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AA范文大全网!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甄选5篇)

笔墨天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文共计1984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80分钟。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其他课程相比,“形势与政策”课知识体系灵活性强、实效性高,必须以新鲜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在参与中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号】2095-3089(2016)34-0026-01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与探索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必须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感,在参与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中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客观的态度理性看待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努力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先导。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统一。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具有内容更新快的显著特点。、教育部每年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各学校根据教学要点选择相关内容组织编写教材。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指导,各高校编写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师资不稳定。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具有难度大、变化快、备课耗时多的特点,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知识的获得方面,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它要求任课教师更要有较强的资料2024与整理能力、较高的政治敏感度、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必须对一个社会热点研究得更深入、梳理得更系统、分析得更透彻。

3.教学不规范。

教育部根据2024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部署,明确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经调查,大多学校在执行时存在偏差,学时安排普遍不足,不少学校四年只安排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二、2024参与式教学改革的思考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教学形式,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个体经历、互动活动、情感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产生认知、触感、价值认同。

1.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形势与政策课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使学生能够形成认识国内国际形势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互动话题讨论交流,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和分析,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形势政策观,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时事热点和政策焦点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必须通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才能及时传递,大学生也只有通过社会活动的实践和体会才能实现价值认同和价值弘扬。课堂内通过知识的传授,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课堂外通过对事实的剖析,解决“如何看”“怎样看”的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使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成“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契合的完整的教育范畴。

3.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丰富和活化教学内容,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带到实践中去验证,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实现了课内培育与课外践行的统一,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此及彼、身临其境、验证道理、坚定信念。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近年来,教学团队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以及成绩评价体系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努力在学生参与、氛围营造、建立机制上下功夫,挖掘课堂和社会两大教育资源,形成了共同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局面。

1.以专题讲座整合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来丰富教学内容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以专题讲授为基本形式,站在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高度,2024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作为教学专题,既有相对固定的内容模式,又突出时效性,不断整合教学内容,使专题讲授突出了时代性、针对性和知识性。

2.以团队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集中召开教研会确定专题,然后采用团队教学的方式,每名教师承担一个专题,并成为其研究方向,将这些专题研究得精、深、透,使之成为这些问题的专家、学者,这名教师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时期,专门学习、思考、研究本人担负的任务,并将其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团队成员团结合作,互相交流配合,注意各专题的衔接。这样充分发挥了团队教学模式的优势,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3.以移动互联网延伸教学空间

针对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近年来,我们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建设微信课堂的形式,拓展教学手段和渠道,课程容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2024当前时事资讯,并深度解读,将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编辑成图文并茂的专题,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自主学习。二是组织学生基于朋友圈建立相应的讨论小组,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起讨论,随时随地的交流分享信息,有效增加互动,扩大课堂容量。三是把课程考核延伸到微信平台。开发微信考试平台,建设试题库,让学生在答题完成后提交后立即看到自己的成绩。允许学生重考刷分,延长考试时间,让学生在成绩比较中获得类似闯关心理和冲动,从而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内容。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新制度主义:制度主义的“重新发现”

《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城邦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开创了政治学领域内对制度研究的先河。直到20世纪前期,对制度进行研究一直是整个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政治学家们试图通过找寻到一种完善的政治形式,实现各种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上讲,制度曾是政治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学可以称之为“旧制度主义”,其中的制度多指实体性的组织与结构。

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之后,政权形式得到不断完善,政治制度也日趋稳定。与此同时,以静态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受到了行为主义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的挑战。二战后,政治研究开始强调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行为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行为主义理论因为过于注重政治形式,对政治实质的揭示显得不足;因为强调方法论,而轻视了对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因为倚重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抛弃了历史方法。这些使行为能解释“所有政府现象”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行为必定发生在制度环境中,所以行为主义理论也必须考虑制度因素。1984年,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发表文章《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使制度主义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中被“重新发现”,进而诞生了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制度研究开始重回主流政治学研究视野。

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概念的发展

新制度主义并不是对旧制度主义研究范式的简单回归,它“不再强调政体对社会的依赖,而是主张相对独立的制度因素和社会间的互相依赖性;不再强调微观过程与历史效率性的首要地位,而是主张过程的相对复杂和历史的无效率;不再强调选择和分配的结果,而是主张行为的其它逻辑与意义、象征行为的核心地位” 。①新制度主义试图将其它的制度因素,解释为形成行政行为与公共政策的自变量。

作为新的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除了批判行为主义,对旧制度主义的合理处也进行了继承。它吸取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的内容,并采用了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因此,新制度主义将制度概念的涵义进行了新发展,表现为:第一,对制度概念的理解由静态转向了动态;第二,将制度的范围进行了相应扩展,从正式的规则和静态的结构拓宽到非正式的惯例、观念和结构。

但是,“新制度主义并不是由一个学派提出,有明确理论系统的理论,主要是一种学术上的潮流。”② 由于对新制度主义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在对新制度主义进行分类的诸多标准中,以罗斯玛丽?泰勒和彼得?霍尔在其论文《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里提出的分类标准最为出名,他们把新制度主义分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这些分类都被称为新制度主义,表明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即都承认制度的重要性,只是研究者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流派。

“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是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而这种行为和过程,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政策过程,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 ③新制度主义作为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对政治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定会对公共决策的研究起到很深的影响作用。

三、新制度主义对改善政策研究的意义

(一)新制度主义拓宽了学界对政策变迁过程研究的视阈

在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出现之前,行为主义学者认为,个人和其行为造成了政策的变迁,制度所起的作用有限;而旧制度主义研究者的视角则放在正式和宏观的制度,认为正式的制度结构变化造成了政策的变迁。

新制度主义以制度研究为中心,对公共政策的变迁进行研究。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可以从制度过程中受益,但是当制度一旦形成之后,对个体也会形成反向作用,通过左右其策略选择来影响政策。一方面,制度借助行为人影响了政策结果;另一方面,个人基于需要塑造了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自己的收益。

历史制度主义通过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政策为什么能在变迁时保持着相对稳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黑箱”使决策者为避责而倾向于减少决策风险并选择短期政策,故意设障延缓政策变迁,增加政策变迁需要的成本,这加强了对路径的依赖。但政策迟早会发生变迁,这是作为否决点或否决者的政治组织或行动者的态度立场,会对政策选择起到重要的影响。否决点和否决者在不同的制度结构中不同,在特定的制度结构里,要想使政策能够顺利通过,必须获得处于重要且关键位置的否决者的支持。

总之,新制度主义理论使得政治学者能够结合制度、环境和行动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公共政策变迁,使公共政策研究更加深入,结论更加趋向于真实。

(二)制度的引入,使对政策结果形成的解释更具说服力

多元主义认为,公共政策过程是党派与利益集团之间斗争和妥协的过程。精英主义则认为,政策制定更多依赖的是精英间的相互妥协。新制度主义将研究视角从人转到了制度本身,“认为社会科学如果能从对结构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人的单独影响,会获得更强的解释力。”① 按照新制度主义的观点,“行为――政策结果”的研究模式过于简单,对政策结果的解释很难具有说服力。因此,新制度主义这种“简单”的模式进行了扩展,把制度因素纳入政策过程,提出了两种新的模式,即:“行为――制度――政策结果”与“制度――行为――政策结果”模式。公共政策研究因为制度变量的加入变得愈加复杂,但更多变量则有助于探索更多的理论模式,进而提出新的政策研究框架。

由于制度安排不同,同一政策会在不同国家产生不同结果。历史制度主义在分析政策系统差异时,着眼点放在制度的中层结构上。公共政策研究里的“制度”概念一般是指生活中的政策网络。权力和利益在政策网络里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制度因素的界定功能,影响政治主体在政策结果里的权力布局,并依靠政治主体在组织里的地位来决定利益格局。主体行为因为受权力结构和利益目标的束缚,权力、利益和行为间会产生不断的协调过程,“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大量的政策活动与和各种参与者间建立与维持秩序相关。看似更多的是沟通而不是决定”, ②这种协调的过程,只能建立在依靠政治主体相互信任形成的社会资本基础之上,是公共政策秩序的前提条件。

新制度主义认为政策选择是在制度约束的前提下,政策网络中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同时,政策选择会通过制度这条途径,影响观念文化和意识形态。政策过程中,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适应性逻辑和结果性逻辑的冲突,要想协调这种冲突,政策网络中的主体也必须通过“适应性”来建立对其他主体的信任,允许其它主体对自己的政策进行修改,以最低限度地减少冲突。所以,冲突也是政策结果形成的各种原因之一。

(三)新制度主义对政策研究的发展具有建构意义

自从形成独立学科以来,政策科学之所以离理想目标仍相距甚远,很大部分原因是学科内部存在困境。首先,研究取向上存在着二元矛盾。面向过程的公共决策,以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基础,以理性为度量,形成了依靠行为主义指导的政策分析;但是面向政策的知识需求,则是以理论和知识为基点,以公正等价值为度量,形成了政策的研究制定过程,此种矛盾形成的分裂,影响了政策学科的更深一步发展。其次,行为主义思潮汹涌,对政策的研究过于泛技术化,“把政策分析建立在科学哲学与实证主义方法基础之上,此种倾向是不正确的。” ③

因此,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需要对政策的研究进行重新建构。宏观层面上,对制度进行分析是政策科学的部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价值要求,因为价值会在制度的变迁和政策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从具体的环境出发去考察政策问题,才能对政策选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作出正确分析,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抽象地讨论政策结果,并在推论的基础上研究政策效应。

中观层面上,旧制度主义以国家为中心,着重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而行为主义则以社会为中心,看重从微观上对个体行为进行研究。新制度主义相比较而言,处于中观层次,对下通过整合微观的个体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政策网络与团队运动;向上则通过对宏观结构与法律分析进行整合,研究制度变迁的过程和结构。在解释政治事件时参考背景和结构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制度学习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去解释制度的变迁。

微观层面上,行为主义研究者信赖的技术只是工具而不是学科发展的阻碍,所以我们要在国家的制度框架内、在相关历史背景中,赋予技术以现实性意义。新制度主义既然可以采用行为主义研究的相关技术,也同样可以使用相关实证研究的技术对政策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共政策存在的应用性问题,可以先由新制度主义来关注问题,再由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来进行论证。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博客;聚焦;表达;公共利益;功能;考量 ?

博客(blog),作为向公众展现个人意志的舞台已是一种不争的社会事实,作为一种与 时俱进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所接受,并且正在改 变着传统的网络和社会结构,对社会发展、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虽然公众和学界对博客及其影响的评估不尽相同,然而,仅从对博客现象的不断聚焦与关注 这一事实,不难看出博客的社会影响力正在日益增大。从20__年的两会期间,人民网推出的 "两会博客"得到了代表委员与博友的热情支持,一些代表通过博客方式阐释自己的政见, 到今年6月总书记在线直接与网民进行交流,等等,这些都在向人们昭示一种事实, 即网络、包括博客形式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相互交流沟通的现实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 各界的广泛接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与平台。如果说,过去学 界对于博客问题的研究更多是从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的视角进行思考,那么笔者在本文 中则是首次尝试从学理视角对博客聚焦与表达社会公共利益功能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

一、论题的提出?

?

必须承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群体利益的更加多样化,公众 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自身的利益和权利维护更加关注。我们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 管理者,本质上应当代表社会公众整体利益,应当通过各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使社会利益 格局达于均衡。换言之,政府作为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代表,其本质要求将全体公众整体利 益充分表达出来,使不同群体利益得到充分表征。如果 这一前提并不具备,那么即便政府本 质应当代表全体公众利益,但在事实上则是未必能够成立。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成熟的社会 ,一个成熟的政府,在对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问题时,起码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政府 如何来代表社会公众整体利益,即如何表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均衡问题;二是不同利益 群体各自利益将会通过何种方式得到表达与维护,即现实社会中的民意表达科学机制如何进 行建设的问题。由此可知,开拓、畅通多元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是一个需要全社会 共同努力的实践问题。?

然而,事实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社会公众的利益正在 分化,有些人成为市场化的正收益者,有些人则成为市场化的负收益者,目前中国社会阶层 构成中,公众已分别被纳入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问题日见凸现。 ?

一方面,现实中,强势利益群体已经构成实质上的利益集团,他们有能力利用各种资源,以 各种形式来诉求自身利益,来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其利益也能够充分地被政治决 策和公共政策所反映,因而其利益不但得到制度性保障,而且其利益在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 激励下可以被放大。甚至,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强势利益集团对某些政治决策和公共 政策的制定甚至有“影响”政府的实际能力,使政府决策带有明显的强势利益集团的利益导 向和偏向。?

另一方面,现实中,社会弱势群体已经形成,正在或者已经被边缘化,其利益要么难于 得到表达,要么表达得不充分。由于他们自身缺乏有效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通道和具体 手段,致使他们在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往往被边缘化。这样一来,弱势群体在市 场机制强化过程中利益已经受损的前提下,其利益诉求在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中如果不能得 到反映,那么整个社会利益格局就会越发失衡。或者说,在利益表达失衡条件下,社会利益 诉求机制必然是会严重缺损。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果出现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利益群 体的利益诉求无法通过有效通道和途径得以表达,那么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因信息不完善难 以反映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社会利益格局失衡。此时,当弱势 群体不能通过正常有效通道和途径使其利益得到及时有效表达时,往往会采取非制度化和非 正常途径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

如何回应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如何使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更 为充分?如何使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在信息完善前提下矫正社会利益失衡,进而实现社会利 益的均衡。特别是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的社会利益格局简单化和一致性,政治 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形成往往是政府单一主体行为,即制度转轨和社会转型后,社会利益已经 分化、公众已明显区分为不同利益群体的背景下,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必然要求利益表达, 即政治参与形式的改变,即要求公众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群体利益表达和社会整体利益均衡 。因而,如果说现代社会强势利益集团实质上已经形成,且利益表达、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 对其利益的反映已经非常充分,那么弱势利益集团及其利益表达的不充分甚至是严重缺位, 这对于社会利益结构失衡而言,则是一个值得社会加以深刻反思的。?

由此可知,如果说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是正常的,但利益关系不能断裂。通过 何种机制、何种途径使社会利益关系保持在合理的张力状态,使不同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 利益群体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得以实现,使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充分反映社会整体利益,使 各利益群体成员自觉成为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执行者,使其行为有助于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 实施,这将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重要维度。博客作为现代社会传播信息的特殊手段和 平台,对于补充与表达社会弱势群体话语,对于聚焦和表达社会公共整体利益,可以承载着 特殊的功能。

??

二、博客聚焦和表达社会公共整体利益的功能?

?

如果说,网络群体的出现并迅速发展,使之作为新型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其政策参与 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持续增长的庞大人 群为网络群体发展及参与公共政策提供坚实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日益更新的技术内 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组和虚拟俱乐部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一个超越物理空间平 台,从技术上保证人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促进交换行为,包括资源交易和 关系强化,催生了新的民意表达和结社模式,拓展了社会利益表达的渠道。?

概括地说,博客作为特殊网络群体在社会公共政策参与上更具优势:?

第一,政策参与形式多样便捷。博客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探讨,使之对政府政策进行建言 献策更加直接便捷,社会影响力增强。如,通过在网上对相关问题直接发表观点,引发或引 导社会舆论,从而使社会问题成为政府关注对象,进入政策议程,进而引起政府管理部门高 度重视,最终使相关政策得到改进和完善。?

第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强。由于博客政策参与形式的多样便捷,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 地聚集众多力量,围绕特定问题展开及时报道评论,引起社会聚焦与强烈关注,即可以凭借 自身优势将合理合法政策建议更为有效地传递到社会各界,既可以迅速在全国形成无法估量 的社会影响力,又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社会问题快速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

第三,合作式的非对抗性政策参与。如前所述,博客群体政策参与方式主要是合法性的 间接参与方式,因此,政府并没有进行严格管理,而是给予一定自由活动空间,甚至有时还 会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和合作,适时 邀请专家参与其中,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论证,做到有理 有据地参与,为政府决策提供很多有价值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缘于网络群体,包括 博客的积极、合法、专业、高效参与,为政府提供了有价值信息,也为广大网友与政府之间 架起一座交流、相互了解桥梁,从根本上促成政府、民众及社会各界对其信任与支持,使之 成为社会公共利益表达科学渠道,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博客作为网络群体,在表达社会公共利益和政策参与中, 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

第一,参与政策过程的能力有限。政策参与能力是指对政府决策加以影响和推动的能力 。但博客作为自发产生的网络群体,一方面,组织凝聚力并不强,即其必须具有相当的凝聚 力,才能形成较高质量的利益综合,进而才能在政策参与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 博 客群体总体凝聚力较弱,对相关活动,以兴趣作为标准,因此造成了其活动现实中缺乏事实 上 的群众基础局面。另一方面,博客群体在组织策动能力方面同样存在着困难,因为其群体参 与活动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人自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一群体之间处于一种精神上支持 和网上表态,使其活动规模、影响都很有限,很难收到更为有效效果。?

第二,政策参与不平衡性。由于博客群体之间在组织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社 会关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其在政策参与水平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使其政策参与存 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策参与主体不平衡。因为,目前博客群体中 大部分是属于一种联谊性质,在不同群体类型中,利益表达意识不同。另一方面,政策参与 渠道不平衡。博客群体政策参与和公民政治参与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其政策参与也是具有 层次性。?

可见,尽管博客群体政策参与困境的原因很多,但有两点不能不关注:一是消解博客群 体自身能力问题,二是优化其政策参与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说,就是要在利益愈加分 化的过程中,尽快提升解决社会各界的责任,来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

三、对博客表达社会公共利益功能提升的思考?

?

如前所述,博客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在表达社会公共利益问题上有着特殊占位,因而, 提升其表达社会公共利益能力及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则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个日益 成熟的社会,理应做出如下回应:?

第一,充分发挥博客群体对社会矛盾与危机的监测、预报功能。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 个开放社会,随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时: 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落实公众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让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充分表达。具体言,既要完善现有制度资源,又要积极拓 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因为,只要有表达渠道,民众利益诉求就会凸显出来。表达则是接受 的前提,公众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提出利益诉求并直接参与政治。但表达上存在 的“困难群体”依然存在,这就要求建立科学的诉求表达机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制 度资源。我国传统的诉求表达机制,可以分为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和个体利益诉求机制。前者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包括政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和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后者 则包括人民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同时,传统媒体也有着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 双重功能,也是民众利益诉求表达的重要渠道。再次,要充分关注网络媒体作为公众利益诉 求的直接表达渠道。这一点,通过论坛、网络新闻评论、官员在线问答等多种形式,已表达 出一个良好开端。而且,现实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也都越来越重视2024网络舆论,乃至 直接上网“潜水”、公开发帖、在线回答问题、与网民互动。正如有的专家指出,在一个公 开的舆论环境中,多元利益诉求进行竞争,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无疑更具竞争性,更得人 心,更能制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

第二,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和博客形式向社会、向公众传递与输入公共政策,以最大限度 地克服缓解政府管理过程与民意沟通不顺畅问题。这是因为,在民意表达的社会机制中,传 统媒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因传统媒体的局限,在民意表达的过程中,确实存在 着民意表达的缺位、民意表达的错位、民意表达越位等问题。这就要求一个社会共同体整体 抗震能力的增强,必须要以公众的整体心理承受力提升,必须以对危机、对矛盾、对风险的 及时知晓为根本前提。只有公众对危机、对矛盾知道得越及时,越深入,社会化解危机的准 备就会越充分,社会对危机处理的成本就会越小,公众面对风险、回应危机过程中的心理承 受能力就会越稳定。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正是由于各种传媒,包括网络和博客等新媒 体在信息传递方式的公开、及时、透明,使得这场危机得以化解,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 抗压力与民族凝聚力。?

简言之,对于博客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功能问题的认知理解,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的问题,不同视角可以有不同解读。这里,笔者对于这样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实课题, 仅仅是从功能这一新的视角进行了首次考察与初步思考,恳望得到专家学者指正。

??

参考文献:?

[1]从总书记上网看互联网政治[eb/ol].人民网,20__-06-23.?

[2]王文祥.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j].社会科学战线,20__,(6).?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教学 改革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4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校应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列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认清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实效性,这既是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状况及其教育的整体效果是好的,但尚未完全达到其应有的目的,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有:

(一)认识不到位,教学效果和现状不容乐观

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是阻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和症结所在。有人认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和辨析社会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现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空前普及和发达,大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开设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多余的;也有人认为,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涵盖有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而且贯穿于党团活动之中;还有人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只需在部分年级“阶段性开设”;等等。这些片面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使得该课程教学的效果和现状不容乐观。

(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发展缺乏具体的刚性制度如:目标不明确,实际待遇偏低,教学岗位缺乏吸引力,教师队伍的准入条件不明确,在现实中造成了对教师队伍素质、价值的取向,使整个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的思想不稳,给教学和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兼职教师首先要保证本职工作,专职教师在职培训脱节或缺失,学术交流机会相对有限,使专职教师的学术视野趋于落后和狭窄。 能够投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上的精力非常有限,所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三)教学方式、手段单一落后

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者自我价值认识的不足使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就是“形式任务教育”。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虽然是一个具体的情况较多然而注重讲理论却并非结合实例、具体情况来开展授课,能够给予学生提供实际帮助的不多,针对性不强。在教法设计上传统的灌输方法运用得多,入情入理的分析不够,即便是某些典型事实的案例解析,也缺乏透彻的说服力,教法设计没有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实效性差。

(四)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缺乏材,教材的编写往往滞后于现实

表现在与政策出台、时局变化乃至各种媒体宣传相隔的时段太长,显然,如果一种“形势热点”已经“冷却”了才进行教学,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教材的滞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授课内容基本靠授课教师自己通过各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搜集、整理。因此,同一学期,同一年级,授课教师不同,往往授课内容也不一样,使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严肃性,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重要地位。

二、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原因的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及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授课教师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难度大,就是一些长期从事这门课教学的老教师也感到上好这门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受形势变化的影响,该课的教学内容变化较大,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去2024最新的资料,研究新的问题,使教学内容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否则教学就失去了时效性。教师忙于教学,科研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科研的渠道也较少,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再加之这门课程学科界限不明显,还有相当多的人对该课及任课教师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这门课谁都能上。而这门课一般是大课,学生多,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而对任课教师都具有非常大得挑战和压力。

三、针对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建议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2024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见》,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我们高校应以此规定为依据,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作以下改进。各级领导一再强调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很多人思想深处对这个课不重视,我们不要求格外的重视只是想他和其他的专业课一样,放到同等的地位。

(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提高教师教学技巧

2024教学内容,活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讨论课,自主创新课(让学生自己主讲),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这些课堂教学的设置和主持都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加大对教师的学习培训,接触社会。增加同行交流。每有重大事件鼓励学生积极参撰写相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

(三)需要探索实践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新模式、新方法

建立“理论+实践”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突出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主题教育思想,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工作在实效上取得新突破;社会实践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之外,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主要包含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的家庭角色体验活动,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的各种社会角色体验活动,以发展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各种专业素质拓展活动等类型 ,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四)建立形势与政策师生沟通的网络平台

这门课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采用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既保持了讲授教学模式的优点,又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具有声情俱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吸引力强的特点。但是我们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双主教学”的要求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多样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交流和辅导,以及学生对学校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管理员制度。社会上,国家现在都有信息2024处,比较重视基层的思想和动态。

(五)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方法方式上作文章,这是一般的教学规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内容的广泛性、纷繁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方式应灵活多样:(1)加强专题讲座教学。专题讲座教学能够在单位时间内,系统地、完整地讲清问题,给学生一条清晰的脉络。搞好专题讲座,要相配套地对课时安排、教学单位进行相应地调整,每周一课时,调整为两周或三周集中学习一个专题,教学单位也由单个教学班调整为3—5个教学班集中学习。即节省教师资源,又形成一种学习的大氛围。(2)大力倡导参与式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从其性质而言,要求学生参与性较高,课堂上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的频率较其他课程高,要将参与式教学延伸、拓宽,必须广泛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和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活跃课堂气氛。开展参与式教学,要控制好课堂规模,以单个教学班为最佳。(3)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中的作用和效果。当今时代,以网络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发展。年轻的大学生热衷于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生活,上网浏览获取信息,已成为他们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要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图文并茂,易为学生接受,其生动形象的特点,更能起到行之有效的效果。要搞好这项教学,教学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设施到位。

(六)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教材体系

教材建设是课程体系完善和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教材,才能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才能在教学的环节和过程中开展教学研究。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教材适用时间很短,这就给教材编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教材要与时俱进、实用,应该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特点,构建教材体系,成立由授课教师组成的中心备课组,中心备课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学习每个专题前编写出专题辅导材料,及时送到学生手中。

(七)积极探索,完善考核制度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具有知识性、时效性、现实性等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的考核制度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角度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既不能对现有的考核方式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也不能用一种固定的万能的考核模式。应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特点,大胆探索其考核方式,现在每年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已成为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利用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社会调查,写好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一种考核方式。它不仅能测评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测评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在新时期,形势与政策教育应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改进教育教学形式,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拓展课外教育教学渠道,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崔景明,刘瑞平.“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形式及实践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侯慧君.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J].沈阳干部学刊,2007.

[3]郭 蓉.形势与政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06.

[4]施节敏 孙兰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6):56.

[5]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l6号.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位一体;形势与政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155-04

作者简介:王小川,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肖祥,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和伦理学原理。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世界,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三位一体”的目标。“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构建,使得《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更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特色、有吸引力、有感染力。

一、《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性质及其重要性

、教育部《2024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形势与政策》课将政治理论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其重要性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有其不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而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二,关注时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用丰富生动的现实材料印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为提升大学生对现实的把握能力奠定基础;

其三,在充分把握现实的基础上,用更加自由、开放、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摆脱一时、一人、一国的束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变化中把握世界共同的整体发展情势,探寻人类共同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培育大学生关注世界的能力。

因此,提升大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这三种能力可概括为: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能力,现实把握能力,关注世界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2]因此,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来说,全面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把握现实的能力,进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现实关怀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要培养大学生的上述三种能力,对应地就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三位一体”式的教学,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加以解决。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三位一体”目标定位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标定位于“三位”,即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世界;三者分别着眼于社会责任意识、把握现实问题、关注世界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做法分别是培养责任意识,留心现实问题,树立世界眼光。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我们也要将这“三位”统一于“一体”,在整体完善、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共同推进。

1.关注社会,培养责任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以天下为己任,坚持爱国民主,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敢做敢为,这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呈现的精神面貌,也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2]《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促使大学生关注社会的课程,不是一门脱离实际的理论课,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形势与政策。

要在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现行国家大政方针的教学过程中,感召大学生去关注社会,进而思考国家前进的方向,以及个人的抉择。古语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新人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指导下关注社会,既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是他们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所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2.关注现实,留心现实问题

关注社会现实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永恒的主题。如果《形势与政策》课程脱离社会现实,不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和考虑、反思现实问题,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表现出的各种现象,不能正确有力地批判形形的错误社会思潮,那么,《形势与政策》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就难免会显得苍白无力,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关注社会现实,留心现实问题,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留心现实问题,应该以国内外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主,以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小事为辅,着重解决大学生在面临某一社会问题时的思想分歧,坚持有理有力,正确地批判形形错误的社会思潮,促使大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保证他们在重大社会问题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人民性的原则和立场,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一致。

3.关注世界,要有世界眼光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而多元的世界。不论是主动接纳,还是被动吸收,全球化意识已经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求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融入这一时代洪流,就必须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现代化经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处理好借鉴国外发展模式和立足中国实际的关系。

在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家实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世界眼光,引导他们树立“世界意识”十分重要。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要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使之真正与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同脉搏。所以,跨越国界和地理空间,以世界维度的开放思维方式思考世界,以开放视域的世界眼光关照现实世界,更是这个时代的基本要求。

4.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世界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世界”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位”,分别强调了培养责任意识、留心现实问题、具备世界眼光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它们还具有统一性,即“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关注社会,培养责任意识,是“三位一体”目标教学的素质基础。责任感是人唯一可以发掘自身内心的需要,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应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将来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从而使他们确立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才会在自我责任感的驱动下,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关注社会生活。

关注现实,留心现实问题,是“三位一体”目标教学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同时,责任感教育也要真正落实到“导行”之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根据不同国情、不同地情,相应也会产生不同的政策。限于教师水平、学校条件等诸多不利因素的限制,要想解释得全面、具体、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我们熟知的某一个社会现象导入课题,再结合学生兴趣点进行及时的跟进式讲授,就能更方便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通货膨胀”这一课题时,可以结合自己日常买菜做饭的事例,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吃饭、穿衣、出行这些日常生活支出的事例,在讲述的过程中,再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政府应对物价上涨的政策,让学生能对当前的经济通胀问题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关注世界,具备世界眼光,是“三位一体”目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我们正处于一个一体化的世界里,没有世界眼光,就无法正确分析这个世界,就难以在一体化的世界里立足。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必须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要想正确了解社会,就要有世界眼光。看待问题,不要仅仅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角度出发,进而产生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具备了世界眼光,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3]

三、《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及其改进办法

《形势与政策》课虽然作为本专科学生都要学习的必修课程,却具有其它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特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构建或许会为课程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一些新思路和新途径。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关注社会方面:缺乏对时事的关注,对课程重视程度不高。据一项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认为很重要,要认真学;31%的学生认为重要,但没必要花太大精力学;32%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甚至可以不开设。[4]由此可见,部分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离自己成才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和生活、学习内容相去甚远,对成才成长没有什么帮助。抱着这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心态,学生顶多只把《形势与政策》当成时事报告,知事件之“然”而已,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淡化了。

(2)关注现实方面:脱离社会现实谈理论,现实关怀不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5]由于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理念认识出现偏差,脱离社会现实,《形势与政策》课程单项灌输多、双向互动少,理论说教式的“一言堂”、“满堂灌”占据了课程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和反感,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流于形式。所以,《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大学生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理论过度“灌输”势必会弱化学生的主动思考,也会挫伤学生留心现实问题的积极性。

(3)关注世界方面:缺乏世界意识和全局观念,视野狭窄,层次单一。部分大学生对待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由于年龄、心态以及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感性的冲动有时大于理性的思考。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看问题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甚至还会将问题复杂化、极端化。他们对社会事件表象的关注,常常大于对事件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其热情有时易于走向偏激。二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是非不分,颠倒黑白,为不法分子所诱导利用。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大肆宣扬狭隘民族主义,或就涉及国家安全、对外交往、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滥发议论、妄加评判。这些内容迎合了喜欢自主思考的大学生的求异心理,很容易起到误导作用。

2.改进办法

第一,创新教学形式,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和生活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通过提高学生兴趣,继而拉近课堂和社会的距离,激发社会责任意识。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收到实效,必须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特点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确定教育教学重点时,应体现出针对性;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介,接收、消化、编辑时事资料,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并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时事辩论、时事展览、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等,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的兴趣,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第二,充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发挥教师“指挥棒”和“主持人”的作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留心现实问题,分析现实问题。

形势政策课教学的关注点,是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各种问题,比如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就业问题等。教师要特别注意在这些身边发生的事件中敏锐地捕捉信息,从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入手,设计一些重要的、有讨论价值的中心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留心现实问题、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在用传统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结合新媒体技术运用,如采取开设网络专栏、专家信箱等形式,贯穿于各种实践性学习的始终,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尽可能地培养学生把握现实的能力。

第三,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以世界性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社会问题,不至于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同声音”、“不同观点”, 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应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拘于消极的回避和盲目的攻击,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关注世界的能力,尤其是客观全面地把握世界的能力。“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其研究对象本身就是一个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在谈到如何对待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时,不要以单纯的意识形态论是非,更不要以主观传统偏见论是非,而是要以其本身的是非曲直论是非。要教育学生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并结合中国实际,走一条既符合世界潮流、又契合国情民情的道路。只有如此,以世界眼光站在全球和全人类的角度观察世界,得出的认识及其结论才是可信的。

总的说来,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世界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三位一体”目标,是今后课程教学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培养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关注社会的素质要求,留心现实问题是大学生关注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而具备世界眼光才能让大学生真正符合当下新形势的要求。“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三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我们在建设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应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形势与政策》课的运行规律,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来,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为课程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4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4-12-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3]曹雁彬.在现实中培养学生世界意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