,深港双方可共同向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上报寻求支持。
六是大力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打造一流的金融核心商务区。加快推进福田金融中心区以深交所为核心的多批大型金融建筑项目的规划建设。目前,深交所营运中心施工较为顺利,周边4个金融机构项目联合招标已经完成,力争年内动工。中心区第二批金融用地已经奠基开工。尽快启动南山后海深圳湾金融商务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吸引总部级大型金融机构入驻,目前金融商务区详细规划已经出炉,将尽快结合金融机构的需求启动招商入驻工作。
加快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先进的金融后台聚集区。完善龙岗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一期的“七通一平”配套工作,目前基地一期已经基本具备了招商入驻的条件,基地二、三期的土地整备和拆迁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已初步拟定了基地的入驻标准、开发建设及管理运营方案,并调查汇总了金融后台机构的入驻需求,力争年内落实几家大型机构的入驻工作。推动南山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支持该基地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新型的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平台。
七是大力打造金融思想高地。今年上半年,我办成功组织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创业投资论坛、第三届中国私募基金峰会等重大金融活动。经我办争取与协调,第三届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国际论坛于6月16日在深圳成功召开,并从今年起,该论坛永久性落户深圳,为深圳金融业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牌。
三、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办将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紧修订完善《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方案》。我办牵头制订的《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待市政府上报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是大力推进深圳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配合深交所推出创业板,做好创业板的宣传和上市培育工作。配合深交所推动中小板制度创新,推动有关方面适当加快中小企业发行上市节奏,保持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合理比重,尽快扩大中小企业板市场规模。在总结2008年金融创新奖评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年金融创新奖的评选、颁奖及宣传工作,促进深圳金融创新和发展,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快推进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不断丰富深圳保险创新试验区的内容。积极配合深圳保监局等有关部门稳步推进火灾责任险试点工作,争取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试点,开放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推动科技保险,推进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开展保险营销体制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三是推动深港金融合作。积极推进人民贸易结算试点工作,以此为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实质性步伐,推动香港建设成为我国的人民币离岸中心。积极推动并配合中央驻深金融监管部门、深港两地金融机构互设异地金融数据备份中心。充分利用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及两地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以深港共建前海现代化服务业示范区为平台,支持两地金融机构在对方辖区开设分支机构及参与金融机构收购、兼并、重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并吸引部分在港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或后台业务迁往深圳。加大深港保险业合作力度,积极争取中国保监会支持,加大深港两地保险从业人员资格互认工作力度;探索适当放宽香港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限制,允许香港保险中介公司(主要是优秀的保险经纪各公司)进入深圳市场。推动深港两地保险业在承保、理赔等方面开展业务合作,吸收和借鉴香港保险业在产品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秀经验。
四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吸引金融机构落户深圳。继续修订完善和落实市政府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宣传推介深圳金融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后台部门落户深圳,努力实现今年市政府确定的金融业招商引资目标。争取年内出台支持私募基金发展优惠政策
双百企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强化机制建设,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建立领导责任制,提升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年初,街道党委会专题研究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把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之中,并叫响一把手工程,街道党委书记、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签订责任状,层层建立创建活动方案和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单位责任者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突出工作重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到位
双百企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24-02
一、背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教育部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简称“卓越计划”),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1]。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首批61所“卓越计划”试点实施高校之一。2011年,热能动力工程等21个工科专业成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为实现建设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校区的奋斗目标,保持与校本部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威海校区于2015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原为内燃机专业,创建于1988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联合办学,旨在按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汽车工业领域高级人才。2015年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目前威海校区的特色专业和主导专业之一。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如何继续发挥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培养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非常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专业主要致力于内燃机的设计及制造、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是一门工程性较强的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为汽车制造厂、发电厂、内燃机厂、锅炉厂、大型机械厂等。据专业近5年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后进入汽车企业及电力企业从事产品制造及工程设计等工作的比例约为60%,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的比例仅为8%。由此可见,目前社会能够提供的科研工作岗位非常有限,从而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为了加快推进“卓越计划”的进展,培养新型合格工程技术人才,能动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培养目标
本着“卓越计划”的“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同时遵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威海校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点,以“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注重能力”为基本原则,强化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备动力机械及系统研发技能和应用技术,能在工业、国防等领域从事动力机械及工程研发、新能源开发利用、系统优化设计、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模式
1.“3+1”嵌入式校企联合培养。在“卓越计划”的宏观指导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采取“3+1”嵌入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不是孤立的3年校内学习和1年企业实践,而是逐步融合、相互交叉的校企嵌入式联合培养。前3学年,培养方案将传统的双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每学年的最后4~5周为小学期。小学期主要安排卓越专项选修课程、企业认知实习、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总量控制,最终实现校内学习累计3年,校外实践累计1年。这种多形式、多层次的嵌入式实践环节,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体验和感知本专业对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在整个实践环节中,企业学习阶段是核心和关键的部分。在此,学生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任务:一是生产实习,实习岗位主要在企业的培训部门和生产车间,了解并分析实习单位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二是综合设计,在生产车间和产品开发部门进行内燃机或锅炉制造工艺设计及相关课程设计。三是毕业设计,根据企业的具体设计、改造、开发、攻关等任务,学生参与其中,选择某一子任务为毕业设计题目,严格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实现“真题真做”,且同一选题五年内不得重复使用。毕业设计要求由校企双方共同负责进行过程管理和考核,包括立项、中期检查、结题和毕业答辩,所有考核环节均在企业中进行,并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和答辩委员会。
2.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卓越计划”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的主讲教师,同时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来校任教。大中型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经历,并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师队伍的主要资源。本专业长期以来一直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其中包括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华能电厂、上海锅炉厂等企业,目前已聘请3名具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担任相关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同时,加大专业教师企业培训强度,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科发展规划,有计划指派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到企业带薪工作,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和管理活动。
四、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组是落实“卓越计划”各项改革和创新的基本点。根据能动专业的工程师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新兴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知识体系,为此增加了卓越专项选修课程,融合学科基础课程,减少专业基础课数量,增设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学分、学时学分分配见表1。
五、评价考核
考核评价体系的缺乏和不科学会使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难有科学标准和保障,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2]。因此,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以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达成度的评价,这需要学校、企业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参与完成。
实践环节的评价是考核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实践环节总成绩由四部分组成:生产实习、工艺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各部分的成绩由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评价。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由企业指导教师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在企业实践培养期间的平时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项成绩占各部分成绩的30%;报告(包括图纸、毕业论文)占各部分的40%;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占30%。最终实践总成绩按百分制计。
六、结语
为培养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合格工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和探索。实际上,培养计划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目前,由于该专业“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检验并完善。
参考文献:
双百企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校企三动阶段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在内的八点要求。
一、实施背景
(一)政策依据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和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都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重要指导意见,特别是《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4年)》更是明确提出了“与充分就业和市场需求相适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培训数以百万计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建成职业技术教育强市”的要求。示范校建设的核心是改革,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改革。
(二)市场需求
“十二五”期间,重庆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汽摩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的优化发展,对重庆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加快改革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重庆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学校基础
作为重庆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技工学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升培训质量,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计划项目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与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ABB(中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重庆长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在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等50余家知名企业内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为破解上述问题,我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三动、阶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三动阶段融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主要目标
(一)内涵解读
校企三动是指校企驱动、校企联动、校企互动。一是校企驱动,即学校与企业分别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解决当前校企合作中,“企业一头冷,学校一头热”的问题。二是校企联动,即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建设优质教材,实现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上联动。三是校企互动,即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兼职队伍、打造专业文化、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在兼职队伍建设,校企文化对接和学生评价方面的互动。
阶段融合是指把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基础培养阶段、校内外生产实训培养阶段、顶岗实习培养阶段。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需要,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学校理论与实训教学融合,企业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融合。
(二)主要目标
实现校企驱动、校企联动、校企互动,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训、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相互融合,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的有机统一。
三、工作过程
(一)校企三动,制定各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校企驱动,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学校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掌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校企联动,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建设优质教材
通过对企业调研后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同时,将企业典型生产任务转化为课程中的课题,并将企业管理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中,编写专业规划教材。按照企业生产过程要求,遵循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校企共同开发特色校本教材。
3.校企互动,共同打造兼职队伍,共同对接工业文化,共同考评学生综合素质
(1)队伍建设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定期互动制度》等制度,实现校企双方的“二级互动”: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学校派遣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学校通过聘请企业高管、总工作为指导专家,参与制订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为学生开展前沿讲座,企业提供技术骨干担任学校兼职教师。
(2)文化建设
校企互动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增强专业吸引力,丰富校园文化,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传专业之道。校企互动提升文化融合,吸引高端企业参与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发展,增强师生的职业归属感和专业成就感,授长青之业。校企互动对接文化建设,吸收企业文化精华,打造工业文化特色,引入企业核心价值观,知名企业产品展示,工业文化发展历程等,解生涯之惑。
(3)学生考评
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合作开发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建立有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实行课程考核以学校自主考核为主,实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形式;顶岗实习考核由合作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技能考核由学校和技能鉴定机构共同考核,从而形成开放的、多元的、立体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二)阶段融合,实践各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三动,阶段融合”的培养模式下,学校结合各重点专业实际,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教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构建了“阶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四段式、双循环、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1.数控“教产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践
“教产一体化”人才培养,即把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教”是指学生在学校教学环境中,通过学校教师或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产”是指生产,主要是指在校内实训基地或顶岗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承担生产任务,实行“教学与生产,工作与学习”一体,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实践能力。
2.汽修“阶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践
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共建校内模拟生产环境的实训基地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推行“阶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基础教学、校内模拟生产环境实习、校外真实生产环境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四个阶段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结合。
3.电子“四段式、双循环、校企联动”人才培养实践
通过对企业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的调研,构建“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校内1.5+企业0.5+校内0.25+企业0.75”实施四段式、双循环、校企联动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条件保障
(一)机制建设保障
学校聘请专家教授、企业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负责审核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方案、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定期召开会议,吸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专业建设的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
(二)组织建设保障
学校成立“校企三动阶段融合”培养模式领导小组,指导并实施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同时,学校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及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负责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按照“逐级分解、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原则,与各子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实行“五定”,即定任务、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建立进度定期检查制度,确保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三)制度建设保障
学校出台了校企合作等相关制度,先后与重庆长安、武汉华中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学校遵照《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文件,拟定了示范校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相关文件,依托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和学生评价相符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确保该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资金投入保障
根据示范校建设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经费给予重点投入,学校按建设规划资金,确保落实到位,保障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的正常实施和运行。
五、主要成果与成效
(一)主要成果
1.分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重庆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调研,走访兄弟院校,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学校总体提炼出了“校企三动、阶段融合”的培养模式,各专业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教育自身规律,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和岗位标准构建了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代表的“教产结合”课程体系,以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为代表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课程体系和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代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创新教学内容
(1)设计课程内容。各重点建设专业打破了学科体系,将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重新组合,构建新的课程内容框架,形成新的课程。
(2)制定课程标准。制定了《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等28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3)开发专业教材。编写了《数控车工编程与操作》、《电工基础与实训》等16门专业规划和10门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4.改革评价模式
制定了学生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方案、开发了学生素质“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开展了“多元立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发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学生评价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手册》等工具,形成了《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推广试点工作成果集》,出台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办法》《学分制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二)主要成效
1.专业吸引力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各重点专业招生人数增加,专业吸引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学校向社会输送了毕业生4543名,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82%、毕业生双证书获证率100%,两年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重点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先后参加第42届、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庆选拔赛、中国重庆第三届技能大赛、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六、第七届学生技能大赛。建设期内,学校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累计获奖341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9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7个,省级一等奖51个。
2.校企合作形成新机制,达成双方共赢新目标。全面推行“校企三动,阶段融合”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校企双方双赢机制、保障机制、互动机制、考核机制,实现校企之间的合作共赢。两年来,学校邀请30余名企业骨干、管理高层、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材开发工作;选派20余名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建立了由43名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师资库。同时,学校牵头成立了“重庆数控职业技术教集团”,并与42家兄弟学校、企业及行业协会签订了加盟协议,开展了快速制造技术新技术培训。据统计,校企合作年均培训鉴定受益人数达5000余人次。
双百企业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体验式 产学结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将两个独立的经济体融合,形成“捆绑”发展优势,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如何走出校企合作的新路子,从根本上打通企业和学校的壁垒,强化企业和学校的内生发展力,是职业院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应当在传统的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上有所突破,扩大校企合作的内涵。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浙江公路技师学院以物流专业为试验田,探索和实践了基于体验的校企合作新路径。这一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含校企合作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改革三大层面的创新。
一、完善组织保障,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1.发挥校企优势,建“双元”执行层
企业一元,学校一元。要实现“双元”的深度合作和持续合作,必须从组织层面加以保障。因此,学院物流专业创造性地搭建了校企合作“双元”执行层平台――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物流管理系主任、部分专业教师、企业人力资源总监、部分企业骨干共同担任。截至目前,与学院物流专业合作的百世物流、德力西、慈溪太平鸟、沃尔玛杭州西溪山姆会员商店等企业都是委员会的成员单位。
2.坚持“二三”原则,深化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成员牢牢把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等关键点,进行实质性合作。日常运行中坚持“二三”原则,即“二个建设”和“三个环节”,切实把合作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和项目上。“二个建设”是“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科学化机制建设”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三个环节”即: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实施校企合作过程监督。
3.改革企业架构,设立合作办公室
校企合作的深化,不仅需要依靠学校的变革,还要依托企业的“配套”改革,从企业架构上进行优化。目前,百世物流企业已经专门设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专项负责和统筹安排体验式工学结合的各项事宜。这是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多年来的一大突破,从根本上触动了企业的“心脏”,实现了双元育人的目标。
二、放大变革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体验式工学结合:课内外、校内外、在校学习与在职成长 “三结合”的育人模式
所谓体验式工学结合,即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通过所授知识的教、学、用三者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参与中切身感受到它是学为所用、学为即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实现思路是:在进入符合所传授知识具有较强相关性、实践可行性、适合多角色参与性三个要求的企业生产岗位的基础上,确定每个岗位的职能,并按预定的行为规则即每个岗位的行为约束,在一定的时间和互动机制约束下,按照实际的行为规则完成相应技能操作任务,并对操作结果根据预先确立的评价标准,结合企业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产生最终的评定结果。即紧紧围绕“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实施教学,并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在体验式工学结合模式下,学院与百世物流率先形成“4+2+1”育人方式。合作中,学校保留班级建制,以班级为单位,40个学生同时进驻百世物流的海宁呼叫中心,同时,建立企业教室,每周岗位实践4天、专业课程学习2天、休息一天。整个企业实践活动横跨一个学期,跳出理实教学课程安排固有比例。“4+2+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形成了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合一、技能培养与职业鉴定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五合一”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在校学习与在职成长结合“三结合”的育人模式。
在工学结合、接力培养的运行过程中,专业课程引入行业、企业生产技术标准,修订教学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专业教学知识体系得到了及时更新,学生通过企业项目实训,其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培养,由此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双线联动和深度合作。
2.企业教室:生产与教学合一型的实训平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由“双师型”教师担任基地负责人,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学院建设实训基地充分听取企业意见,聘请企业专家作为项目建设顾问,在方案制订、设备选型、物品采购、安装调试等环节上全方位参与、全过程跟踪,切实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物流专业的实训设施突出“全真性”“仿真性”,为实训课程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实训中心内采用企业信息系统(阿里巴巴),确保实训教学环境的信息化、全网化。
在此基础上,物流专业探索在合作企业厂区内设立“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教室。企业教室由教学区、工作区、培训区、成品陈列区、生活区等构成。企业教室使实践教学变传统的模拟教学环境为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强调教学的工作真实性和综合性,强调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养成职业能力。在企业教室里,学生不仅要与普通员工一样,完成日常的工作和考勤,而且还要同步学习专业课程。此外,还要参加企业组织的为期两周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心理管理、客服软技巧、业务提升等内容。在企业教室,学生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学徒,拥有双重身份,因此也要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考核与管理。
三、深化机制改革,丰富合作内涵
1.校企双主导的评价机制
企业需要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学生企业是否满意?这些问题需要校企共同来回答,而不能只凭学校的一张毕业证书说话。学院物流专业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品德修养、专业技能、与人合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企业的评价,用企业的制度标准、管理标准、生产标准、用人标准评价学生的能力,让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在“4+2+1”体验式工学结合中,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表现与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挂钩,形成了企业和学校双主导的评价机制。
目前,学院物流专业正和百世物流企业完善学生“毕业考”机制。如学生毕业必须通过行业、企业组织的考试。这种考试很特殊,不是一张简单的试卷,而是为期一个月的技能测试。题目没有概念、没有公式,全是工厂中的具体案例,请学生们制定解决方案。这就能够更好地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让企业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第三方”机构。
2.教师资源的“打包置换”机制
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特别注重技术和技能的职业院校来讲,双师型教师就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可以说,没有技术的职业院校是空壳,没有技能的教师是空身。要着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双师教师队伍,物流专业创新建立起校企双方教师资源“打包置换”的机制,即鼓励校企双向流通。
一方面鼓励学校物流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使专业课教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保证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有1个以上稳定的行业或企业联系点,专业教师每两年有不少于两个月的专业实践时间,每年学校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到行业企业锻炼。教师要带着课题、带着项目去企业实践,真正使教师做到联系一家企业,学精一门技术,结识一批专家,带好一批学生。另一方面,特别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自校外实训基地,他们大都具有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负责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校企教师资源的互换,大大加快了品牌专业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第一,企业教师的介入,使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要求更加融入,带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快速提高,促进了“理实一体”课改的升级;第二,老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学习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优化了学生管理的措施,为校内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完善提供了“活”的素材;第三,教师带着课题,深入企业内部,介入企业员工培训,诊断企业生产难题,合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乃至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学校智力支持。
学院物流专业长期以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贴近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走“同建一门课、同写一本书、同管一基地、同育一方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和教育资源优势,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实践条件,推动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有了明显的提高,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和就业稳定率均有提高,2014年就业对口率达到76%,远远高于2013年的42%。与此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创效,实现双赢。在合作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缩减了人力成本;为企业提供了智力服务,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增强了企业实力。
参考文献:
[1]姜小军.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
[2]赵桂芹.基于“工学结合”高职院校体验式教学推广与实践研究――以《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3]赵伟中,周雅静.对新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调查和思考(下)[J].河南教育,2013(11).
上一篇:双百行动改革方案{推荐5篇}
下一篇:双控机制实施方案{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